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分流管结构的多系统换热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79667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4
本技术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分流管结构的多系统换热器,它解决了换热效率调整效果有限的问题。本具有分流管结构的多系统换热器,包括左集流管、右集流管和扁管,所述的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分别连接于扁管的两端,所述的左集流管至少包括第一左集流管和第二左集流管,所述的右集流管与左集流管相对应,至少包括第一右集流管和第二右集流管,所述的第一左集流管通过扁管与第一右集流管连接形成第一换热系统,所述的第二左集流管通过扁管与第二右集流管连接形成第二换热系统,所述的第一换热系统和第二换热系统可独立运行工作,所述的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与扁管之间设有分流管结构。实现了可高效调整换热效率,合理利用换热成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换热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分流管结构的多系统换热器


技术介绍

1、微通道换热器是通过制冷剂在集流管和扁管连接形成的换热通道中流动,通过扁管与空气接触散热以及翅片的协助散热实现热交换,在需要调整换热效率时往往通过改变风机风量来实现,但是控制效果相对有限。

2、面对不同的使用场景、使用时机,多系统的换热器便可以很好地解决调整换热效率效果有限的问题,通过打开单个或多个换热系统,实现对换热效率的层级式调整,同时可对各个独立的换热系统单独使用不同种类制冷剂,进一步实现高效调整换热效率的效果,有利于合理高效利用换热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高效调整换热效率的具有分流管结构的多系统换热器。

2、为了实现创新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分流管结构的多系统换热器,包括左集流管、右集流管和扁管,所述的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分别连接于扁管的两端,所述的左集流管至少包括第一左集流管和第二左集流管,所述的右集流管与左集流管相对应,至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分流管结构的多系统换热器,包括左集流管(1)、右集流管(2)和扁管(3),所述的左集流管(1)和右集流管(2)分别连接于扁管(3)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集流管(1)至少包括第一左集流管(11)和第二左集流管(15),所述的右集流管(2)与左集流管(1)相对应,至少包括第一右集流管(21)和第二右集流管(24),所述的第一左集流管(11)通过扁管(3)与第一右集流管(21)连接形成第一换热系统,所述的第二左集流管(15)通过扁管(3)与第二右集流管(24)连接形成第二换热系统,所述的第一换热系统和第二换热系统可独立运行工作,所述的左集流管(1)和右集流管(2)与扁管(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分流管结构的多系统换热器,包括左集流管(1)、右集流管(2)和扁管(3),所述的左集流管(1)和右集流管(2)分别连接于扁管(3)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集流管(1)至少包括第一左集流管(11)和第二左集流管(15),所述的右集流管(2)与左集流管(1)相对应,至少包括第一右集流管(21)和第二右集流管(24),所述的第一左集流管(11)通过扁管(3)与第一右集流管(21)连接形成第一换热系统,所述的第二左集流管(15)通过扁管(3)与第二右集流管(24)连接形成第二换热系统,所述的第一换热系统和第二换热系统可独立运行工作,所述的左集流管(1)和右集流管(2)与扁管(3)之间设有分流管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分流管结构的多系统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扁管(3)包括第一扁管(31)和第二扁管(34),所述的第一扁管(31)通过分流管结构连接第一左集流管(11)和第一右集流管(21),所述的第二扁管(34)通过分流管结构连接第二左集流管(15)和第二右集流管(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分流管结构的多系统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管结构(4)包括左分流管(5)和右分流管(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分流管结构的多系统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分流管(5)通过第一隔片(71)分隔出若干依次间隔分布的第一左分流区(51)和第二左分流区(52),所述的第一左分流区(51)与第一左集流管(11)连通,所述的第二左分流区(52)与第二左集流管(15)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分流管结构的多系统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扁管(31)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左分流区(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海龙虞永亮徐清永郭铭孙铮赵延洋赵雄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可热交换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