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楼面保温板与结构板结合的构造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楼面保温板与结构板结合的构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9063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楼面保温板与结构板结合的构造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方法技术领域。步骤一、搭内支撑架脚手架,铺模板;步骤二、模板开孔;对模板进行开孔,开孔密度依据铆钉布置及保温板排版图,原则上每块保温板下方模板不少于一个孔;步骤三、铺保温板;步骤四、安装钢筋网;铺完保温板后,安装结构板底筋,为保证钢筋网保护层厚度及保温板成品保护,可焊接定位件;步骤五、打铆钉;步骤六、浇筑混凝土;以上步骤全部完成后,检查验收钢筋网隐蔽及铆钉布置,验收合格后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分层浇筑。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若铆钉或者粘接不牢固,板下保温会存在保温板脱落的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楼面保温板与结构板结合的构造方法


技术介绍

1、楼面保温板一般分为结构板上后置保温与结构板下后置保温,在结构板浇筑完成后施工地面或天棚前进行保温板施工,采用粘接或者铆钉连接,具有良好的楼层保温性能,但是此施工方法为二次施工,且若铆钉或者粘接不牢固,板下保温会存在保温板脱落的安全隐患,对粘接及锚固技术要求较高。

2、为此,提出本专利技术用于对楼板保温面和结构板进行结构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人经过实践和总结得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公开了。

2、一种楼面保温板与结构板结合的构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一、搭内支撑架脚手架,铺模板;

4、按照施工方案或设计方案正常搭设内支撑脚手架后铺设模板;

5、步骤二、模板开孔;

6、对模板进行开孔,开孔密度依据铆钉布置及保温板排版图,原则上每块保温板下方模板不少于一个孔;

7、步骤三、铺保温板;

8、在模板上方铺保温板,保温板要求错缝铺设,根据不同材质原则上不允许切割;

9、步骤四、安装钢筋网;

10、铺完保温板后,安装结构板底筋,为保证钢筋网保护层厚度及保温板成品保护,可焊接定位件;

11、步骤五、打铆钉;

12、钢筋网安装固定完成后,从模板下方孔洞打铆钉,铆钉的规格、深度及密度按设计或规范要求,一般要求铆钉长度60~80mm,密度每平方米不少于6根且每块板不少于1根;

13、步骤六、浇筑混凝土

14、以上步骤全部完成后,检查验收钢筋网隐蔽及铆钉布置,验收合格后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可分层浇筑,可先用同结构板混凝土标号砂浆打底,初凝后浇筑上部混凝土,避免振动棒破坏保温板。

15、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定位件包括定位筋或布置垫块。

16、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件包括脚架筋,所述脚架筋为“几”字形,所述脚架筋的顶部与钢筋网的底部相焊接;

17、所述脚架筋的外端设置有支板,所述支板和脚架筋的底部均设置有连接孔;

18、两组所述连接孔之间适于通过钢丝17绑扎。

19、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板为c字形,且中间设置有安装缺口,所述脚架筋的两端底部设置有辅助支柱,所述辅助支柱适于插入安装缺口;

20、在支板的底部还设置有边口弹板,所述脚架筋的底部适于抵接在边口弹板处。

21、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内支撑的顶部设置有可调拖撑,所述可调拖撑的底部设置有背楞,所述背楞为c字形;

22、所述背楞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木楞,且适于在支撑木楞的顶部支撑模板。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

24、首先楼层施工时正常搭设内支撑脚手架以及铺模板,根据铆钉布置进行模板开孔,方便打铆钉后拆模。模板开孔后,可按设计或规范要求铺设保温板。铺设完保温板后安装钢筋网,钢筋网底部铺设垫块或者焊定位筋,保证钢筋网保护层厚度及保温板的成品保护。钢筋网绑扎完成后从模板下方洞眼打铆钉,铆钉的规格、深度及密度按设计或规范要求,一般要求铆钉长度不小于80mm,密度每平方米不少于6根且每块板不少于1根,铆钉及钢筋网施工完成并隐蔽验收合格后可浇筑混凝土。

25、通过上述步骤施工的保温板,与楼板同时施工,既保证了保温效果,又节省工期及成本,且有效避免板下保温板脱落造成的安全隐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楼面保温板与结构板结合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面保温板与结构板结合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位件(5)包括定位筋或布置垫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面保温板与结构板结合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5)包括脚架筋(8),所述脚架筋(8)为“几”字形,所述脚架筋(8)的顶部与钢筋网(4)的底部相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面保温板与结构板结合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9)为C字形,且中间设置有安装缺口(11),所述脚架筋(8)的两端底部设置有辅助支柱(12),所述辅助支柱(12)适于插入安装缺口(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楼面保温板与结构板结合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6)的顶部设置有可调拖撑(14),所述可调拖撑(14)的底部设置有背楞(15),所述背楞(15)为C字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面保温板与结构板结合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面保温板与结构板结合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位件(5)包括定位筋或布置垫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面保温板与结构板结合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5)包括脚架筋(8),所述脚架筋(8)为“几”字形,所述脚架筋(8)的顶部与钢筋网(4)的底部相焊接;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英峰霍道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