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由钢筋及钢绞线组成的骨架及其组装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预应力混凝土是指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裂性能以及避免钢筋混凝土构件过早出现裂缝,而在混凝土构件预制过程中对其预先施加应力以提高构件性能的一种方法。先张法是在浇筑混凝土前张拉预应力筋,并将张拉的预应力筋临时锚固在台座或钢模上,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养护达到不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值的75%,保证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有足够的粘结时,放松预应力筋,借助于混凝土与预应力筋的粘结,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的施工工艺。先张法一般仅适用于生产中小型构件,在固定的预制厂生产。
2、后张法指的是先浇筑混凝土,待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再张拉预应力钢材以形成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施工方法。先制作构件(浇筑混凝土),并在构件体内按预应力筋的位置留出相应的孔道,待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的强度(一般不低于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后,在预留孔道中穿入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并利用锚具把张拉后的预应力筋锚固在构件的端部,依靠构件端部的锚具将预应力筋的预张拉力传给混凝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由钢筋及钢绞线组成的骨架,其特征在于,由顶板模块(21)、腹板模块(22)和底板模块(23)组成骨架(2),所述顶板模块(21)设于腹板模块(22)上方,所述底板模块(23)设于腹板模块(22)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钢筋及钢绞线组成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横向钢筋(211)形状为T字形,所述顶板横向钢筋(211)包括横向的第一部和竖向的第二部,所述第二部顶端与第一部垂直相连,所述第二部底端与腹板钢筋网片(221)相连,所述顶板纵向钢筋(212)设于第一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由钢筋及钢绞线组成的骨架,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钢筋及钢绞线组成的骨架,其特征在于,由顶板模块(21)、腹板模块(22)和底板模块(23)组成骨架(2),所述顶板模块(21)设于腹板模块(22)上方,所述底板模块(23)设于腹板模块(22)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钢筋及钢绞线组成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横向钢筋(211)形状为t字形,所述顶板横向钢筋(211)包括横向的第一部和竖向的第二部,所述第二部顶端与第一部垂直相连,所述第二部底端与腹板钢筋网片(221)相连,所述顶板纵向钢筋(212)设于第一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由钢筋及钢绞线组成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模块(21)还包括顶板勾筋(213),多个所述顶板勾筋(213)设于横向的第一部内,所述顶板勾筋(213)两端分别与两根顶板纵向钢筋(21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由钢筋及钢绞线组成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横向钢筋(231)形状为t字形,所述底板横向钢筋(231)包括横向的第三部和竖向的第四部,所述第四部底端与第三部垂直相连,所述第四部顶端与腹板钢筋网片(221)相连,所述底板纵向钢筋(232)设于第一部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由钢筋及钢绞线组成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模块(23)还包括底板钢绞线(233)和底板勾筋(234),多个所述底板勾筋(234)设于横向的第三部内,所述底板勾筋(234)两端分别与两根底板纵向钢筋(232)相连,所述底板勾筋(234)上设有多个底板钢绞线(233)。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志凯,石雪飞,施金磊,徐召,宋军,王洺鑫,戚振亚,林雪峰,刘聪聪,李孟,靳壮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高速济北公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