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航空涡桨发动机用减速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航空涡桨发动机用减速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9522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航空涡桨发动机用减速器装置,正飞回油口与减速器本体内部和回油集成腔连通,倒飞回油口与减速器本体内部连通;第一封堵结构具有连通回油集成腔和总回油油路的正飞连通工作位置,以及断开回油集成腔和总回油油路的倒飞断开工作位置,第二封堵结构具有连通倒飞回油口和总回油油路的倒飞连通工作位置,以及断开倒飞回油口和总回油油路的正飞断开工作位置;当减速器本体正置时倒飞回油口位于正飞回油口的上方,第一封堵结构位于正飞连通工作位置,第二封堵结构位于正飞断开工作位置;当减速器本体倒置时倒飞回油口位于正飞回油口的下方,第一封堵结构位于倒飞断开工作位置,第二封堵结构位于倒飞连通工作位置。能避免回油时吸入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机,尤其涉及航空涡桨发动机用减速器装置


技术介绍

1、飞机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动力装置,用于给飞机飞行提供动力。其中,涡桨发动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飞机发动机,涡桨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减速器等传动系统将动力传输给螺旋桨,带动螺旋桨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以使飞机能够飞行。故对于涡桨发动机的工作性能而言,传动系统的结构紧凑性、集成性、重量、传动效率和高转速高负荷下长期工作的可靠性,以及飞机正飞或倒飞时供回油和润滑等均是提升涡桨发动机工作性能的重要决定因素。

2、其中,针对飞机正飞或倒飞时供回油和润滑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的减速器装置,虽然在飞机正飞时能够保证正常的供回油和润滑,但在飞机倒飞的过程中,回油时存在易吸入空气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航空涡桨发动机用减速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减速器装置,虽然在飞机正飞时能够保证正常的供回油和润滑,但在飞机倒飞的过程中,回油时存在易吸入空气的现象的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航空涡桨发动机用减速器装置,其包括:

4、减速器本体,所述减速器本体的减速器壳体设有正飞回油口和倒飞回油口,所述减速器壳体外还固定设有回油集成室,所述正飞回油口与所述减速器本体内部和所述回油集成室的回油集成腔连通,所述倒飞回油口与所述减速器本体内部连通,且所述正飞回油口和所述倒飞回油口沿所述减速器壳体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5、回油结构,所述回油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减速器壳体外的回油阀体,以及活动设置于所述回油阀体内的第一封堵结构和第二封堵结构,所述回油阀体设有总回油油路,所述总回油油路与润滑油箱连通,所述第一封堵结构被配置为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具有连通所述回油集成腔和所述总回油油路的正飞连通工作位置,以及断开所述回油集成腔和所述总回油油路的倒飞断开工作位置,所述第二封堵结构被配置为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具有连通所述倒飞回油口和所述总回油油路的倒飞连通工作位置,以及断开所述倒飞回油口和所述总回油油路的正飞断开工作位置;

6、当所述减速器本体正置时,所述倒飞回油口位于所述正飞回油口的上方,所述第一封堵结构位于所述正飞连通工作位置,所述第二封堵结构位于所述正飞断开工作位置;

7、当所述减速器本体倒置时,所述倒飞回油口位于所述正飞回油口的下方,所述第一封堵结构位于所述倒飞断开工作位置,所述第二封堵结构位于所述倒飞连通工作位置。

8、作为优选,所述回油阀体还设有正飞油路,所述正飞油路包括第一子正飞油路、第二子正飞油路和第三子正飞油路,所述第一子正飞油路和所述第三子正飞油路均与所述第二子正飞油路连通,所述第一子正飞油路还与所述回油集成腔连通,所述第三子正飞油路还与所述总回油油路连通,且所述第一子正飞油路和所述第三子正飞油路均与所述第二子正飞油路呈夹角分布;

