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9217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1
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撑模板,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加厚模板,所述加厚模板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支柱,所述支柱的底部连接有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的底部设置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顶部四角均贯穿设置有固定螺丝。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支柱、固定基座和加固板,通过将支柱设置在加厚模板的底部四角,并在支柱的底部连接固定基座,可以极大提升模板底部的稳定性,同时有效降低模板发生侧翻的安全隐患,通过将加固板设置在固定基座的底部,并通过固定螺丝将加固板与地面连接,可以有效降低模板的晃动幅度,增大模板本身的可受力层级,通过将横梁设置在加厚模板的底部,可以有效提高模板本体的坚固程度,同时有效分化受力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支撑模板


技术介绍

1、支撑模板时在建筑上用于混凝土现浇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普遍采用钢或木梁拼装成模板托架,利用钢或木杆搭建成脚手架构成托架支撑,并配合钢模板进行混凝土施工。在公共、民用建筑中,对于墙体的施工通常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而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进行模板的支设,模板支设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决定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在建筑上用于混凝土现浇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普遍采用钢或木梁拼装成模板托架,利用钢或木杆搭建成脚手架构成托架支撑,并配合钢模板进行混凝土施工。

2、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213204968u的“一种模板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第二支撑、与所述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连接的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开设有第一限位孔、第二支撑开设有第二限位孔,以供限位销穿过对模板支撑架进行限位;所述模板支撑架还包括与第一支撑和/或第二支撑连接的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能够防止所述限位销对第一限位孔和/或第二限位孔产生直接挤压。所述保护结构的设置解决了定位销对限位孔产生直接挤压进行形变的技术问题,产生了延长使用寿命、方便施工、增强施工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3、但是现有的支撑模板未对底部进行加固,这导致支撑模板结构在使用时,由于顶部受力过大,产生倾斜或摇晃的情况,严重的可能产生模板断裂或结构发生坍塌,从而使得支撑模板结构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增大了人工成本,同时影响了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未对底部进行加固而产生模板断裂或结构发生坍塌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支撑模板。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支撑模板,包括加厚模板,所述加厚模板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支柱,所述支柱的底部连接有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的底部设置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顶部四角均贯穿设置有固定螺丝。

3、优选的,所述加厚模板的底部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均设置有钢梁,所述钢梁与加厚模板的底部相连接。

4、优选的,所述钢梁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一u型顶托,所述第一u型顶托的底部连接有次木枋龙骨,所述次木枋龙骨的外侧设置有直角连接扣件。

5、优选的,所述横梁的底部设置有第二u型顶托,所述第二u型顶托的底部连接有主钢管龙骨,所述主钢管龙骨的外侧设置有多向连接扣件。

6、优选的,多个所述直角连接扣件之间连接有多个连接木枋,所述连接木枋的外侧设置有单向连接扣件。

7、优选的,所述单向连接扣件的一端连接有连接钢管,所述连接钢管与多向连接扣件相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9、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有支柱、固定基座和加固板,通过将支柱设置在加厚模板的底部四角,并在支柱的底部连接固定基座,可以极大提升模板底部的稳定性,同时有效降低模板发生侧翻的安全隐患,通过将加固板设置在固定基座的底部,并通过固定螺丝将加固板与地面连接,可以有效降低模板的晃动幅度,增大模板本身的可受力层级。

10、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有钢梁和横梁,通过将横梁设置在加厚模板的底部,可以有效提高模板本体的坚固程度,同时有效分化受力点,通过在横梁的两端连接钢梁,并将钢梁固定在加厚模板的底部,可以组成h型支撑结构,有效提高模板的可受力层级,有效分化模板本体的受力面积,提升模板的坚实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模板,包括加厚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模板(1)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支柱(2),所述支柱(2)的底部连接有固定基座(3),所述固定基座(3)的底部设置有加固板(4),所述加固板(4)的顶部四角均贯穿设置有固定螺丝(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模板(1)的底部设置有横梁(14),所述横梁(14)的两端均设置有钢梁(13),所述钢梁(13)与加厚模板(1)的底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13)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一U型顶托(6),所述第一U型顶托(6)的底部连接有次木枋龙骨(7),所述次木枋龙骨(7)的外侧设置有直角连接扣件(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U型顶托(15),所述第二U型顶托(15)的底部连接有主钢管龙骨(8),所述主钢管龙骨(8)的外侧设置有多向连接扣件(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模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直角连接扣件(10)之间连接有多个连接木枋(11),所述连接木枋(11)的外侧设置有单向连接扣件(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连接扣件(12)的一端连接有连接钢管(16),所述连接钢管(16)与多向连接扣件(9)相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模板,包括加厚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模板(1)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支柱(2),所述支柱(2)的底部连接有固定基座(3),所述固定基座(3)的底部设置有加固板(4),所述加固板(4)的顶部四角均贯穿设置有固定螺丝(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模板(1)的底部设置有横梁(14),所述横梁(14)的两端均设置有钢梁(13),所述钢梁(13)与加厚模板(1)的底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13)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一u型顶托(6),所述第一u型顶托(6)的底部连接有次木枋龙骨(7),所述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菁张祚翌高猛蔡琳琳王福敏仉瑞东孟曼
申请(专利权)人:晋州市坦途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