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应用与微生物载体固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应用与微生物载体固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8950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应用与微生物载体固化装置。微生物菌剂由植物乳杆菌,凝结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微生物菌剂在微生物载体固化装置中增殖效果良好,形成了一定的微生物浓度梯度,构建了微生物立体生态分布圈,微生物各组分种群相互协同,增强对底物的降解效能,大大提高了耐负荷冲击能力,布置灵活方便,操作简单易行。同时提供一种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能够为高效微生物载体固化装置长期持续稳定地提供高密度、高总量的复合微生物菌群,使降解效果持续高效稳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应用于景观水体、黑臭水体的治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特别是涉及一种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应用与微生物载体固化装置


技术介绍

1、微生物固定化技术是将特选的微生物固定在特定的载体上,固定在某一特定空间范围内.使其高度密集并保持固有的生物活性,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快速、大量增殖且可能在环境中连续和重复利用的现代生物技术。

2、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具有微生物密度高、菌种流失少,负荷高;对环境条件耐冲击能力强,耐毒耐害性强;便于培育优势微生物种群;稳定性高,处理效果好;产物易分离;易于操控把握;装置小巧等优点,因而在废水或景观水体处理中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发展迅速,并渐渐成为国内外生物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与自然微生物群落相比,合成微生物群落能够作为简化或模拟的自然微生物群落,一方面,可以构建具有特定功能的合成微生物群落,研究群落组成与功能关系;另一方面,也能识别基于代谢驱动的相互作用模式,研究群落结构与系统动力学的决定因素。此外,可以利用分子生物学、代谢构建一个结构与功能稳定的合成微生物群落,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影响因素,如物种间的相互作用、细胞间交流、物种的代谢方式以及群落的空间结构等。合成微生物群落能够有效降解有毒环境污染物,在污染修复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3、现有技术中,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缺陷,一是其耐低温性能较差,不适宜在冬季进行处理;二是微生物种类单一,往往只适用于某种单一废水。因而需要对其进行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应用与微生物载体固化装置。本专利技术构建合成微生物群落促进废水中有机物降解,并将合成微生物群落定殖于生物反应器中,多种功能菌组成的合成微生物群落在废水处理工艺中起到生物强化作用。本专利技术改善微生物载体固化装置的微生物固化、截留能力,强化运行效果,同时复合微生物菌剂相比单一菌种对水体的处理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同时提供一种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能够为高效微生物载体固化装置长期、持续、稳定地提供高密度、高总量的复合微生物菌群,使降解效果持续高效稳定;可以应用于景观水体、黑臭水体治理。

2、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微生物菌剂,由六种菌种组成,各菌种的菌体浓度百分比如下: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20%、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20%、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20%、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20%、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10%、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10%。

4、优选地,所述菌剂为液体菌剂,所述液体菌剂中菌体浓度≥109cfu/ml。

5、将上述微生物菌剂对河水进行处理,cod去除率≥60%,氨氮去除率≥85%。

6、为实现另一个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1)将六种菌种活化;

8、(2)将活化后的六种菌株分别接种到培养基中,直至每种培养基中菌体浓度≥109cfu/ml;

9、(3)依照菌体浓度百分比将六种菌种混合,即得所述微生物菌剂。

10、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培养基包括营养琼脂平板培养基和lb液体培养基;将活化后的六种菌株分别接种至所述营养琼脂平板培养基中长出比较均一、规则的菌落后,再接种至所述lb培养基中,直至每种培养基中菌体浓度≥109cfu/ml。

11、优选地,所述营养琼脂平板培养基中培养条件包括:25~30℃温度下培养24h~48h;所述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条件包括:好氧培养、30℃温度条件下培养24h~48h。

12、为进一步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优化,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对微生物菌剂进行扩大培养,包括以下步骤:

13、(1)将六种菌种活化;

14、(2)将活化后的六种菌株分别接种到培养基中,直至每种培养基中菌体浓度≥109cfu/ml;

15、(3)将步骤(2)培养后的六种菌种分别按10%的接种量接种入500l种子罐,好氧培养至对数生长期,所述种子罐中的培养基为lb液体培养基;

16、(4)将步骤(3)中六种菌种的种子液分别按10%接种量接入生产罐中培养,所述生产罐中的培养基与所述种子罐中的培养基相同;

17、(5)六种菌种的生产罐发酵结束后菌体数量≥10亿cfu/ml,发酵完成后分别出罐,依照菌体浓度百分比将六种菌种混合,即得所述微生物菌剂。

18、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生产罐中的培养条件包括:搅拌速度为100~150r/min,培养温度为30℃,整个工艺流程培养时间为48~60h。

