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双出油缸密封圈与密封圈杆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9330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双出油缸密封圈与密封圈杆的连接结构,涉及密封圈杆技术领域,包括缸筒,所述缸筒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缸头,所述缸头的一端安装有压盖,所述缸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圈杆,所述密封圈杆的外壁开设有定位槽,所述缸筒的外壁套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中部凹槽内插接有圆锥销。本技术通过将密封圈套接在密封圈杆的外壁,通过密封圈内侧的凸块与定位槽连接,使密封圈暂时固定;之后在密封圈内侧插接圆锥销,从而使密封圈完全固定安装密封圈杆上,由于密封圈杆为单体杆,从而最大限度保证前后密封圈杆的同轴度,同时密封圈杆的材料使用为市场上常见的半成品金属杆商品,材料成本低且容易获得,从而有效降低制造生产成本和缩短加工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密封圈杆,具体是一种小型双出油缸密封圈与密封圈杆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油缸即液压缸,液压缸是输出力和密封圈有效面积及其两边的压差成正比的直线运动式执行元件;它的职能是将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而油缸中的密封圈和密封圈杆是油缸的主要结构部件。

2、在生产和装配的过程中,现有的小型双出油缸一般是采用两段密封圈杆一前一后用螺纹与密封圈连接,或者用整体材料加工而成,但由于需要同时与多个零件配合,并且零件本身尺寸较长,当两端密封圈杆尺寸较长并且两端密封圈杆需要与外筒及端盖配合时,在加工和装配的过程中对零件加工时同轴度的要求会相应变高,由于对同轴度要求较高,在实际加工生产过程中,同轴度要求很难保证,装配过程中容易出现同轴度不足造成的难以装配的问题,造成零件报废,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密封圈杆采用螺纹连接使两端密封圈杆同轴度差、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提供一种小型双出油缸密封圈与密封圈杆的连接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型双出油缸密封圈与密封圈杆的连接结构,包括缸筒,所述缸筒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缸头,所述缸头的一端安装有压盖,所述缸头和压盖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螺栓,且缸头和压盖的内部成型有供固定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缸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圈杆,且密封圈杆贯穿缸筒两端的缸头和压盖,所述密封圈杆的外壁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密封圈杆的外壁套接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底部成型有与定位槽滑动连接的凸块;>

3、所述密封圈的外壁成型有三个凹槽且分别位于两端和中部,其两端的凹槽内分别固定安装有密封圈油封且密封圈油封对称分布,中部的凹槽内固定安装有导向带;

4、所述密封圈的中部凹槽内插接有圆锥销,且圆锥销贯穿密封圈杆和密封圈,所述圆锥销用于将密封圈固定在密封圈杆上。

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缸筒外壁位于缸头和压盖的连接部位套接有导向套;

6、所述缸筒外壁位于压盖外侧的一端套接有防尘圈,所述防尘圈用于防尘;

7、所述缸筒外壁位于导向套靠近缸头的一侧套接有密封圈杆油封,所述密封圈杆油封用于对密封圈杆进行密封。

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缸头的内部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外部的气压缓冲组件连接,且气压缓冲组件为密封结构。

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圈油封和导向带与连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圈的两端成型圆台状,所述缸头的内侧成型有供密封圈端部活动的通道。

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圈杆为单体杆,所述密封圈杆的材质为市场上容易购买到的半成品金属杆。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通过将密封圈套接在密封圈杆的外壁,通过密封圈内侧的凸块与定位槽连接,使密封圈暂时固定;之后在密封圈内侧插接圆锥销,从而使密封圈完全固定安装密封圈杆上,由于密封圈杆为单体杆,从而最大限度保证前后密封圈杆的同轴度,同时密封圈杆的材料使用为市场上常见的半成品金属杆商品,材料成本低且容易获得,从而有效降低制造生产成本和缩短加工周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双出油缸密封圈与密封圈杆的连接结构,包括缸筒(1),所述缸筒(1)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缸头(2),所述缸头(2)的一端安装有压盖(3),所述缸头(2)和压盖(3)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螺栓(4),且缸头(2)和压盖(3)的内部成型有供固定螺栓(4)螺纹连接的螺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圈杆(6),且密封圈杆(6)贯穿缸筒(1)两端的缸头(2)和压盖(3),所述密封圈杆(6)的外壁开设有定位槽(7),所述密封圈杆(6)的外壁套接有密封圈(8),且密封圈(8)的底部成型有与定位槽(7)滑动连接的凸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双出油缸密封圈与密封圈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1)外壁位于缸头(2)和压盖(3)的连接部位套接有导向套(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双出油缸密封圈与密封圈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头(2)的内部开设有连通孔(5),所述连通孔(5)与外部的气压缓冲组件连接,且气压缓冲组件为密封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双出油缸密封圈与密封圈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油封(9)和导向带(10)与连通孔(5)的内壁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双出油缸密封圈与密封圈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8)的两端成型圆台状,所述缸头(2)的内侧成型有供密封圈(8)端部活动的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双出油缸密封圈与密封圈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杆(6)为单体杆,所述密封圈杆(6)的材质为市场上容易购买到的半成品金属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双出油缸密封圈与密封圈杆的连接结构,包括缸筒(1),所述缸筒(1)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缸头(2),所述缸头(2)的一端安装有压盖(3),所述缸头(2)和压盖(3)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螺栓(4),且缸头(2)和压盖(3)的内部成型有供固定螺栓(4)螺纹连接的螺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圈杆(6),且密封圈杆(6)贯穿缸筒(1)两端的缸头(2)和压盖(3),所述密封圈杆(6)的外壁开设有定位槽(7),所述密封圈杆(6)的外壁套接有密封圈(8),且密封圈(8)的底部成型有与定位槽(7)滑动连接的凸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双出油缸密封圈与密封圈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1)外壁位于缸头(2)和压盖(3)的连接部位套接有导向套(1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志奇董明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通盛同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