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锂离子电池及电池包制造技术_技高网

锂离子电池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0294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8
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及电池包,其中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及隔膜,隔膜设置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第一活性材料层、第二活性材料层及第一材料层;正极集流体的同一表面上,第一活性材料层的厚度为H<subgt;1</subgt;μm,第二活性材料层的厚度为H<subgt;2</subgt;μm,第一材料层的厚度为H<subgt;3</subgt;μm,满足:H<subgt;3</subgt;<H<subgt;1</subgt;,H<subgt;3</subgt;<H<subgt;2</subgt;。根据本申请,其保证正极片的中间区域可存储电解液,减小正极片的浸润间距,缩短正极片的活性材料层被完全浸润的时间,保证了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正极片的中间区域可被完全浸润,最终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二次电池,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1、随着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电动工具等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绿色环保等特点,被广泛用于数码产品、新能源汽车、特种航天和发电站储能电源系统等多个领域,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和高安全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对于有更大容量、更耐用、具有更为长久续航能力的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十分迫切。正极片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核心部分之一,保证正极片的电化学性能同时提升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如何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及电池包,以提升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及隔膜,所述隔膜设置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

4、其中,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第一活性材料层、第二活性材料层及第一材料层;所述正极集流体具有宽度方向,所述正极集流体的至少一表面设有第一活性材料层、第二活性材料层及第一材料层,且第一活性材料层、第一材料层及第二活性材料层沿所述正极集流体的所述宽度方向依次布设;

5、所述正极集流体的同一表面上,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的厚度为h1μm,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层的厚度为h2μm,所述第一材料层的厚度为h3μm,满足:0<h3/h1<1,0<h3/h2<1。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集流体的同一表面上,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的厚度h1μm,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层的厚度h2μm,所述第一材料层的厚度h3μm还满足:0<h3/h1≤0.3,0<h3/h2≤0.3。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锂离子电池满足如下条件的至少一个:

8、(ⅰ)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的厚度h1μm还满足:30≤h1≤70;

9、(ⅱ)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层的厚度h2μm还满足:30≤h2≤70;

10、(ⅲ)所述第一材料层的厚度h3μm还满足:0<h3<70。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材料层的厚度h3μm还满足:0<h3≤21。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锂离子电池满足如下条件的至少一个:

13、(ⅰ)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为l1 mm,满足:20≤l1≤100;

14、(ⅱ)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层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为l2 mm,满足:20≤l2≤100;

15、(ⅲ)所述第一材料层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为l3 mm,满足:1≤l3≤80。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材料层为实心涂层或者多孔涂层中至少一种。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材料层包括:第一惰性材料及第一粘结剂。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材料层满足如下条件的至少一个:

19、(ⅰ)所述第一惰性材料包括:氧化铝或勃姆石中的一种或多种;

20、(ⅱ)所述第一粘结剂包括:聚偏氟乙烯或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21、(ⅲ)所述第一材料层中所述第一惰性材料的质量含量为70%~90%。

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材料层包括:第一正极活性物质、第二粘结剂及第一导电剂。

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材料层满足如下条件的至少一个:

24、(ⅰ)所述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包括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镍钴锰酸锂或镍钴铝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25、(ⅱ)所述第二粘结剂包括聚偏氟乙烯或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26、(ⅲ)所述第一导电剂包括炭黑、导电石墨、碳纤维或者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多种;

27、(ⅳ)所述第一材料层中所述第一正极活性物质、所述第一导电剂及所述第二粘结剂的质量占比为95~98:1~2:1~3。

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片还包括:正极耳,设置于所述正极集流体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且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层相对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靠近所述正极耳设置;以及

29、绝缘层,与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同侧设于所述正极集流体;

30、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具有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材料层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层具有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材料层的第二端,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中的至少一者。

3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h4μm,满足:0.13≤h4/h1≤1,0.13≤h4/h2≤1;和/或,

32、所述绝缘层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为l4 mm,满足:1≤l4≤20。

33、另一方面,进一步公开了一种电池包。

3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包包括:容纳箱体;以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收容于所述容纳箱体内。

35、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申请中通过控制第一材料层的厚度h3μm小于第一活性材料层的厚度h1μm和第二活性材料层的厚度h2μm,以在第一活性材料层和第二活性材料层之间形成间隔槽结构,保证正极片的中间区域可存储电解液,有利于减小正极片的浸润间距,缩短正极片的活性材料层被完全浸润的时间,保证了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正极片的中间区域可被完全浸润,从而保证了厚涂正极片的正常使用,最终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流体的同一表面上,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的厚度H1μm,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层的厚度H2μm,所述第一材料层的厚度H3μm还满足:0<H3/H1≤0.3,0<H3/H2≤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满足如下条件的至少一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层的厚度H3μm还满足:0<H3≤21。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满足如下条件的至少一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层为实心涂层或者多孔涂层中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层包括第一惰性材料及第一粘结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层满足如下条件的至少一个: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层包括:第一正极活性物质、第二粘结剂及第一导电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层满足如下条件的至少一个: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还包括: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H4μm,满足:0.13≤H4/H1≤1,0.13≤H4/H2≤1;和/或,

13.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流体的同一表面上,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的厚度h1μm,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层的厚度h2μm,所述第一材料层的厚度h3μm还满足:0<h3/h1≤0.3,0<h3/h2≤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满足如下条件的至少一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层的厚度h3μm还满足:0<h3≤21。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满足如下条件的至少一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层为实心涂层或者多孔涂层中至少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顺唐兴宇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