1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公开上述微生物菌剂在水体治理中的应用,接种量为1~10g/l。

20、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微生物载体固化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微生物载体固化单元,所述微生物载体固化单元包括圆筒形的外壳、分别设置在外壳两端的前盖板与后盖板、分别设置在前盖板与后盖板内侧的前封板与后封板、内部曝气管、外部曝气管、对接装置;所述外壳四周设有过水孔,均匀分布;所述内部曝气管设置在前封板与后封板之间;所述内部曝气管内壁设有前端稀疏后端密集的曝气孔,以小气泡形式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空气;所述外部曝气管设置在前盖板外,并通过对接装置与内部曝气管联通;所述前封板与后封板内侧设有分布匀称的挂钩,所述挂钩上固定有新型填料,该新型填料作为微生物固化载体,将上述微生物菌剂吸附、交联、固化在填料上。

21、新型填料为辨带式填料,模拟天然水草形态,采用改性纤维制作的生物绳,强亲水性,对气泡有很好的切割作用,有储氧功能,吸附能力强,生物活性好,传质效率高,产泥量少,净化效果佳。通过吸附、交联、共价结合作用将高效微生物复合菌剂固化在填料上。

22、优选地,所述内部曝气管上分布的曝气孔孔径小于外壳上分布的过水孔孔径,所述新型填料的直径大于外壳上分布的过水孔孔径,确保填料不会流失,充分截留微生物。

23、优选地,本专利技术一种微生物载体固化装置包括由至少一个微生物载体固化单元构成的装置区和放置鼓风机的风机室;所述风机室设置在装置区上方,鼓风机通过曝气管联通装置区内任一微生物载体固化单元的外部曝气管。

24、优选地,上述微生物载体固化装置,使用包括以下步骤:

25、(1)开启曝气;

26、(2)将微生物载体固化装置放置于目标水体中;

27、(3)河水从过水孔进入微生物载体固化装置;

28、(4)河水与微生物载体固化装置中释放的微生物进行充分接触并反应;

29、(5)经处理后的水从另一侧的过水孔流出微生物载体固化装置。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由六种菌种组成,各菌种的菌体浓度百分比如下: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20%、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20%、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20%、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20%、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10%、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为液体菌剂,所述液体菌剂中菌体浓度≥109CFU/mL。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培养基包括营养琼脂平板培养基和LB液体培养基;将活化后的六种菌种分别接种至所述营养琼脂平板培养基中长出比较均一、规则的菌落后,再接种至所述LB培养基中,直至每种培养基中菌体浓度≥109CFU/m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琼脂平板培养基中培养条件包括:25~30℃温度下培养24h~48h;所述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条件包括:好氧培养、30℃温度条件下培养24h~48h。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生产罐中的培养条件包括:搅拌速度为100~150r/min,培养温度为30℃,整个工艺流程培养时间为48~60h。

8.一种微生物载体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微生物载体固化单元,所述微生物载体固化单元包括圆筒形的外壳、分别设置在外壳两端的前盖板与后盖板、分别设置在前盖板与后盖板内侧的前封板与后封板、内部曝气管、外部曝气管、对接装置;所述外壳四周设有过水孔,均匀分布;所述内部曝气管设置在前封板与后封板之间;所述内部曝气管内壁设有前端稀疏后端密集的曝气孔,以小气泡形式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空气;所述外部曝气管设置在前盖板外,并通过对接装置与内部曝气管联通;所述前封板与后封板内侧设有分布匀称的挂钩,所述挂钩上固定有新型填料,该新型填料作为微生物固化载体,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吸附、交联、固化在填料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载体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曝气管上分布的曝气孔孔径小于外壳上分布的过水孔孔径,所述新型填料的直径大于外壳上分布的过水孔孔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载体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至少一个微生物载体固化单元构成的装置区和放置鼓风机的风机室;所述风机室设置在装置区上方,鼓风机通过曝气管联通装置区内任一微生物载体固化单元的外部曝气管。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载体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包括以下步骤: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剂在水体治理中的应用,接种量为1~10g/L。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由六种菌种组成,各菌种的菌体浓度百分比如下: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20%、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20%、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20%、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20%、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10%、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为液体菌剂,所述液体菌剂中菌体浓度≥109cfu/ml。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培养基包括营养琼脂平板培养基和lb液体培养基;将活化后的六种菌种分别接种至所述营养琼脂平板培养基中长出比较均一、规则的菌落后,再接种至所述lb培养基中,直至每种培养基中菌体浓度≥109cfu/m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琼脂平板培养基中培养条件包括:25~30℃温度下培养24h~48h;所述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条件包括:好氧培养、30℃温度条件下培养24h~48h。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隆鸣张红日余清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鑫泷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