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置消声器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8887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1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后置消声器总成及车辆,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可解决占用车身长度方向空间大及周边零部件热害风险高的问题。该后置消声器总成包括消声器筒体,消声器筒体用于安装在车辆的后地板下方,且消声器筒体的横截面被配置成沿车身高度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大于沿车身长度方向上的最大尺寸。本申请的后置消声器总成设置在车辆的后地板下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后置消声器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动车时代到来,其市场份额不断扩增。尽管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了普及,但是对于庞大的用户群体,充电难的问题严重影响用户体验,故增程式电动汽车作为燃油车与纯电车的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诸如,可以通过加油来解决临时不好充电的顾虑,可晚上在车位充电以解决白天通勤需求。

2、为了迎合年轻客户的需求,后保险杠更趋向于运动风格,同时整车高度也比之前的燃油车低,以通过更低的风阻系数来实现续航里程增加,但伴随产生的是后消筒体在车身长度方向上的有效布置空间缩小,以至于传统的后消筒体布设方案难以在有限的布置空间内满足布设要求。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后消筒体布设方式来合理利用车身长度方向上有限的后消筒体布置空间,并同时规避后消筒体周边零部件热害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后置消声器总成及车辆,具有在车身长度方向上占用空间小,可规避周边零部件热害风险的优点。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置消声器总成,该后置消声器总成包括消声器筒体。消声器筒体用于安装在车辆的后地板下方,消声器筒体相对后地板倾斜布置,且消声器筒体的横截面被配置成沿车身高度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大于沿车身长度方向上的最大尺寸。

3、在消声器筒体的横截面被配置成沿车身高度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大于所述沿车身长度方向上的最大尺寸的情况下,这其中,消声器筒体的横截面可呈长方形、椭圆形、圆形及其它多边形等,又或是变横截面的消声器筒体,具体不作限定。例如,对于横截面呈椭圆形的消声器筒体,因椭圆形具有相互垂直的长轴和短轴,以下消声器筒体的长轴可具体指椭圆形的长轴。相关技术中,消声器筒体的布置方式是将消声器筒体的长轴与水平面平行设置,并安装在车辆的后地板的下方,也即消声器筒体的长轴是平行于后地板所在平面的,而因横截面为椭圆形的消声器筒体其长轴方向是消声器筒体横截面尺寸中的最大尺寸所在方向,消声器筒体的长轴平行于后地板所在平面布设时,其相较于本申请中消声器筒体的长轴与后地板具有倾斜角时,即消声器筒体相对于后地板倾斜布置时,显然本申请中消声器筒体占车身长度方向上的空间较小。通常消声器筒体在车身长度方向上布设时,消声器筒体是设置在后车架的后横梁与后保险杠总成之间的,显然本申请中消声器筒体的长轴与后地板所在平面具有倾斜角的设置更能适应因后横梁与后保险杠总成之间的布置空间缩减而带来的布置空间受限的问题。另外,当消声器筒体相对于后地板倾斜设置时,消声器筒体与其周边具有热害风险的零部件之间的距离较大(尤其是离车身后地板上方的零部件较远),从而可规避消声器筒体周边零部件的热害风险。

4、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消声器筒体的横截面为等截面的椭圆形截面。这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消声器筒体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并不一定是绝对的一种椭圆形,也可以是类椭圆形。

5、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后置消声器总成包括固定于消声器筒体内侧的吸声组件,吸声组件包括第一消音管、第二消音管和第三消音管,在沿第一方向上,第一消音管、第二消音管、第三消音管顺次间隔设置,且第一消音管、第二消音管、第三消音管的延伸方向均与消声器筒体的中心轴线平行,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椭圆形截面的长轴。如此,可避免消音管杂乱无序排列造成占用消声器筒体过大的内部空间。

6、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后置消声器总成包括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的一端与车辆排出的气体连通,另一端与吸声组件连通;出气管为两个,两个出气管分别为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消声器筒体沿自身延伸方向具有两个相对的端面板,分别为第一端面板和第二端面板;其中,第一出气管的第一端与第三消音管连通,第二端延伸至第一端面板的外部;第二出气管的第一端与第二消音管连通,第二端延伸至第二端面板的外部。这里,两个出气管相比较于设置一个出气管而言一方面可满足大排量车辆的需求,以尽量避免废气不能完全排出的可能;另一方面可更大程度上降低整车的噪音。

