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测量用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8942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19
本技术属于测量测绘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移动测量用辅助装置,包括测量仪器本体、支撑板和移动机构。测量仪器本体安装于支撑板上;移动机构包括导槽和皮带机,皮带机设置于导槽内,皮带机的运行方向平行于导槽的延伸方向,支撑板安装于皮带机上,皮带机能够带动支撑板移动,支撑板的底面抵接于导槽的槽口两侧的壁面,导槽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用于在支撑板移动时进行限位。该移动测量用辅助装置可实现测量仪器的自动移动,减少测量员在不同位置之间移动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同时提高测量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测量测绘,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测量用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在现代精准测绘作业领域内,全站仪系统是一种经常用到的,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以及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广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的场合。

2、现有的全站仪测量方式存在着每次在不同位置之间来回移动时均需进行定位验证的问题,极易导致测量效率低下,且移动过程中的抖动也有可能造成测量误差。同时,多次移动全站仪也会增加测量员在不同位置之间来回移动的时间和精力,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3、因此,亟需一种移动测量用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测量用辅助装置,其可实现测量仪器的自动移动,减少测量员在不同位置之间移动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同时提高测量效率和准确性。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移动测量用辅助装置,包括:

4、测量仪器本体;

5、支撑板,所述测量仪器本体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

6、移动机构,包括导槽和皮带机,所述皮带机设置于所述导槽内,所述皮带机的运行方向平行于所述导槽的延伸方向,所述支撑板安装于所述皮带机上,所述皮带机能够带动所述支撑板移动,所述支撑板的底面抵接于所述导槽的槽口两侧的壁面,所述导槽和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在所述支撑板移动时进行限位。

7、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至少两个侧挡部,所述侧挡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底面,并向远离所述支撑板的方向延伸,当所述支撑板抵接于所述导槽槽口两侧的壁面时,两个所述侧挡部分别贴靠于所述导槽两侧的内壁面。

8、可选地,所述侧挡部与所述支撑板一体成型或焊接连接。

9、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槽和限位块,所述限位槽和所述限位块两个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导槽的侧壁,另一个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

10、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导槽的长度方向,所述限位槽的宽度方向平行于竖直方向,所述限位块插入所述限位槽内,且能够沿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限位块的顶面贴靠于所述限位槽的内壁。

11、可选地,所述限位槽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槽分别设置于所述导槽的槽口两侧,所述限位槽的槽口朝向背离所述导槽的中心的方向,所述限位块相应设置有两个。

12、可选地,所述支撑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皮带机的输送带。

13、可选地,所述支撑板上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输送带上开设第二通孔,连接螺栓依次穿设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并与连接螺母螺接。

14、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也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与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

15、可选地,所述测量仪器本体为全站仪。

16、可选地,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行走结构,所述行走结构连接于所述导槽的底部,能够带动所述导槽移动至测量位置。

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8、本技术提供的移动测量用辅助装置包括测量仪器本体、支撑板和移动机构。其中,移动机构包括导槽和皮带机。皮带机设置于导槽内,皮带机的运行方向平行于导槽的延伸方向,支撑板安装于皮带机上,测量仪器本体安装于支撑板上。支撑板能够为测量仪器本体提供安装位置,皮带机能够带动支撑板移动,进而带动测量仪器本体移动,实现测量仪器本体的自动移动,减少测量员在不同位置之间移动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同时,支撑板的底面抵接于导槽的槽口两侧的壁面,导槽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用于在支撑板移动时进行限位,以避免移动过程中发生抖动造成测量误差,提高测量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移动测量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测量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至少两个侧挡部(21),所述侧挡部(21)连接于所述支撑板(2)的底面,并向远离所述支撑板(2)的方向延伸,当所述支撑板(2)抵接于所述导槽(31)槽口两侧的壁面时,两个所述侧挡部(21)分别贴靠于所述导槽(31)两侧的内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测量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部(21)与所述支撑板(2)一体成型或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测量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槽(311)和限位块(22),所述限位槽(311)和所述限位块(22)两个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导槽(31)的侧壁,另一个设置于所述支撑板(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测量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31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槽(311)分别设置于所述导槽(31)的槽口两侧,所述限位槽(311)的槽口朝向背离所述导槽(31)的中心的方向,所述限位块(22)相应设置有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测量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皮带机(32)的输送带(3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测量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上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输送带(321)上开设第二通孔,连接螺栓(41)依次穿设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并与连接螺母(42)螺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测量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也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与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移动测量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仪器本体(1)为全站仪。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移动测量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3)还包括行走结构,所述行走结构连接于所述导槽(31)的底部,能够带动所述导槽(31)移动至测量位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移动测量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测量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至少两个侧挡部(21),所述侧挡部(21)连接于所述支撑板(2)的底面,并向远离所述支撑板(2)的方向延伸,当所述支撑板(2)抵接于所述导槽(31)槽口两侧的壁面时,两个所述侧挡部(21)分别贴靠于所述导槽(31)两侧的内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测量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部(21)与所述支撑板(2)一体成型或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测量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槽(311)和限位块(22),所述限位槽(311)和所述限位块(22)两个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导槽(31)的侧壁,另一个设置于所述支撑板(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测量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31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槽(311)分别设置于所述导槽(31)的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闵军薛武强孟德轩
申请(专利权)人: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