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制品及适用于该玻璃制品的退火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020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制品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玻璃制品及适用于该玻璃制品的退火炉,包括,转运机构,包括承载板、设置在承载板两侧的输送带和套合在输送带两端内侧的工形轮,所述承载板上阵列套接有多个转动台,以沿输送带输送方向呈阵列的多个转动台为一组,则承载板上沿工形轮轴线方向阵列设置有多组转动台;所述转动台上同轴开设有通槽,所述转动台的底面上同轴设置有连接套;以及,退火机构,包括呈上下设置的U形盖和U形底板,所述H形板固定连接在U形底板内侧壁上,所述承载板设置在U形底板中,且承载板的前端下方设置有第二分流盒,该退火炉可以提高加热的均匀度,能有效的降低玻璃制品的热应力,对玻璃制品的退火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制品生产,尤其涉及一种玻璃制品及适用于该玻璃制品的退火炉


技术介绍

1、玻璃制品是采用玻璃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生活用品、工业用品的统称,玻璃是一种较为透明的固体物质,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而不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

2、玻璃制品在进行生产时,先在1700℃下熔化呈玻璃液后再凝固而制成,而在进行高温生产时易产生热应力,因此需要进行退火处理,玻璃制品退火主要是指先将玻璃制品置于退火炉中加热到消除热应力的温度,然后在依次通过保温和快速降温的方式来完成玻璃制品的退火处理,尽可能使玻璃制品中产生的热应力减少或消除;

3、现有的玻璃制品在退火炉中退火时,火焰直接从玻璃制品的顶部喷出进行燃烧,这样的加热方式存在加热不均的问题,尤其在玻璃制品的各部位厚度不同时,这样的加热方式会导致不同部位的连接处在退火之后依然存在一定的热应力,玻璃制品的成品易断裂;另外,玻璃制品在加热之后会进行保温和快速降温,但现有的退火炉在进行保温和降温的过程需要的时间较长,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制品,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两个部件,相邻的两个部件相互连接,且相连接的两个部件的厚度比为0.4~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侧部和底部,侧部与底部相互连接,且侧部和底部的厚度比为0.4~2.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瓶口部、侧部和底部,侧部分别与瓶口部和底部相互连接,瓶口部和侧部的厚度比为0.4~2.3,侧部与底部的厚度比为0.4~2.3。

4.一种退火炉,其特征在于:用于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玻璃制品的退火操作;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退火炉,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制品,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两个部件,相邻的两个部件相互连接,且相连接的两个部件的厚度比为0.4~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侧部和底部,侧部与底部相互连接,且侧部和底部的厚度比为0.4~2.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瓶口部、侧部和底部,侧部分别与瓶口部和底部相互连接,瓶口部和侧部的厚度比为0.4~2.3,侧部与底部的厚度比为0.4~2.3。

4.一种退火炉,其特征在于:用于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玻璃制品的退火操作;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102)的两端分设在承载板(101)两侧,且输送带(102)的端部与固设在承载板(101)侧面上的转动耳(101b)转动连接,位于同一轴线上的两个工形轮(103)之间通过转动柱(103a)固定连接,且转动柱(103a)的两端均通过滚动轴承与u形底板(202)转动连接,其中一个转动柱(103a)的一端延伸至u形底板(202)外侧嵌合在第一电机(103a-1)的输出端中,所述第一电机(103a-1)固定连接在u形底板(202)外侧壁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01)下方两侧的u形底板(202)内壁上固设有定位板(202b),所述转动台(104)的外侧壁上固设有限位环(104a),同时承载板(101)上开设有用于限位环(104a)间隙配合的限位槽(101a)。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底板(202)的外侧壁上端两侧呈对称固设有第二支撑板(202c),所述u形盖(201)的两侧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天德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千乐玻璃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