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EEMD与IWOA改进小波联合的受载煤岩内部热源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80269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EEMD与IWOA改进小波联合的受载煤岩内部热源定位方法,属于热源定位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利用自研的受载煤岩表面温度采集装置监测煤岩表面4点温度,并对其温度数据实时采集;之后分别对各组数据进行CEEMD分解,并通过求均值滤除分解后所获残余分量中的静态干扰,同时利用自相关函数辨识模态函数信号属性,利用IOWA改进的小波去噪方法对噪声为主的模态函数进行降噪;最后利用处理所获的各模态函数、残余分量实现对4路受载煤岩表面温度信号重构,并基于时间差原理获得受载煤岩内部热源所处理论位置。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受载煤岩内部热源定位方法,为利用受载煤岩表面温度获取煤岩内部损伤位置提供了思路,对进一步提升煤岩动力灾害防治效果有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源定位,尤其涉及一种ceemd与iwoa改进小波联合的受载煤岩内部热源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煤炭的开采量逐年上升,与之相随的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煤岩动力灾害发生的更为频繁,这使得如何预警、治理此类灾害愈发成为国民经济重大问题之一。煤岩动力灾害本质是地下煤岩体受载破裂的过程,受多复杂因素耦合影响,该过程中煤岩状态发生改变时也会导致红外辐射、煤岩表面温度等非应力信号同步变化,这为从非接触角度获得受载煤岩状态提供了手段,也为有利于更全面地研究煤岩动力灾害的产生机理。

2、受载煤岩破裂是其内部损伤集聚所致,这过程中伴随着原生裂隙的扩张与大量新生裂隙的产生,因而对煤岩内部裂隙集中区域进行定位将有利于实现对动力灾害的有效防控。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灾害何时发生”的问题上,对“何处发生”的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主要与电磁法相关,但该类方法的原始数据极易受到环境干扰且数据维数较多,因而为实际应用造成了困难。与其相较,煤岩表面温度虽然也会受到外界因素干扰,但其干扰源远少于电磁类信号且特征也更易捕获,由此易知利用其对因煤岩损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EEMD与IWOA改进小波联合的受载煤岩内部热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6个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EEMD与IWOA改进小波联合的受载煤岩内部热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4路温度信号处理的具体步骤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EEMD与IWOA改进小波联合的受载煤岩内部热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2的过程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CEEMD与IWOA改进小波联合的受载煤岩内部热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2.4的过程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eemd与iwoa改进小波联合的受载煤岩内部热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6个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eemd与iwoa改进小波联合的受载煤岩内部热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4路温度信号处理的具体步骤如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李昊杨桢王艺儒卜婧然刘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