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尤其涉及一种还原响应型二聚体杂化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癌症是人类死亡的第二大杀手,截止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1930万例,因癌死亡人数高达1000万人,同时乳腺癌患病人数已经超过肺癌,成为最常见的癌症,预计到2040年,每年新发癌症将增长47%。而中国的癌症新发病例占全球的24%,其中死亡病例已经占到30%。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如何高效治疗癌症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
2、大量的研究和临床数据表明,临床上常用的紫杉醇(ptx)、蒽环类药物、铂类等一线化疗药物能够直接杀死肿瘤细胞,同时这些化疗药物也可诱导肿瘤细胞产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使钙网蛋白暴露至细胞的表面,并促进了atp和hmgb1向胞外的释放,这些损伤相关模式分子(damp)能够刺激树突状细胞(dc)成熟,并进一步激活t细胞启动适应性免疫反应发挥免疫抗肿瘤效果。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单一的化疗其实并未改善患者的生存率,究其原因是化疗药物在杀灭肿瘤的同时,也会通过nf-κb途径或经过i型ifn、ifn-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还原响应型二聚体杂化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为DSPE-PEG化二聚体杂化纳米粒;具体以二硫键构建还原响应的紫杉醇二聚体前药,通过纳米沉淀法将紫杉醇前药和雷公藤红素共组装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还原响应型二聚体杂化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为紫杉醇二聚体/雷公藤红素杂化纳米粒(diPC NPs)。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还原响应型二聚体杂化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的平均粒径小于150nm。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还原响应型二聚体杂化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还原响应型二聚体杂化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为dspe-peg化二聚体杂化纳米粒;具体以二硫键构建还原响应的紫杉醇二聚体前药,通过纳米沉淀法将紫杉醇前药和雷公藤红素共组装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还原响应型二聚体杂化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为紫杉醇二聚体/雷公藤红素杂化纳米粒(dipc nps)。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还原响应型二聚体杂化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的平均粒径小于150nm。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还原响应型二聚体杂化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还原响应型二聚体杂化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ptx、二硫代二丙酸、edcl和dmap加入量满足如下条件:以二硫代二丙酸的当量为1,ptx约为2.2倍当量,edci分4.8倍和2.3倍当量两次加入;dmap分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真宝,曹煜,张训发,周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