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智能机器人制造用外壳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智能机器人制造用外壳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0803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机器人制造用外壳打磨装置,包括支撑台、设于支撑台上的驱动机构、设于支撑台上的架体、设于支撑台上的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贯穿可转动设于架体上的第一转杆、固定套设于第一转杆上且可转动设于架体上的限位板、固定设于第一转杆上且与第一转杆同轴心设置的外壳、贯穿可移动设于第一转杆上的第二转杆、固定设于第二转杆上的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第一腔体、设于第二转杆内的第二腔体、设于第二转杆上的多个第一进气孔、设于外壳上的第一打磨组件、设于外壳上的第二打磨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对多种不规则的外壳进行打磨,不仅能够对机器人外壳的外表面进行打磨,还能对机器人外壳的内表面进行打磨,通用性强,打磨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制造加工,具体的涉及一种智能机器人制造用外壳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1、智能机器人是一个集环境感知、动态决策与规划、行为控制与执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智能机器人之所以叫智能机器人,这是因为它有相当发达的“大脑”,在脑中起作用的是中央处理器,这种计算机跟操作它的人有直接的联系,最主要的是,这样的计算机可以进行按目的安排的动作。在智能机器人外壳的制造过程中,需要打磨外壳毛边,使其表面光滑,以便后期进行喷漆。

2、目前,智能机器人大多由头部、胸腹部、四肢构成,其外壳的形状有规则的,也有不规则的,而现有的外壳打磨装置由于结构单一,只能对形状规则的外壳进行打磨,通用性差;并且,只能实现对外壳的外表面进行打磨,而需要对外壳的内表面进行打磨时,还需要更换其他打磨设备,打磨过程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机器人制造用外壳打磨装置。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机器人制造用外壳打磨装置,包括支撑台、设于支撑台上的驱动机构、设于支撑台上的架体、设于支撑台上的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贯穿可转动设于架体上的第一转杆、固定套设于第一转杆上且可转动设于架体上的限位板、固定设于第一转杆上且与第一转杆同轴心设置的外壳、贯穿可移动设于第一转杆上的第二转杆、固定设于第二转杆上的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第一腔体、设于第二转杆内的第二腔体、设于第二转杆上的多个第一进气孔、设于外壳上的第一打磨组件、设于外壳上的第二打磨组件;所述第一打磨组件呈圆周等距间隔设置多组,所述第二打磨组件呈圆周等距间隔设置多组。

3、具体的,所述第一打磨组件包括呈等距间隔设于外壳上的多个第一打磨件、呈等距间隔设于外壳上的多个第一滑槽、设于第一打磨件上且用于对第一滑槽进行密封的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二打磨组件包括呈等距间隔设于外壳上的多个第二打磨件、呈等距间隔设于外壳上的多个第二滑槽、设于第二打磨件上且用于对第二滑槽进行密封的第二密封板。

4、具体的,多个所述第一打磨件与多个所述第二打磨件的结构相同设置;多个所述第一打磨件与多个所述第二打磨件呈一一交错设置。

5、具体的,所述第一打磨件包括一端固定设于壳体上且另一端可滑动设于第一滑槽上的第一方杆、设于第一方杆内的第三腔体、贯穿可移动设于第一方杆上的第二方杆、一端设于第一方杆上且另一端设于第二方杆上的弹簧、设于第一方杆上的第二进气孔、固定设于第二方杆上的轴体、可转动套设于轴体上的转板、设于转板上的打磨片;所述第一密封板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方杆上。

6、具体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支撑台上的基座、设于基座上的电机、一端设于电机上且贯穿可转动设于支撑台上的转轴、一端固定设于转轴上的第一连杆、固定设于支撑台上的固定杆、贯穿可移动设于固定杆上的移动杆、一端可转动设于第一连杆上且另一端可转动设于移动杆上的第二连杆、固定设于移动杆上的圆杆。

7、具体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端可转动设于圆杆上的且另一端固定设于第二转杆上的第三转杆、设于第三转杆上的外螺纹、固定设于架体上的环体、设于环体上且与外螺纹配合设置的内螺纹、设于固定杆内的第一进气腔、设于移动杆内的第二进气腔、设于圆杆内的第三进气腔、设于第三转杆内的第四进气腔。

8、具体的,所述打磨片上设有弧面。

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在对外壳的外表面进行打磨时,通过现有的机械手设备将机器人外壳的内部进行夹持固定,接着通过机械手设备将机器人外壳进行移动,直至机器人外壳的外表面抵触打磨片,然后向固定杆内注气,使得多个打磨片进行伸缩,并紧贴机器人外壳的外表面,实现自适配不规则的机器人外壳,接着通过驱动机构使得打磨机构机构工作,实现对外壳的外表面进行打磨,并且打磨时打磨片能够以轴体为中心进行转动,实现对曲面、球面等多种不规则的外壳进行打磨,通用性强;在对外壳的内表面进行打磨时,通过机械手设备将机器人外壳的外部进行夹持固定,接着通过机械手设备将机器人外壳进行移动,实现将机器人外壳套在打磨机构上,然后向固定杆内注气,使得多个打磨片进行伸缩,并紧贴机器人外壳的内表面,实现自适配不规则的机器人外壳,接着通过驱动机构使得打磨机构机构工作,实现对外壳的内表面进行打磨,在对内表面进行打磨时,也同样实现对曲面、球面等多种不规则的外壳进行打磨,通用性强。

