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络纱工艺多功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80765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络纱工艺多功能控制系统,涉及络纱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与络纱相连接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左侧壁设置有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的自由端处安装有导纱盘,所述安装架的表面安装有连接驱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导纱盘中间粘贴了光滑的瓷眼以及小张力轮、大张力轮表面分别覆有的第一皮套和第二皮套,通过轧辊采用光滑的铜辊,对玻璃纤维丝合股纱起保护作用,使纱线硬挺度更好,表面成膜不受破坏,纱团整体质量有保证;通过小张力轮表面的第一皮套和大张力轮表面的第二皮套以及光滑的轧辊,使得在生产过程玻璃纤维丝合股纱经过的摩擦点减少,使纱线硬挺度更好,表面成膜不易受损,毛羽减少;操作简便,控制效果好,生产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络纱,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络纱工艺多功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1、在工业生产中,目前这种玻璃纤维丝合股纱络纱过程中,原丝须通过外涂装置、蓬头装置、导纱装置、张力装置、压力装置、线速装置、络纱机头,单股或合股后由络纱机卷绕成圆柱形产品纱团。

2、目前这种玻璃纤维丝络纱方式,原丝须通过外涂装置、蓬头装置、导纱装置、张力装置、压力装置、线速装置、络纱机头,单股或合股后由络纱机卷绕成圆柱形产品纱团。

3、现有的玻璃纤维丝络纱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4、1、设备分散,不好控制;

5、2、生产过程玻璃纤维丝合股纱经过的工艺装置多,摩擦点多,纱线容易受到磨损;

6、3、操作复杂,影响生产效率。

7、为此提出一种用于络纱工艺多功能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络纱工艺多功能控制系统。

2、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p>

3、一种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络纱工艺多功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络纱相连接的安装架(5),所述安装架(5)的左侧壁设置有调节机构(6),且调节机构(6)的自由端处安装有导纱盘(1),所述安装架(5)的表面安装有连接驱动机构(7),所述连接驱动机构(7)的三组转动部分别安装有用于将单股或合股后的玻璃纤维丝绕成圆柱形产品纱团的小张力轮(2)、大张力轮(3)以及轧辊(4),所述小张力轮(2)的表面套设有第一皮套(21),且大张力轮(3)的表面套设有第二皮套(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络纱工艺多功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盘(1)的直径为九十五毫米、厚度为三毫米,且导纱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络纱工艺多功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络纱相连接的安装架(5),所述安装架(5)的左侧壁设置有调节机构(6),且调节机构(6)的自由端处安装有导纱盘(1),所述安装架(5)的表面安装有连接驱动机构(7),所述连接驱动机构(7)的三组转动部分别安装有用于将单股或合股后的玻璃纤维丝绕成圆柱形产品纱团的小张力轮(2)、大张力轮(3)以及轧辊(4),所述小张力轮(2)的表面套设有第一皮套(21),且大张力轮(3)的表面套设有第二皮套(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络纱工艺多功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盘(1)的直径为九十五毫米、厚度为三毫米,且导纱盘(1)的中间开设有一个直径为十二毫米的孔,所述导纱盘(1)的中间粘贴有光滑的瓷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络纱工艺多功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张力轮(2)的直径为九十五毫米、厚度为六十八毫米,且小张力轮(2)表面套设的第一皮套(21)厚度为五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络纱工艺多功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张力轮(3)的直径为一百七十毫米、厚度为六十八毫米,且大张力轮(3)表面套设的第二皮套(31)外厚度为五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络纱工艺多功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4)的前后两侧壁分别设置有两组限位板(41),所述轧辊(4)的直径为一百毫米、厚度为六十八毫米,且轧辊(4)和限位板(41)采用金属铜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络纱工艺多功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5)包括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勇冉华杜超简多王达王邦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磊玻纤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