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绞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9618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3
本技术公开一种线缆绞线装置,其转动杆一端固定连接的收线盘,转动杆的外壁面固定套接有第一绞线盘、第二绞线盘,在第一绞线盘、第二绞线盘的前、后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绞线杆,第一绞线盘的表面且以转动杆为圆心阵列开设有一滑槽,此滑槽内部设置有一具有穿线孔的滑块,位于滑块与滑槽底部内壁之间且套装在滑杆外壁上有一弹簧,位于穿线孔与滑槽左、右内壁之间且在滑块的上、下表面开设有一第二通孔,此第二通孔供一螺杆贯穿连接,位于滑块的上、下两侧且在螺杆外壁上均套设有一螺母。本技术线缆绞线装置实现了穿线孔的位置调节,从而适应不同抗拉性能的线缆,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减少了线缆损伤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绞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线缆绞线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线缆及钢丝绳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多股芯线通过绞机绞捻在一起达到生产标准,在绞机绞制过程中需要将各股芯线通过分线装置过线至绞机内部进行绞制。

2、现有技术中,利用连接件将驱动件与线盘连接在一起,将线缆依次穿过线盘的穿线孔、收线座,利用驱动件带动线盘进行旋转,实现绞线。但是该方案中,由于穿线孔的位置固定以及线盘、收线座的位置固定,而不同线缆的抗拉性不同,如果采用相同的斜率进行收线,会导致部分线缆进入到的收线座的穿线孔中时受到的拉力过大,从而导致线缆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缆绞线装置,该线缆绞线装置实现了穿线孔的位置调节,从而适应不同抗拉性能的线缆,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减少了线缆损伤的情况。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缆绞线装置,包括:转动杆及与转动杆一端固定连接的收线盘,此转动杆的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一绞线盘、第二绞线盘,所述第一绞线盘设置在靠近收线盘的一端,位于第一绞线盘相背于收线盘一侧的若干个第二绞线盘沿转动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绞线盘、第二绞线盘的前、后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绞线杆,所述第二绞线盘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用于线缆穿过的第一通孔;

3、所述第一绞线盘的表面且以所述转动杆为圆心阵列开设有一滑槽,此滑槽内部设置有一具有穿线孔的滑块,所述穿线孔位于此滑块的中央位置,且在此滑槽的上、下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两根滑杆,所述滑块与两根滑杆套装连接,位于此滑块与滑槽底部内壁之间且套装在此滑杆外壁上有一弹簧,位于所述穿线孔与滑槽左、右内壁之间且在滑块的上、下表面开设有一第二通孔,此上、下贯通的第二通孔供一螺杆贯穿连接,所述螺杆两端分别与滑槽的上、下内壁固定连接,位于滑块的上、下两侧且在螺杆外壁上均套设有一螺母。

4、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5、1. 上述方案中,所述绞线杆与所述转动杆平行且以转动杆为圆心阵列排布。

6、2.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绞线盘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用于线缆穿过的第一通孔,此第一通孔以所述转动杆为圆心阵列排布。

7、3. 上述方案中,所述收线盘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用于线缆穿过的第三通孔,此第三通孔以所述转动杆为圆心阵列排布。

8、4.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为螺杆外径的1.1~2倍。

9、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0、本技术线缆绞线装置,其第一绞线盘、第二绞线盘固定套接在转动杆的外壁上,第一绞线盘的表面且以转动杆为圆心阵列开设有一滑槽,此滑槽内部设置有一具有穿线孔的滑块,穿线孔位于此滑块的中央位置,且在此滑槽的上、下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两根滑杆,滑块与两根滑杆套装连接,位于此滑块与滑槽底部内壁之间且套装在此滑杆外壁上有一弹簧,位于穿线孔与滑槽左、右内壁之间且在滑块的上、下表面开设有一第二通孔,此上、下贯通的第二通孔供一螺杆贯穿连接,螺杆两端分别与滑槽的上、下内壁固定连接,位于滑块的上、下两侧且在螺杆外壁上均套设有一螺母,通过螺杆与螺母螺纹连接实现滑块的位置固定,从而调节穿线孔的位置,根据不同线缆的实际受拉情况调节滑块在滑槽中的位置,适应性的调整线缆通过第一绞线盘到收线盘时的坡度,实现了穿线孔的位置调节,从而适应不同抗拉性能的线缆,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减少了线缆损伤的情况,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绞线装置,包括:转动杆(1)及与转动杆(1)一端固定连接的收线盘(4),此转动杆(1)的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一绞线盘(2)、第二绞线盘(3),所述第一绞线盘(2)设置在靠近收线盘(4)的一端,位于第一绞线盘(2)相背于收线盘(4)一侧的若干个第二绞线盘(3)沿转动杆(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绞线盘(2)、第二绞线盘(3)的前、后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绞线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线杆(5)与所述转动杆(1)平行且以转动杆(1)为圆心阵列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绞线盘(3)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用于线缆穿过的第一通孔(6),此第一通孔(6)以所述转动杆(1)为圆心阵列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盘(4)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用于线缆穿过的第三通孔(15),此第三通孔(15)以所述转动杆(1)为圆心阵列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12)的内径为螺杆(13)外径的1.1~2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绞线装置,包括:转动杆(1)及与转动杆(1)一端固定连接的收线盘(4),此转动杆(1)的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一绞线盘(2)、第二绞线盘(3),所述第一绞线盘(2)设置在靠近收线盘(4)的一端,位于第一绞线盘(2)相背于收线盘(4)一侧的若干个第二绞线盘(3)沿转动杆(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绞线盘(2)、第二绞线盘(3)的前、后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绞线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线杆(5)与所述转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久德
申请(专利权)人:鑫宏业科技湖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