11、综上,本专利技术实现对多种不规则的外壳进行打磨,不仅能够对机器人外壳的外表面进行打磨,还能对机器人外壳的内表面进行打磨,通用性强,打磨效率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机器人制造用外壳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1)、设于支撑台上的驱动机构(2)、设于支撑台上的架体(3)、设于支撑台上的打磨机构(4);所述打磨机构(4)包括贯穿可转动设于架体上的第一转杆(41)、固定套设于第一转杆上且可转动设于架体上的限位板(42)、固定设于第一转杆上且与第一转杆同轴心设置的外壳(43)、贯穿可移动设于第一转杆上的第二转杆(44)、固定设于第二转杆上的壳体(45)、设于壳体内的第一腔体(46)、设于第二转杆内的第二腔体(47)、设于第二转杆上的多个第一进气孔(48)、设于外壳上的第一打磨组件(49)、设于外壳上的第二打磨组件(410);所述第一打磨组件(49)呈圆周等距间隔设置多组,所述第二打磨组件(410)呈圆周等距间隔设置多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制造用外壳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打磨组件(49)包括呈等距间隔设于外壳上的多个第一打磨件(491)、呈等距间隔设于外壳上的多个第一滑槽(492)、设于第一打磨件上且用于对第一滑槽进行密封的第一密封板(493);所述第二打磨组件(410)包括呈等距间隔设于外壳上的多个第二打磨件(4101)、呈等距间隔设于外壳上的多个第二滑槽(4102)、设于第二打磨件上且用于对第二滑槽进行密封的第二密封板(4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制造用外壳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打磨件(491)与多个所述第二打磨件(4101)的结构相同设置;多个所述第一打磨件(491)与多个所述第二打磨件(4101)呈一一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制造用外壳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打磨件(491)包括一端固定设于壳体上且另一端可滑动设于第一滑槽上的第一方杆(4911)、设于第一方杆内的第三腔体(4912)、贯穿可移动设于第一方杆上的第二方杆(4913)、一端设于第一方杆上且另一端设于第二方杆上的弹簧(4914)、设于第一方杆上的第二进气孔(4915)、固定设于第二方杆上的轴体(4916)、可转动套设于轴体上的转板(4917)、设于转板上的打磨片(4918);所述第一密封板(493)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方杆(49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制造用外壳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设于支撑台上的基座(21)、设于基座上的电机(22)、一端设于电机上且贯穿可转动设于支撑台上的转轴(23)、一端固定设于转轴上的第一连杆(24)、固定设于支撑台上的固定杆(25)、贯穿可移动设于固定杆上的移动杆(26)、一端可转动设于第一连杆上且另一端可转动设于移动杆上的第二连杆(27)、固定设于移动杆上的圆杆(2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制造用外壳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还包括一端可转动设于圆杆上的且另一端固定设于第二转杆上的第三转杆(29)、设于第三转杆上的外螺纹(210)、固定设于架体上的环体(211)、设于环体上且与外螺纹配合设置的内螺纹(212)、设于固定杆内的第一进气腔(213)、设于移动杆内的第二进气腔(214)、设于圆杆内的第三进气腔(215)、设于第三转杆内的第四进气腔(216)。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制造用外壳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片(4918)上设有弧面(4918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机器人制造用外壳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1)、设于支撑台上的驱动机构(2)、设于支撑台上的架体(3)、设于支撑台上的打磨机构(4);所述打磨机构(4)包括贯穿可转动设于架体上的第一转杆(41)、固定套设于第一转杆上且可转动设于架体上的限位板(42)、固定设于第一转杆上且与第一转杆同轴心设置的外壳(43)、贯穿可移动设于第一转杆上的第二转杆(44)、固定设于第二转杆上的壳体(45)、设于壳体内的第一腔体(46)、设于第二转杆内的第二腔体(47)、设于第二转杆上的多个第一进气孔(48)、设于外壳上的第一打磨组件(49)、设于外壳上的第二打磨组件(410);所述第一打磨组件(49)呈圆周等距间隔设置多组,所述第二打磨组件(410)呈圆周等距间隔设置多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制造用外壳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打磨组件(49)包括呈等距间隔设于外壳上的多个第一打磨件(491)、呈等距间隔设于外壳上的多个第一滑槽(492)、设于第一打磨件上且用于对第一滑槽进行密封的第一密封板(493);所述第二打磨组件(410)包括呈等距间隔设于外壳上的多个第二打磨件(4101)、呈等距间隔设于外壳上的多个第二滑槽(4102)、设于第二打磨件上且用于对第二滑槽进行密封的第二密封板(4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制造用外壳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打磨件(491)与多个所述第二打磨件(4101)的结构相同设置;多个所述第一打磨件(491)与多个所述第二打磨件(4101)呈一一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制造用外壳打磨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金旗吴振涛陈招华朱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智海合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