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套式扩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058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9
本技术涉及一种叠套式扩张器,其包括:内管,采用中空结构,所述内管包括一体成型的头部和管体,所述头部内设置有与所述管体连通的通路,且所述头部的后端具有限位面;第一套管,紧密套设在所述内管外部,且所述第一套管的前端卡设在所述头部的所述限位面上;第二套管,至少设置为一个,紧密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管外部,所述第二套管的后端端部设置有卡掣部,该卡掣部与所述第一套管的末端配合将所述第二套管固定在所述第一套管的外部。本技术能直接用于带扩张部位,且便于清洗。本技术可以在医疗设备领域中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特别是关于一种叠套式扩张器


技术介绍

1、现有扩张器的头部于管体部分直径相同,故使用时不能直接插入待扩张部位,需要先采用一根直径小于管体直径的细管插入待扩张部位,然后再插入扩张器。例如,经皮肾镜取石手术中,扩张器的管体直径为12fr,则需先采用直径为10fr的细管;这样先插入细的进行扩张,然后拔出,再插入粗的进行扩展,此过程中病人容易出血,并且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叠套式扩张器,其能直接用于带扩张部位,操作简单,不易出血,且为一次性耗材,不需清洗。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叠套式扩张器,其包括:内管,采用中空结构,所述内管包括一体成型的头部和管体,所述头部内设置有与所述管体连通的通路,且所述头部的后端具有限位面;第一套管,紧密套设在所述内管外部,且所述第一套管的前端卡设在所述头部的所述限位面上;第二套管,至少设置为一个,紧密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管外部,所述第二套管的后端端部设置有卡掣部,该卡掣部与所述第一套管的末端配合将所述第二套管固定在所述第一套管的外部。

3、进一步,所述头部由一体成型的两个不同锥角的圆锥体构成,所述头部的截面呈四边菱形结构;与所述管体连接的锥面为所述限位面。

4、进一步,两个所述圆锥体的底面直径大于所述管体的直径。

5、进一步,所述管体的直径、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的直径由内到外依次增大。

6、进一步,位于端部的所述圆锥体的外表面采用磨砂结构。

7、进一步,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管体之间、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第二套管之间以及相邻所述第二套管之间都为紧密接触。

8、进一步,所述卡掣部为一圈由所述第二套管的端部向内延伸形成的卡槽,卡设在第一套管的末端端面上。

9、进一步,所述内管采用304不锈钢制成。

10、进一步,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均采用尼龙、peek、聚乙烯或碳纤维材料制成。

11、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2、1、本技术采用中空结构的内管,内管的头部的后端具有限位面;并由一体成型的两个不同锥角的圆锥体构成,通过底部的圆锥体直接使用,并根据使用需求依次套设多层套管,实现直接扩张。

13、2、本技术套管与管体之间以及相邻套管之间都为紧密接触,省去密封结构,有效降低了相邻管体之间的缝隙,便于清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套式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叠套式扩张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圆锥体的底面直径大于所述管体(12)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叠套式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2)的直径、所述第一套管(2)和所述第二套管(3)的直径由内到外依次增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叠套式扩张器,其特征在于,位于端部的所述圆锥体的外表面采用磨砂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叠套式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掣部为一圈由所述第二套管(3)的端部向内延伸形成的卡槽(31),卡设在第一套管(2)的末端端面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叠套式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采用304不锈钢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叠套式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2)和所述第二套管(3)均采用尼龙、PEEK、聚乙烯或碳纤维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套式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叠套式扩张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圆锥体的底面直径大于所述管体(12)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叠套式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2)的直径、所述第一套管(2)和所述第二套管(3)的直径由内到外依次增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叠套式扩张器,其特征在于,位于端部的所述圆锥体的外表面采用磨砂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兴刘宇保田兵李丹李洪举
申请(专利权)人:莱凯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