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有关一种与散热模组有关,特别是指一种电子装置及其热管直触式散热模组。
技术介绍
1、关于电子装置内的电子发热元件的散热,由于效能的要求愈来愈高(例如电竞用的电子装置等),导致电子发热元件所产生的热也相对愈来愈高,现有散热模组已不堪负荷。
2、举例而言,虽然在散热原理上能以两支热管并排来提升散热效率,然而两支热管在并排后,必然会因为其以圆角边彼此并排邻接而在二支热管之间形成一道凹沟,进而导致二支热管与电子发热元件之间会出现缝隙,因此散热效率不佳。
3、再者,现有技术中的散热模组使用大片的均温板来实现提升散热效率,但却反而因为使用均温板而必须设置至少三个散热鳍片组和风扇,结构过于复杂且不易制作。因此,如何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乃为本申请所亟欲解决的一大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及其热管直触式散热模组,通过彼此并排的至少二支热管能共同形成一无缝接触面并以无缝接触面直接接触电子发热元件,如此以能提升散热效率。
2、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热管直触式散热模组,用于对电子发热元件提供散热且包括:至少一散热板,该散热板具有二侧板和桥接于该二侧板之间的至少一架桥,该二侧板和该至少一架桥共同定义出一开口;以及至少二热管,各该热管具有彼此相对的一正面和一背面,该至少二热管在该散热板的该二侧板之间彼此并排地设置于该至少一架桥上,任意相邻二该热管分别具有彼此无缝邻接的一直角邻接边,该至少二热管的该正面共同形成一无缝接触面,
3、本申请另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装置本体,其内具有一散热气流;以及一如上所述的热管直触式散热模组,设置于该装置本体内,该散热板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面和一第二面,该散热板的该至少一架桥凸出于该第一面,该至少二热管的该背面则在该第二面裸露,该散热气流吹在该至少二热管的该背面。
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具有以下功效:
5、通过让热管的正面直接接触电子发热元件,以让电子发热元件的热直接传递给热管;以及通过散热板的二架桥皆朝向电子发热元件的所在方向凸出,以使热管的背面能完全净空而利于外来空气直接吹拂,进而能在避免使用均温板的前提下提升散热效率。
6、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申请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申请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当可由此得到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申请加以限制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管直触式散热模组,用于对电子发热元件提供散热,其特征在于,且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直触式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板为一薄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直触式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板的架桥设置为两个,该二架桥彼此间隔地桥接于该二侧板之间,该二侧板和该二架桥共同合围出该开口,该至少二热管在该散热板的该二侧板之间设置于该二架桥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直触式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强制散热组件,各该热管具有一端部,该至少二热管的该端部共同设置于该强制散热组件;该强制散热组件包含一架体、一鳍片组和一风扇,该鳍片组设置于该架体,该至少二热管的该端部共同设置该鳍片组,该风扇设置于该架体且对该鳍片组强制送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直触式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强制散热组件,各该热管具有彼此相对的二端部,该至少二热管的其中之一该端部共同设置于其中之一该强制散热组件,该至少二热管的其中另一该端部共同设置于其中另一该强制散热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直触式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直触式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板设置为两个,该至少二热管共同设置于每一该散热板的该至少一架桥上,该至少二热管以该无缝接触面经由每一该散热板的该开口裸露,该至少二热管的该背面则朝向相同的方向裸露。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直触式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板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面和一第二面,该至少一架桥凸出于该第一面,该至少二热管的该背面则在该第二面裸露。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管直触式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架桥设置为两个,该二架桥彼此间隔地桥接于该散热板的该二侧板之间,该散热板的该二侧板和该二架桥共同合围出该开口,该至少二热管在该散热板的该二侧板之间设置于该二架桥上,该二架桥皆凸出于该第一面。
1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直触式散热模组,用于对电子发热元件提供散热,其特征在于,且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直触式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板为一薄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直触式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板的架桥设置为两个,该二架桥彼此间隔地桥接于该二侧板之间,该二侧板和该二架桥共同合围出该开口,该至少二热管在该散热板的该二侧板之间设置于该二架桥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直触式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强制散热组件,各该热管具有一端部,该至少二热管的该端部共同设置于该强制散热组件;该强制散热组件包含一架体、一鳍片组和一风扇,该鳍片组设置于该架体,该至少二热管的该端部共同设置该鳍片组,该风扇设置于该架体且对该鳍片组强制送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直触式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强制散热组件,各该热管具有彼此相对的二端部,该至少二热管的其中之一该端部共同设置于其中之一该强制散热组件,该至少二热管的其中另一该端部共同设置于其中另一该强制散热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直触式散热模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复元,
申请(专利权)人:升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