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压接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9056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0
本技术提供了电动压接工具,属于压接工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压接装置操作不便的问题。本电动压接工具,包括壳体、钳头、传动结构以及电机,所述钳头包括两个相向设置的钳体且两个所述钳体的上端之间形成钳口,所述电机能通过所述传动结构驱动所述钳头闭合钳口,钳头、传动结构和电机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钳头的上端伸出所述壳体,两个所述钳体中部均铰接在壳体内,电动压接工具还包括能控制电机启动的按钮以及呈长条状的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的内端与两个上述钳体中的一个固定,所述操作手柄的外端伸出所述壳体侧部,所述按钮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相对于操作手柄的另一侧。本电动压接工具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压接工具,涉及一种电动压接工具


技术介绍

1、现有卡压式管件的安装工具中,按工作原理分,主要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按动力源分,主要有手动式和电动式两种。机械式压接工具多是通过连杆或棘轮等机构带动钳头实现卡压压接。

2、例如,人们设计了一种机械式电动压接装置,并申请了中国专利,其申请号为02248242.3;其公告号为:cn2571546y;该机械式电动压接装置包括钳头,设有手枪式动力头,安全离合器和旋转直线运动转换机构,手枪式动力头输出轴与安全离合器输入端连接,安全离合器输出端与旋转直线运动转换机构输入端相连接,旋转直线运动转换机构输出端与钳头输入端相连接。

3、但是,因钳头强度高,重量大,该种手枪式的压接装置在握持时容易重心不稳,不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动压接工具,解决了现有压接装置操作不便的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3、电动压接工具,包括壳体、钳头、传动结构以及电机,所述钳头包括两个相向设置的钳体且两个所述钳体的上端之间形成钳口,所述电机能通过所述传动结构驱动所述钳头闭合钳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头、传动结构和电机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钳头的上端伸出所述壳体,两个所述钳体中部均铰接在壳体内,电动压接工具还包括能控制电机启动的按钮以及呈长条状的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的内端与两个上述钳体中的一个固定,所述操作手柄的外端伸出所述壳体侧部,所述按钮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相对于操作手柄的另一侧。

4、本电动压接工具在使用时,可用手握持壳体的中部,用手指按压壳体一侧的操作手柄的外端,通过操作手柄带动钳体绕铰接点摆动,从而打开钳口,用以将待加工件放入钳口内,之后,按压壳体另一侧的按钮,使得电机启动工作,通过传动结构驱动钳头的钳口闭合,实现压接加工。完成后,松开按钮,电机停止工作或者反转以松开钳口。在此使用过程中,因操作手柄和按钮分别设置于壳体的两侧,则使用时,可用手掌握持壳体上按钮靠下的位置,用大拇指按压操作手柄,用食指按压按钮,操作过程无需调整握持位置,操作较为方便,且钳头、传动结构和电机自上而下分布,配重均匀,方便了握持和操作。

5、在上述的电动压接工具中,所述壳体中部外侧凹入形成柱状的握持部,所述操作手柄的外端靠近所述握持部或者与所述握持部位置对应。壳体中部凹入,更方便手掌的握持,使得电动压接工具的操作更方便。

6、在上述的电动压接工具中,所述操作手柄的内端与上述钳体的固定位置靠近该钳体与壳体的铰接点,所述操作手柄的外端向下延伸并向远离所述壳体外侧面的方向倾斜设置。操作手柄的外端向下延伸并向外倾斜,更方便手指的按压和操作。

7、在上述的电动压接工具中,所述壳体上与两个所述钳体的后端位置对应的侧部均贯穿开设有让位口,所述操作手柄和按钮分别设置在两个让位口处。

8、在上述的电动压接工具中,所述壳体内还固定有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两个所述钳体后端之间,所述限位块朝向两个钳体的侧部与两个钳体之间均设置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对应抵靠在钳体和限位块的侧部。通过两个弹簧作用在两个钳体后端上,使得钳头的钳口始终具有闭合的趋势,避免误伤。

