一种坡面径流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0863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3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坡面径流模拟装置,包括:多个硬质承载道和多个软质承载道,多个所述硬质承载道通过多个所述软质承载道连接,一个所述硬质承载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另一个所述硬质承载道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回流盒,所述第一铰接座的外部连接有坡度支撑调节结构,从而带动移动座和第一铰接座进行上下移动,第一铰接座的上下移动可以调整多个硬质承载道的一侧高度,形成不同角度的径流坡面,且在进行坡面径流模拟过程中,通过启动电动推杆可以推动不同的硬质承载道进行上下移动,并配合底部承载座和第二铰接座形成不同角度和不同缓坡度的坡面,模拟多种不同坡度的坡面,使用较为灵活,提高坡面的模拟还原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文模拟,具体为一种坡面径流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1、径流是指降雨及冰雪融水或者在浇地的时候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径流有不同的类型,按水流来源可有降雨径流和融水径流以及浇水径流;按流动方式可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地表径流又分坡面流和河槽流,在坡面径流过程中大量的雨水随坡面急速流下很容易造成水文地质灾害,容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在坡面径流的治理过程中,大多使用坡面径流模拟装置来演示坡面径流造成的灾害。

2、现有的坡面径流模拟装置中大多设置不同坡度的水槽模拟坡面径流的状态,而这种不同坡度的水槽设置较为麻烦,需要人为调整角度,且大多为直流而下的水槽,坡度唯一,模拟程度较差,为此,需要一种坡面径流模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坡面径流模拟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坡面径流模拟装置,包括:多个硬质承载道和多个软质承载道,多个所述硬质承载道通过多个所述软质承载道连接,一个所述硬质承载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坡面径流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硬质承载道(10)和多个软质承载道(11),多个所述硬质承载道(10)通过多个所述软质承载道(11)连接,一个所述硬质承载道(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12),另一个所述硬质承载道(10)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回流盒(13),所述硬质承载道(10)的外部安装有底部调节支撑结构,所述第一铰接座(12)的外部连接有坡度支撑调节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面径流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底部调节支撑结构包括底部承载座(30),所述底部承载座(30)的外部开设有滑槽(31),所述滑槽(3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铰接座(32),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面径流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硬质承载道(10)和多个软质承载道(11),多个所述硬质承载道(10)通过多个所述软质承载道(11)连接,一个所述硬质承载道(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12),另一个所述硬质承载道(10)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回流盒(13),所述硬质承载道(10)的外部安装有底部调节支撑结构,所述第一铰接座(12)的外部连接有坡度支撑调节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面径流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底部调节支撑结构包括底部承载座(30),所述底部承载座(30)的外部开设有滑槽(31),所述滑槽(3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铰接座(32),所述第二铰接座(32)的外部安装有电动推杆(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坡面径流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承载座(30)和所述第二铰接座(32)的外部均开设有多个螺纹孔(40),所述螺纹孔(40)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面径流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坡度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金洋杨冰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