7、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出气管的第二端的弯曲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且朝向消声器筒体远离后地板的一侧;第二出气管的第二端的弯曲方向与第一出气管的弯曲方向相同。

8、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气管的一端伸出于消声器筒体,用于与车辆排出的气体连通,进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三消音管的连通。

9、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消声器筒体相对于后地板所在平面的倾斜角为70度。这里,倾斜角为70度仅是一种较优选的方案,由于消声器筒体的下方通常设置有后部下护板,而后部下护板在沿车身长方度方向且由车头朝向车尾延伸过程中,后部下护板并不是与水平面平行的,而是背离水平面向上倾斜其倾斜角大致在20~40度之间,也即倾斜面会越来越靠近消声器筒体,因此,优选的,可将消声器筒体向车头方向倾斜,且倾斜角大致呈70度时可最大程度远离后部下护板的倾斜部分,且向车头方向倾斜时,是向后副车架的后横梁靠近,而后横梁一般为金属件,即使后消筒体温度较高时,后横梁受热影响较小,而底部下护板通常为塑胶件,可尽可能远离底部下护板以减少底部下护板的热害风险。

10、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消音管与第二消音管的间距和第三消音管与第二消音管的间距相等。

11、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消音管的外壁与消声器筒体的内壁之间的最小间隙为第一间隙,第二消音管的外壁与消声器筒体的内壁之间的最小间隙为第二间隙,第三消音管的外壁与消声器筒体的内壁之间的最小间隙为第三间隙,第一间隙、第二间隙、第三间隙均相等。

12、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后保险杠总成、后横梁、后地板和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后置消声器总成。其中,后保险杠总成设置在车辆的后部;后横梁连接在后副车架上;后地板设置在后横梁的上方;消声器筒体设置在后地板的下方,且消声器筒体位于后横梁和后保险杠总成之间。由于该车辆具有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消声器筒体,因此,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即具有后消筒体所需布置空间较小,可规避周边零部件热害风险的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置消声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置消声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筒体的横截面为等截面的椭圆形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置消声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消声器总成包括固定于所述消声器筒体内侧的吸声组件,所述吸声组件包括第一消音管、第二消音管和第三消音管,在沿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消音管、所述第二消音管、所述第三消音管顺次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消音管、所述第二消音管、所述第三消音管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消声器筒体的中心轴线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置消声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消声器总成包括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车辆排出的气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吸声组件连通;所述出气管为两个,两个所述出气管分别为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所述消声器筒体沿自身延伸方向具有两个相对的端面板,分别为第一端面板和第二端面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置消声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管的第二端的弯曲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朝向所述消声器筒体远离所述后地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出气管的第二端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一出气管的弯曲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置消声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伸出于所述消声器筒体,用于与车辆排出的气体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消音管的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置消声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筒体相对于所述后地板所在平面的倾斜角为70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置消声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管与所述第二消音管的间距和所述第三消音管与所述第二消音管的间距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置消声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管的外壁与所述消声器筒体的内壁之间的最小间隙为第一间隙,所述第二消音管的外壁与所述消声器筒体的内壁之间的最小间隙为第二间隙,所述第三消音管的外壁与所述消声器筒体的内壁之间的最小间隙为第三间隙,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二间隙、所述第三间隙均相等。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置消声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置消声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筒体的横截面为等截面的椭圆形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置消声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消声器总成包括固定于所述消声器筒体内侧的吸声组件,所述吸声组件包括第一消音管、第二消音管和第三消音管,在沿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消音管、所述第二消音管、所述第三消音管顺次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消音管、所述第二消音管、所述第三消音管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消声器筒体的中心轴线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置消声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消声器总成包括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车辆排出的气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吸声组件连通;所述出气管为两个,两个所述出气管分别为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所述消声器筒体沿自身延伸方向具有两个相对的端面板,分别为第一端面板和第二端面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置消声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管的第二端的弯曲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诚罗志刚王靖
申请(专利权)人: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