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U-I控制器平滑切换的电压协调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9655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P‑U‑I控制器平滑切换的电压协调控制方法,根据系统功率优化参考值,确认交流有功分量和交流无功分量;设计P‑U‑I控制器,所有调节器均采用PI控制,考虑到PWM控制的延迟作用,引入惯性环节作为近似等效。根据近似等效、电流/电压PI控制器的传递函数和直配网系统的等效电路参数,分别得出电流环闭环传递函数和得出电压环闭环传递函数,再结合电压环的PI控制器的参数整定值,得到功率环的开环传递函数和闭环传递函数。在若干个VSC换流站中,设置主站和从站,主站采用电流内环解耦控制器和VdcQ控制模式控制全直流配网的电压,从站采用P‑U‑I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系统在大扰动下的电压和电流控制能力,实现了直流配网系统运行方式的无缝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压直流配电网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p-u-i控制器平滑切换的电压协调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直流电压控制能力是评价中压柔性直流配电网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目前,主从控制因其电压控制效果好,系统潮流控制容易的特点被大多数的直流系统广泛采用。但是,随着直流配网的发展,换流站端数越来越多,接入配网的设备越来越多样,系统的运行方式和潮流控制越来越复杂。直流配电网内线路和设备的变化都可能导致系统运行方式的改变,从而影响各换流站的控制模式。

2、以两端柔直配网为例,正常工况下系统以双端供电方式运行,系统一端采用vdcq模式,另一端则采取pq模式。若由于线路故障,保持交流输入功率pin与直流输出功率pout的平衡将会影响直流母线电压。因此,模式切换依赖于快速通信将配网系统线路和设备的状态实时上送,并需要完备的模式切换判据来指导动作。由于配网结构多样、情况错综复杂,因此传统主从控制方式面临复杂的模式切换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以解决功率耦合问题的基于p-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P-U-I控制器平滑切换的电压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P-U-I控制器平滑切换的电压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确定交流电流有功分量id和交流电流无功分量iq的方法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P-U-I控制器平滑切换的电压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电压环(U)和电流环(I)组合用于电压限幅的VdcQ控制,实现换流站的直流电压维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P-U-I控制器平滑切换的电压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功率环、电压环和电流环的PI控制器传递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p-u-i控制器平滑切换的电压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p-u-i控制器平滑切换的电压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确定交流电流有功分量id和交流电流无功分量iq的方法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p-u-i控制器平滑切换的电压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电压环(u)和电流环(i)组合用于电压限幅的vdcq控制,实现换流站的直流电压维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p-u-i控制器平滑切换的电压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功率环、电压环和电流环的pi控制器传递函数分别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p-u-i控制器平滑切换的电压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传递函数gmmc(s)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传新黄堃王涛王超范付明韩忠修张晓燕杨文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