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池降噪包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电池降噪包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8026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降噪包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此电池降噪包裹材料包括依次层叠的离型膜、第一粘附层、第一PET基材、第二粘附层、第二PET基材和吸音降噪涂层。所述第一PET基材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PET基材的厚度。所述第一PET基材和所述第二PET基材的厚度皆小于等于0.050mm。所述吸音降噪涂层通过将吸音树脂制成粘稠流体涂覆于所述第二PET基材的一侧表面可得。此电池降噪包裹材料的柔软度较佳,可从本质上进行吸音降噪,且电池降噪包裹材料的各层之间连接牢靠,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行业辅料,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裹材料,更加涉及一种电池降噪包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生活的智能化推进,市场电池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电池容量及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多,目前市面上的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对电池进行包裹以防撞击、耐磨等,从而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及寿命。

2、目前的电池包裹材料大都采用透明pet单面胶,其胶面粘附于电池上对电池进行包裹,另一面印刷客户和供应链等相关生产信息,此种pet单面胶结构单一、功能也单一。同时,此种pet单面胶为了匹配电池的使用需求,于使用后过程中,容易产生异响和噪音。主要原因有:(1)出于成本考虑,电池包裹材料大都采用pet聚酯薄膜,其硬度在70~85d左右,特性偏硬,故容易产生异响;(2)使用于平板电脑等其他大型消费品中的电池比手机电池面积大1~3倍,故包裹电池的材料面积更是数倍于手机电池的包裹材料,大面积的硬性薄膜的使用,势必会增加异响;(3)电池的包裹材料需满足印刷产品信息的功能,而在经过印刷设备时会受到较大的张力,故为防止材料被拉断,通常设计包裹材料的厚度需达到0.05~0.07mm,包裹材料厚度的增加当然会使异响更明显。

3、基于上述问题,通过解决电池包裹材料的异响,尤其是平板电脑等大型消费品中电池包裹材料的异响,以解决客户痛点,改善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消除噪音带来的不良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降噪包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此电池降噪包裹材料的柔软度较佳,可从本质上进行吸音降噪,且电池降噪包裹材料的各层之间连接牢靠,使用寿命长。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降噪包裹材料,包括依次层叠的离型膜、第一粘附层、第一pet基材、第二粘附层、第二pet基材和吸音降噪涂层。所述第一pet基材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pet基材的厚度。所述第一pet基材和所述第二pet基材的厚度皆小于等于0.050mm。所述吸音降噪涂层通过将吸音树脂制成粘稠流体涂覆于所述第二pet基材的一侧表面可得。

3、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下述技术效果。

4、(1)采用第一pet基材和第二pet基材,即采用两个pet基材,且两者的厚度皆小于等于0.050mm,其厚度较薄,具有较高的柔软度,故能进行降噪。第一pet基材和第二pet基材的厚度不同,利用两者厚度的差异,可防止于收卷及使用时发生卷曲,因而可增加使用寿命。

5、(2)第一pet基材和第二pet基材之间采用第二粘附层进行粘结,第二粘附层富有弹性,可起到隔绝、缓冲、粘接的效果,不仅增加了第一pet基材和第二pet基材的连接牢靠性,且可杜绝第一pet基材和第二pet基材之间的摩擦,从而消除噪音的产生。

6、(3)吸音降噪涂层通过将吸音树脂制成粘稠流体涂覆于第二pet基材的一侧表面,其粘稠流体状有利于吸音树脂牢牢的吸附于第二pet基材的表面,即使干燥成涂层于后续使用的过程中也不易脱落,吸音树脂可将第一pet基材和第二pet基材、第二粘附层内部应力产生的细微噪音进一步吸收,从而彻底解决异响、噪音的问题。

7、(4)离型膜有利于电池降噪包裹材料的收卷,待使用时将离型膜脱除,可借由第一粘附层而将电池降噪包裹材料粘附于电池上。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所述离型膜为透明pet离型膜,厚度为0.01~0.10mm,离型力为0~50g/mm。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粘附层为透明亚克力胶,厚度为0.003~0.050mm,且粘附力为0.8kgf以上。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所述第一pet基材为透明,且厚度为0.002~0.040mm,密度为1.0~1.8g/cm3。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粘附层为透明热敏胶或透明压敏胶,且厚度为0.005~0.050mm。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所述第二pet基材为透明,且厚度为0.008~0.050mm,密度为1.0~1.8g/cm3。

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所述吸音降噪涂层的厚度为0.001~0.050mm。

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所述吸音降噪涂层的制备原料包括吸音树脂和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包括甲苯和乙酸乙酯。

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所述吸音树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30~70wt.%。

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所述吸音树脂包括环氧树脂、不饱和树脂或酚醛树脂。

1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降噪包裹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8、(1)于第一pet基材的一侧表面涂覆粘接剂;

19、(2)于粘接剂上层叠第二pet基材,并热压将所述第一pet基材和所述第二pet基材进行粘结;

20、(3)于所述第二pet基材远离所述第一pet基材的一侧表面涂覆包含吸音树脂的粘稠流体后干燥;

21、(4)于所述第一pet基材远离所述第二pet基材的一侧表面涂覆胶水;

22、(5)于胶水上层叠离型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降噪包裹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离型膜、第一粘附层、第一PET基材、第二粘附层、第二PET基材和吸音降噪涂层,所述第一PET基材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PET基材的厚度,所述第一PET基材和所述第二PET基材的厚度皆小于等于0.050mm,所述吸音降噪涂层通过将吸音树脂制成粘稠流体涂覆于所述第二PET基材的一侧表面可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降噪包裹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为透明PET离型膜,厚度为0.01~0.10mm,离型力为0~50g/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降噪包裹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附层为透明亚克力胶,厚度为0.003~0.050mm,且粘附力为0.8kgf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降噪包裹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ET基材为透明,且厚度为0.002~0.040mm,密度为1.0~1.8g/cm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降噪包裹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附层为透明热敏胶或透明压敏胶,且厚度为0.005~0.0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降噪包裹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ET基材为透明,且厚度为0.008~0.050mm,密度为1.0~1.8g/cm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降噪包裹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降噪涂层的厚度为0.001~0.05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降噪包裹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降噪涂层的制备原料包括吸音树脂和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包括甲苯和乙酸乙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降噪包裹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树脂占所述制备原料的30~70wt.%,所述吸音树脂包括环氧树脂、不饱和树脂或酚醛树脂。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降噪包裹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降噪包裹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离型膜、第一粘附层、第一pet基材、第二粘附层、第二pet基材和吸音降噪涂层,所述第一pet基材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pet基材的厚度,所述第一pet基材和所述第二pet基材的厚度皆小于等于0.050mm,所述吸音降噪涂层通过将吸音树脂制成粘稠流体涂覆于所述第二pet基材的一侧表面可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降噪包裹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为透明pet离型膜,厚度为0.01~0.10mm,离型力为0~50g/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降噪包裹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附层为透明亚克力胶,厚度为0.003~0.050mm,且粘附力为0.8kgf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降噪包裹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et基材为透明,且厚度为0.002~0.040mm,密度为1.0~1.8g/cm3。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庆杜正恩李玲杜伟伟刘韩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政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