9、在上述的电动压接工具中,所述传动结构包括沿上下方向设置的丝杆以及套设在丝杆外侧并与丝杆螺纹连接的传动件,所述丝杆的上端穿入上述限位块内且丝杆能在电机的驱动下周向转动,所述传动件与壳体周向固定,所述传动件两侧与两个钳体后端内侧位置对应处均可转动地连接有滚轮。电机驱动丝杆转动,因传动件与壳体周向固定,则传动件在丝杆的带动下沿丝杆的轴向移动,通过传动件两侧可转动的滚轮作用在钳体后端内侧的方式使得两个钳体的上端相向靠近至闭合,以实现压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电动压接工具使用时,因操作手柄和按钮分别设置于壳体的两侧,可用手掌握持壳体上按钮靠下的握持部位置,用大拇指按压操作手柄,用食指按压按钮,操作过程无需调整握持位置,操作较为方便,且钳头、传动结构和电机自上而下分布,配重均匀,方便了握持和操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动压接工具,包括壳体(1)、钳头(2)、传动结构(3)以及电机(4),所述钳头(2)包括两个相向设置的钳体(6)且两个所述钳体(6)的上端之间形成钳口(5),所述电机(4)能通过所述传动结构(3)驱动所述钳头(2)闭合钳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头(2)、传动结构(3)和电机(4)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且所述钳头(2)的上端伸出所述壳体(1),两个所述钳体(6)中部均铰接在壳体(1)内,电动压接工具还包括能控制电机(4)启动的按钮(8)以及呈长条状的操作手柄(9),所述操作手柄(9)的内端与两个上述钳体(6)中的一个固定,所述操作手柄(9)的外端伸出所述壳体(1)侧部,所述按钮(8)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相对于操作手柄(9)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压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中部外侧凹入形成柱状的握持部(10),所述操作手柄(9)的外端靠近所述握持部(10)或者与所述握持部(10)位置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压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9)的内端与上述钳体(6)的固定位置靠近该钳体(6)与壳体(1)的铰接点,所述操作手柄(9)的外端向下延伸并向远离所述壳体(1)外侧面的方向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压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与两个所述钳体(6)的后端位置对应的侧部均贯穿开设有让位口,所述操作手柄(9)和按钮(8)分别设置在两个让位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压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还固定有一限位块(11),所述限位块(11)位于两个所述钳体(6)后端之间,所述限位块(11)朝向两个钳体(6)的侧部与两个钳体(6)之间均设置有弹簧(12),两个所述弹簧(12)的两端分别对应抵靠在钳体(6)和限位块(11)的侧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压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3)包括沿上下方向设置的丝杆(13)以及套设在丝杆(13)外侧并与丝杆(13)螺纹连接的传动件(14),所述丝杆(13)的上端穿入上述限位块(11)内且丝杆(13)能在电机(4)的驱动下周向转动,所述传动件(14)与壳体(1)周向固定,所述传动件(14)两侧与两个钳体(6)后端内侧位置对应处均可转动地连接有滚轮(15)。

...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压接工具,包括壳体(1)、钳头(2)、传动结构(3)以及电机(4),所述钳头(2)包括两个相向设置的钳体(6)且两个所述钳体(6)的上端之间形成钳口(5),所述电机(4)能通过所述传动结构(3)驱动所述钳头(2)闭合钳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头(2)、传动结构(3)和电机(4)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且所述钳头(2)的上端伸出所述壳体(1),两个所述钳体(6)中部均铰接在壳体(1)内,电动压接工具还包括能控制电机(4)启动的按钮(8)以及呈长条状的操作手柄(9),所述操作手柄(9)的内端与两个上述钳体(6)中的一个固定,所述操作手柄(9)的外端伸出所述壳体(1)侧部,所述按钮(8)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相对于操作手柄(9)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压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中部外侧凹入形成柱状的握持部(10),所述操作手柄(9)的外端靠近所述握持部(10)或者与所述握持部(10)位置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压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9)的内端与上述钳体(6)的固定位置靠近该钳体(6)与壳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胜炎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万轩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