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除尘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0142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7
本技术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湿式除尘风机,包括外壳,外壳的一端设有整流筒,外壳的另一端设有缓冲箱,外壳的内部设有驱动装置、旋流装置和气水分离装置,整流筒与进风筒一端连接,进风筒设置在整流筒内,进风筒的内部设有喷水装置,进风筒的另一端与叶轮的进风口对接,叶轮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驱动装置与外壳之间设有旋流装置,缓冲箱与外壳的连接处设有气水分离装置。本技术既能有效提高尘水混合效果,又可进行尘水分离、气水分离,且本技术体积较小,方便移动,有效提高了除尘效率和除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除尘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湿式除尘风机


技术介绍

1、在工矿企业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如果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则会对环境造成非常大的污染,同时弥漫的粉尘严重地威胁着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影响作业的正常进行。目前人们采取喷雾降尘、喷水降尘、过滤除尘等措施来改善工作环境,

2、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喷雾降尘、喷水降尘的尘水混合效果差,除尘效率较低;过滤除尘设备一般较大较重,不方便进行移动,只能进行一定范围内的定点除尘处理,导致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制一种湿式除尘风机,本技术既能有效提高尘水混合效果,又可进行尘水分离、气水分离,且本技术体积较小,方便移动,有效提高了除尘效率和除尘效果。

2、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湿式除尘风机,包括外壳,外壳的一端设有整流筒,外壳的另一端设有缓冲箱,外壳的内部设有驱动装置、旋流装置和气水分离装置,整流筒与进风筒一端连接,进风筒设置在整流筒内,进风筒的内部设有喷水装置,进风筒7另一端与叶轮的进风口对接,叶轮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驱动装置与外壳之间设有旋流装置,缓冲箱与外壳的连接处设有气水分离装置。

3、作为优化,叶轮为径轴混流叶轮,包括叶轮前盘、叶片、叶轮后盘和轴盘,叶轮前盘进风口直径小于出风口直径,叶片设置在叶轮前盘和叶轮后盘之间,叶片的两端分别与叶轮前盘和叶轮后盘连接,叶轮后盘通过轴盘与驱动装置连接。通过设置叶轮前盘和叶轮后盘,能够形成风道,将流动气体送向旋流装置;通过设置叶片,能够将气体从叶轮前盘吸向叶轮后盘,使含尘气体流动;通过设置轴盘,能够将叶轮与驱动装置连接。

4、作为优化,进风筒进风口直径大于出风口直径,进风筒出风口直径小于叶轮前盘的进风口直径,叶轮前盘的进风口直径小于进风筒进风口的直径。能够配合叶轮前盘,形成文丘里管,使含尘气体通过减缩型进风筒时流速逐渐增大,然后在流入叶轮时流速逐渐减弱,然后在叶轮高速旋转的作用下流入外壳内。

5、作为优化,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保护壳和新风管,电机设置在保护壳内部,保护壳与新风管一端连通,新风管的另一端设置在外壳外侧,保护壳与外壳之间设有流道,旋流装置设置在流道内。通过设置保护壳能够防水防尘,保护电机;通过设置新风管,能够将外界冷空气送入保护壳对电机进行降温,将保护壳内温度较高的空气排至外界,通过设置流道,能够配合旋流装置,进行尘水分离。

6、作为优化,旋流装置包括第一旋流装置和第二旋流装置,第一旋流装置和第二旋流装置依次设置在流道内。通过设置第一旋流装置和第二旋流装置,形成互相配合,改变气体流向,使湿润气体呈外螺旋状旋转,气体中含有颗粒物的污水沿外壳内壁落到底部,形成尘水分离。

7、作为优化,气水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气水分离筒和第二气水分离筒,第一气水分离筒与缓冲箱连接,进气口与外壳对接,出气口与第二气水分离筒连接,第一气水分离筒和第二气水分离筒上均设有若干个滤水口。通过设置第一气水分离筒和第二气水分离筒,能将湿润气体中的多余水分去除,排出干燥气体。

8、作为优化,外壳和缓冲箱的底部均与排水槽连通,缓冲箱的外侧壁设有多管排风筒,外侧壁底部设有排水管,排水槽与排水管连接。通过设置排水槽,能够收集外壳和缓冲箱内的污水;通过设置排水管,能够将排水槽内的污水排出;通过设置多管排风筒,能够将气体的残留的少量水分拦截,并将洁净气体排出。

