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结构,具体地,涉及一种微透镜阵列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1、现有投影系统的结构一般由光源、球头准直透镜以及微透镜阵列mla组成,但是准直透镜的可控性差,且球头透镜面的设计较为单一,功能单一,灵活度不高,仅能靠一张连续的面型来调节光型形式,系统的单颗输出最大值不足,球头透镜2只适合输出均匀亮度的光型,性能不足,单颗1芯片led输出最大光强度仅为8lx,无法低成本地满足高强光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透镜阵列光学系统。
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微透镜阵列光学系统,包括:光源、光学元件以及微透镜阵列;
3、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光学元件的入光端,所述光学元件上设置有光学花纹;
4、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到达所述光学元件后,经所述光学元件和所述光学花纹调整后,进入所述微透镜阵列,并从所述微透镜阵列出射。
5、优选的,所述光学元件为聚光器;
6、所述聚光器包括第一入光面、第二入光面以及出光面;所述第二入光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入光面的周侧,所述第一入光面用于实现中心亮斑光型,所述第二入光面用于实现展宽亮斑光型;所述光学花纹设置在所述出光面上;
7、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一部分光线经过所述第一入光面进入所述聚光器,另一部光线经所述第二入光面的折射后进入所述聚光器;进入所述所述聚光器的光线从所述出光面出射,然后进入所述微透镜阵列;
8、通过调节所述第一入光面
9、优选的,所述光学元件为反射器;所述光学花纹设置在所述反射器的反射面上;
10、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所述反射器的反射面反射,然后进入所述微透镜阵列;
11、通过调节所述反射器的焦距大小和所述光源亮度分布对应的所述反射器区域大小来实现亮暗均匀的光型。
12、优选的,所述光学元件与所述微透镜阵列的距离小于等于20mm。
13、优选的,所述光学花纹局部设置有皮纹或涂黑。
14、优选的,所述光学花纹的单个花纹与所述微透镜阵列的单个透镜一一对应设置,单个花纹和单个透镜的尺寸大小匹配一致或为整倍数关系。
15、优选的,所述光学花纹的分区边界与所述微透镜阵列的透镜组边界一一对应。
16、优选的,所述光源包括一种或多种光学功能的光源,所述光源的控制芯片为一个或多个。
17、优选的,所述光学元件包括所述聚光器和反射器,所述聚光器和所述反射器上均设置有光学花纹。
18、优选的,所述微透镜阵列包括入光透镜面、遮挡屏以及出光透镜面;
19、所述光源的光线通过所述入光透镜面汇聚到所述遮挡屏处,经过所述遮挡屏的形状进行出光,然后到达所述出光透镜面处进行光线折射,并在预设区域形成预设光型。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21、1、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聚光器或反射器的几何光学原理在微透镜阵列光学系统的基础上来实现光学设计;传统的球头透镜设计比较单一,且输出的均匀亮度光型仅适合应用于投影功能。因无法做出均匀的亮暗光型,灵活性差,且性能不足,单颗1芯片led输出最大光强度仅为8lx,需要很多单元模块叠加,才能满足车灯主功能的要求。所以无法低成本地满足高强光的要求。
22、2、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聚光器的光学系统,从而可以调节聚光器的入光面和入光面的比例来设计光型亮度区间a3、b3、c3的比例,且光学性能大大提高,满足高强光要求,单颗1芯片led输出最大光强度可以达到15-20lx。
23、3、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聚光器的出光面上的花纹来设计光型亮度区间a3、b3、c3的大小,从而实现光型宽度设计,满足光型性能的提升。
24、4、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反射器的光学系统,从而可以调节反射器的焦距大小和led亮度分布对应的反射面区域大小,led中心光强的50%对应的角度为60度且为主要可使用的范围角度,每种类型的led参数不同,来设计光型亮度区间a4、b4、c4的比例,从而实现针对不同区域的要求的光型设计,且单颗1芯片led输出最大光强度可以达到20-25lx。
25、5、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反射器面上的花纹来设计光型亮度区间a4、b4、c4的大小,从而实现光型宽度设计,满足光型性能的提升。
26、6、聚光器和反射器在最大值和展宽方面上各有优劣,聚光器的展宽更大,反射器的最大值较高,本专利技术将两者相互匹配组合使用,最大化实现所需功能设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透镜阵列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1)、光学元件以及微透镜阵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阵列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为聚光器(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阵列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为反射器(4);所述光学花纹设置在所述反射器(4)的反射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阵列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与所述微透镜阵列(5)的距离小于等于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阵列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花纹局部设置有皮纹或涂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阵列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花纹的单个花纹与所述微透镜阵列(5)的单个透镜一一对应设置,单个花纹和单个透镜的尺寸大小匹配一致或为整倍数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阵列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花纹的分区边界与所述微透镜阵列(5)的透镜组边界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阵列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1)包括一种或多种光学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阵列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包括所述聚光器(3)和反射器(4),所述聚光器(3)和所述反射器(4)上均设置有光学花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阵列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阵列(5)包括入光透镜面(501)、遮挡屏(502)以及出光透镜面(5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透镜阵列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1)、光学元件以及微透镜阵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阵列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为聚光器(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阵列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为反射器(4);所述光学花纹设置在所述反射器(4)的反射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阵列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与所述微透镜阵列(5)的距离小于等于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阵列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花纹局部设置有皮纹或涂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阵列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花纹的单个花纹与所述微透镜阵列(5)的单个透镜一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仝旋,
申请(专利权)人: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