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变电站设备,具体为智能变电站及变电站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1、现有生活中,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和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正常使用时需要进行监控操作,现有的变电站监控设备未进行整合,无法对室内、户外所需部分进行及时监控,影响正常使用效率,无法满足正常使用所需,因此本专利技术需要设计智能变电站及变电站监控系统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智能变电站及变电站监控系统,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现有的变电站监控设备未进行整合,无法对室内、户外所需部分进行及时监控,影响正常使用效率,无法满足正常使用所需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3、智能变电站,包括变电站主体,所述变电站主体的外侧安装有开合门,所述变电站主体的外侧且远离开合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
...【技术保护点】
1.智能变电站,包括变电站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主体(2)的外侧安装有开合门(3),所述变电站主体(2)的外侧且远离开合门(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部认证组件(4),所述变电站主体(2)位于开合门(3)相邻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外部监控组件(5),所述变电站主体(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主控组件(7),所述变电站主体(2)的内部且位于主控组件(7)的一侧安装有等距分布的电源组件(9),所述变电站主体(2)的顶部安装有对称分布的太阳能组件(6),所述变电站主体(2)的内部且位于主控组件(7)的一侧安装有布置线路组件(17),每纵向所述布置线路组件(17)与横向布置线路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变电站,包括变电站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主体(2)的外侧安装有开合门(3),所述变电站主体(2)的外侧且远离开合门(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部认证组件(4),所述变电站主体(2)位于开合门(3)相邻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外部监控组件(5),所述变电站主体(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主控组件(7),所述变电站主体(2)的内部且位于主控组件(7)的一侧安装有等距分布的电源组件(9),所述变电站主体(2)的顶部安装有对称分布的太阳能组件(6),所述变电站主体(2)的内部且位于主控组件(7)的一侧安装有布置线路组件(17),每纵向所述布置线路组件(17)与横向布置线路组件(17)交叉形成区域均安装有高低压开关控制柜(15),所述变电站主体(2)的内部且位于高低压开关控制柜(15)的一侧安装有移动小车组件(16),所述变电站主体(2)的内部且远离高低压开关控制柜(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照明组件(10),所述照明组件(10)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内部监控组件(11),所述内部监控组件(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温度监测组件(12),所述温度监测组件(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湿度监测组件(13),所述湿度监测组件(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警报组件(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组件(7)的内部安装有管控终端,所述外部认证组件(4)、外部监控组件(5)、太阳能组件(6)、主控组件(7)、电源组件(9)、照明组件(10)、内部监控组件(11)、温度监测组件(12)、湿度监测组件(13)、警报组件(14)、高低压开关控制柜(15)、移动小车组件(16)和布置线路组件(17)均与管控终端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主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1),所述安装底座(1)的内部且位于电源组件(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一侧均与安装底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南勤,杨光,赵扬,李奕,徐瑞,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