9、所述第一封堵结构滚动或滑动位于所述第二子正飞油路内,当所述第一封堵结构位于所述正飞连通工作位置时,沿所述第二子正飞油路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子正飞油路和所述第二子正飞油路的连通处位于所述第二子正飞油路和所述第三子正飞油路的连通处与所述第一封堵结构之间;当所述第一封堵结构位于所述倒飞断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封堵结构将所述第二子正飞油路和所述第三子正飞油路的连通处封堵。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子正飞油路的内周壁上靠近所述第三子正飞油路的一端沿周向环设有第一环形封堵沿,所述第一封堵结构的外周面能与所述第一环形封堵沿沿周向贴合。

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子正飞油路和所述第三子正飞油路均与所述第二子正飞油路直角分布。

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子正飞油路和所述第三子正飞油路直角分布。

13、作为优选,所述回油阀体还设有倒飞油路,所述倒飞油路包括第一子倒飞油路、第二子倒飞油路和第三子倒飞油路,所述第一子倒飞油路和所述第三子倒飞油路均与所述第二子倒飞油路连通,所述第一子倒飞油路还与所述倒飞回油口连通,所述第三子倒飞油路还与所述总回油油路连通,且所述第一子倒飞油路和所述第三子倒飞油路均与所述第二子倒飞油路呈夹角分布;

14、所述第二封堵结构滚动位于所述第二子倒飞油路内,当所述第二封堵结构位于所述倒飞连通工作位置时,沿所述第二子倒飞油路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子倒飞油路和所述第二子倒飞油路的连通处位于所述第二子倒飞油路和所述第三子倒飞油路的连通处与所述第二封堵结构之间;当所述第二封堵结构位于所述正飞断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二封堵结构将所述第二子倒飞油路和所述第三子倒飞油路的连通处封堵。

15、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子倒飞油路的内周壁上靠近所述第三子倒飞油路的一端沿周向环设有第二环形封堵沿,所述第二封堵结构的外周面能与所述第二环形封堵沿沿周向贴合。

16、作为优选,所述减速器壳体外固定设置有连通管路,所述连通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倒飞回油口和所述第一子倒飞油路连通。

1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封堵结构为钢珠;所述第二封堵结构为钢珠。

18、作为优选,所述回油集成室一体成型于所述减速器壳体外。

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2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航空涡桨发动机用减速器装置,该航空涡桨发动机用减速器装置包括减速器本体和回油结构。飞机正飞过程中,减速器本体正置,倒飞回油口位于正飞回油口的上方,即沿飞机的高度方向,正飞回油口位于减速器壳体的底部,倒飞回油口位于减速器壳体的顶部,此时,减速器本体内的润滑油在重力作用下汇集于减速器壳体的底部,使得正飞回油口处充满润滑油,且第一封堵结构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位于正飞连通工作位置,使得减速器本体内部的润滑油在重力作用下由减速器壳体的底部依次流经正飞回油口、回油集成腔和总回油油路,并最终流入润滑油箱,从而在正飞过程中,使得润滑油能够有效对减速器本体润滑和降温,也使得能够有效避免由正飞回油口向润滑油箱回油的过程中吸入空气的现象;其次,飞机正飞过程中,第二封堵结构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位于正飞断开工作位置,也能有效避免由倒飞回油口向润滑油箱吸入空气的现象。

21、飞机倒飞过程中,减速器本体倒置,倒飞回油口位于正飞回油口的下方,即沿飞机的高度方向,倒飞回油口位于减速器壳体的底部,正飞回油口位于减速器壳体的顶部,此时,减速器本体内的润滑油在重力作用下汇集于减速器壳体的底部,使得倒飞回油口处充满润滑油,且第二封堵结构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位于倒飞连通工作位置,使得减速器本体内部的润滑油在重力作用下由减速器壳体的底部依次流经倒飞回油口和总回油油路,并最终流入润滑油箱,从而在飞机倒飞过程中,使得润滑油能够有效对减速器本体润滑和降温,也使得能够有效避免由倒飞回油口向润滑油箱回油的过程中吸入空气的现象;其次,飞机倒飞过程中,第一封堵结构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位于倒飞断开工作位置,也能有效避免由正飞回油口向润滑油箱吸入空气的现象。