9、作为优化,喷水装置包括水管和喷头,水管的一端依次穿过整流筒、进风筒与喷头连接,喷头设置在进风筒与叶轮进风口的对接处内侧。通过设置水管,能够将清水送到进风筒内,通过设置喷头,能够将清水在进风筒与叶轮进风口的对接处雾化,使水雾能够在流速最大处与含尘气体充分混合。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通过设置整流筒,能够安装进风筒;通过设置喷水装置,能够产生水雾,使含尘气体经过水雾时两者充分混合,灰尘与水雾结合形成湿润灰尘颗粒或灰尘块,然后一同进入外壳内;通过设置驱动装置和叶轮,能够在进风筒内形成负压,吸入水雾和含尘气体,并加压将其送进旋流装置;通过设置旋流装置,能够改变气体流向,使湿润气体呈外螺旋状旋转,气体中含有颗粒物的污水沿外壳内壁落到底部,形成尘水分离;通过设置;通过设置缓冲箱和气水分离装置,能够缓冲经过除尘的气体,并将湿润气体中的多余水分去除;本技术既能有效提高尘水混合效果,又可进行尘水分离、气水分离,且本技术体积较小,方便移动,有效提高了除尘效率和除尘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式除尘风机,包括外壳(1),其特征是:外壳(1)的一端设有整流筒(2),外壳(1)的另一端设有缓冲箱(3),外壳(1)的内部设有驱动装置(4)、旋流装置(5)和气水分离装置(6),整流筒(2)与进风筒(7)一端连接,进风筒(7)设置在整流筒(2)内,进风筒(7)的内部设有喷水装置(8),进风筒(7)另一端与叶轮(9)的进风口对接,叶轮(9)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4)的输出端连接,驱动装置(4)与外壳(1)之间设有旋流装置(5),缓冲箱(3)与外壳(1)的连接处设有气水分离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除尘风机,其特征是:叶轮(9)为径轴混流叶轮,包括叶轮前盘(901)、叶片(902)、叶轮后盘(903)和轴盘(904),叶轮前盘(901)进风口直径小于出风口直径,叶片(902)设置在叶轮前盘(901)和叶轮后盘(903)之间,叶片(902)的两端分别与叶轮前盘(901)和叶轮后盘(903)连接,叶轮后盘(903)通过轴盘(904)与驱动装置(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式除尘风机,其特征是:进风筒(7)进风口直径大于出风口直径,进风筒(7)出风口直径小于叶轮前盘(901)的进风口直径,叶轮前盘(901)的进风口直径小于进风筒(7)进风口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除尘风机,其特征是:驱动装置(4)包括电机(401)、保护壳(402)和新风管(403),电机(401)设置在保护壳(402)内部,保护壳(402)与新风管(403)一端连通,新风管(403)的另一端设置在外壳(1)外侧,保护壳(402)与外壳(1)之间设有流道(10),旋流装置(5)设置在流道(10)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式除尘风机,其特征是:旋流装置(5)包括第一旋流装置(501)和第二旋流装置(502),第一旋流装置(501)和第二旋流装置(502)依次设置在流道(10)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除尘风机,其特征是:气水分离装置(6)包括第一气水分离筒(601)和第二气水分离筒(602),第一气水分离筒(601)与缓冲箱(3)连接,进气口与外壳(1)对接,出气口与第二气水分离筒(602)连接,第一气水分离筒(601)和第二气水分离筒(602)上均设有若干个滤水口。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湿式除尘风机,其特征是:外壳(1)和缓冲箱(3)的底部均与排水槽(11)连通,缓冲箱(3)的外侧壁设有多管排风筒(12),外侧壁底部设有排水管(13),排水槽(11)与排水管(1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湿式除尘风机,其特征是:喷水装置(8)包括水管(801)和喷头(802),水管(801)的一端依次穿过整流筒(2)、进风筒(7)与喷头(802)连接,喷头(802)设置在进风筒(7)与叶轮(9)进风口的对接处内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式除尘风机,包括外壳(1),其特征是:外壳(1)的一端设有整流筒(2),外壳(1)的另一端设有缓冲箱(3),外壳(1)的内部设有驱动装置(4)、旋流装置(5)和气水分离装置(6),整流筒(2)与进风筒(7)一端连接,进风筒(7)设置在整流筒(2)内,进风筒(7)的内部设有喷水装置(8),进风筒(7)另一端与叶轮(9)的进风口对接,叶轮(9)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4)的输出端连接,驱动装置(4)与外壳(1)之间设有旋流装置(5),缓冲箱(3)与外壳(1)的连接处设有气水分离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除尘风机,其特征是:叶轮(9)为径轴混流叶轮,包括叶轮前盘(901)、叶片(902)、叶轮后盘(903)和轴盘(904),叶轮前盘(901)进风口直径小于出风口直径,叶片(902)设置在叶轮前盘(901)和叶轮后盘(903)之间,叶片(902)的两端分别与叶轮前盘(901)和叶轮后盘(903)连接,叶轮后盘(903)通过轴盘(904)与驱动装置(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式除尘风机,其特征是:进风筒(7)进风口直径大于出风口直径,进风筒(7)出风口直径小于叶轮前盘(901)的进风口直径,叶轮前盘(901)的进风口直径小于进风筒(7)进风口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除尘风机,其特征是:驱动装置(4)包括电机(401)、保护壳(402)和新风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冉邓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瑞天风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