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运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049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直线运动装置,包括丝杠,以及螺母,螺母套设在丝杠上,螺母与丝杠之间形成有螺旋走道,螺母的壁厚内设置有返向走道,螺旋走道和返向走道相连通以形成循环走道;滚珠,滚珠安装在循环走道内;端塞,端塞设置在螺母端部的容纳槽内,端塞具有返向导向面,返向导向面位于螺旋走道和返向走道的连通处,以引导滚珠返向;防撞片,防撞片安装在返向导向面内。本申请通过在返珠导向面上设置的防撞片,采用螺栓固定端塞的方式,提高端塞的稳定性,防止滚珠在经过返珠导向道时出现卡顿的情况出现,提高了滚珠滚动的流畅性,提高螺母沿丝杠轴向移动的流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丝杠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线运动装置


技术介绍

1、直线运动装置副是直线运动与回转运动相互转换的传动装置。当丝杠旋转时,滚珠在滚道内既自转又沿滚道循环运动,传动效率高,运动平稳,不易产生低速爬行,传动精度高。

2、直线运动装置螺母副的滚珠循环方式常用的有两种:滚珠在循环过程中有时与丝杠脱离接触的称为外循环;始终与丝杠保持接触的称内循环。内循环结构需要在滚珠换向移动的位置设置循环器,为滚珠提供导向。

3、但循环器结构复杂,制造困难,循环器和螺母滚道接缝处很难做到平滑过渡,影响滚珠滚动的平稳性,甚至产生卡珠、噪声等不良后果。

4、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循环器,循环器为塑料材质,其特征在于循环器上设置有插入部、伸出部、台阶部,在螺母上设置与插入部、伸出部、台阶部适配的槽体,通过插入部、伸出部、台阶部与槽体的配合使得循环器与螺母插接配合,并用盖板对循环器进行压紧固定,提高循环器与螺母之间装配的稳定性。

5、但是这种循环器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做到插入部、伸出部、台阶部与螺母之间的精密配合,若是循环器与螺母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线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塞(4)为塑料件,所述防撞片(44)为金属件,所述端塞(4)与防撞片(44)采用一体成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片(44)嵌设在返向导向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片(44)的形状与返向导向面的形状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塞(4)上设置有螺栓(43),所述螺栓(43)沿螺母(2)的轴向设置,所述螺栓(43)贯穿端塞(4)并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线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塞(4)为塑料件,所述防撞片(44)为金属件,所述端塞(4)与防撞片(44)采用一体成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片(44)嵌设在返向导向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片(44)的形状与返向导向面的形状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塞(4)上设置有螺栓(43),所述螺栓(43)沿螺母(2)的轴向设置,所述螺栓(43)贯穿端塞(4)并与螺母(2)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线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塞(4)上设置有用于容纳螺栓(43)头部的嵌槽(4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塞(4)包括安装部(40)和第一导向部(41),所述安装部(40)插设在容纳槽(23)内,所述第一导向部(41)位于安装部(40)朝向螺母(2)轴线的一侧,所述第一导向部(41)远离螺母(2)轴线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导向面(4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线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1)上设置有第一滚珠走道(10),所述第一导向部(41)朝向螺母(2)轴线的侧壁设置为朝向螺母(2)轴线凸出的弧形面,所述第一导向部(41)凸出的弧形面与第一滚珠走道(10)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线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塞(4)还包括第二导向部(42),所述第二导向部(42)位于安装部(40)的底部,所述第二导向部(42)远离安装部(40)的一端插设在返向走道(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永宁杨金志刘心瑞栾成伟王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立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