22、从而,该航空涡桨发动机用减速器装置,飞机正飞过程中,既能够有效对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航空涡桨发动机用减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涡桨发动机用减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阀体(31)还设有正飞油路(312),所述正飞油路(312)包括第一子正飞油路(3121)、第二子正飞油路(3122)和第三子正飞油路(3123),所述第一子正飞油路(3121)和所述第三子正飞油路(3123)均与所述第二子正飞油路(3122)连通,所述第一子正飞油路(3121)还与所述回油集成腔连通,所述第三子正飞油路(3123)还与所述总回油油路(311)连通,且所述第一子正飞油路(3121)和所述第三子正飞油路(3123)均与所述第二子正飞油路(3122)呈夹角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涡桨发动机用减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正飞油路(3122)的内周壁上靠近所述第三子正飞油路(3123)的一端沿周向环设有第一环形封堵沿(31221),所述第一封堵结构(32)的外周面能与所述第一环形封堵沿(31221)沿周向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涡桨发动机用减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正飞油路(3121)和所述第三子正飞油路(3123)均与所述第二子正飞油路(3122)直角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航空涡桨发动机用减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正飞油路(3121)和所述第三子正飞油路(3123)直角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涡桨发动机用减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阀体(31)还设有倒飞油路(313),所述倒飞油路(313)包括第一子倒飞油路(3131)、第二子倒飞油路(3132)和第三子倒飞油路(3133),所述第一子倒飞油路(3131)和所述第三子倒飞油路(3133)均与所述第二子倒飞油路(3132)连通,所述第一子倒飞油路(3131)还与所述倒飞回油口(12)连通,所述第三子倒飞油路(3133)还与所述总回油油路(311)连通,且所述第一子倒飞油路(3131)和所述第三子倒飞油路(3133)均与所述第二子倒飞油路(3132)呈夹角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航空涡桨发动机用减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倒飞油路(3132)的内周壁上靠近所述第三子倒飞油路(3133)的一端沿周向环设有第二环形封堵沿(31321),所述第二封堵结构(33)的外周面能与所述第二环形封堵沿(31321)沿周向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航空涡桨发动机用减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壳体(1)外固定设置有连通管路(4),所述连通管路(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倒飞回油口(12)和所述第一子倒飞油路(3131)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航空涡桨发动机用减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结构(32)为钢珠;所述第二封堵结构(33)为钢珠。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航空涡桨发动机用减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集成室(21)一体成型于所述减速器壳体(1)外。

...

【技术特征摘要】

1.航空涡桨发动机用减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涡桨发动机用减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阀体(31)还设有正飞油路(312),所述正飞油路(312)包括第一子正飞油路(3121)、第二子正飞油路(3122)和第三子正飞油路(3123),所述第一子正飞油路(3121)和所述第三子正飞油路(3123)均与所述第二子正飞油路(3122)连通,所述第一子正飞油路(3121)还与所述回油集成腔连通,所述第三子正飞油路(3123)还与所述总回油油路(311)连通,且所述第一子正飞油路(3121)和所述第三子正飞油路(3123)均与所述第二子正飞油路(3122)呈夹角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涡桨发动机用减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正飞油路(3122)的内周壁上靠近所述第三子正飞油路(3123)的一端沿周向环设有第一环形封堵沿(31221),所述第一封堵结构(32)的外周面能与所述第一环形封堵沿(31221)沿周向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涡桨发动机用减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正飞油路(3121)和所述第三子正飞油路(3123)均与所述第二子正飞油路(3122)直角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航空涡桨发动机用减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正飞油路(3121)和所述第三子正飞油路(3123)直角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涡桨发动机用减速器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石柱杨龙飞海恒房葛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尚实航空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