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层结构施工用临时支撑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高层结构施工用临时支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78673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层结构施工用临时支撑系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底板和支撑板之间连接有伸缩杆;所述支撑板四个侧边分别铰接有长侧板和短侧板;所述长侧板和短侧板上均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长侧板和短侧板通过驱动机构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板、两个长侧板、两个短侧板、驱动机构的设计,可使得支撑板、两个长侧板、两个短侧板、四个延伸板形成一平板,此时,通过四个电动缸一使支撑板向上位移,即可使得平板上移与高层结构内顶壁接触,从而达到支护效果,增加本设备的功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工支护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高层结构施工用临时支撑系统


技术介绍

1、建筑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资产,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包括房屋和构建物两大类,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大量的超高层建筑,目前在高层建筑的室内施工时,特别是对室内的墙体进行粉刷、防水等操作时,均需要搭建支撑架;

2、现有的支撑架通槽通常包括可升降的架体以及安装在升降架体顶部的防护栏,升降架体底部安装有轮体以便于对支撑架的移动,并且,支撑架上通常安装有稳定机构,以保证支撑架使用时稳定性,但是,现有大多数支撑架在实际使用时,还存在以下缺陷:

3、支撑架的防护栏结构固定,无法对防护栏进行展开变形,从而不便于使支撑架做支护使用,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层结构施工用临时支撑系统。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高层结构施工用临时支撑系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下端连接有轮体;所述底板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水平尺;所述底板上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底板和支撑板之间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和底板之间连接有电动缸一;所述电动缸一的输出端与连接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通过电动缸一带动连接块和伸缩杆的伸缩部上下移动;所述支撑板四个侧边分别铰接有长侧板和短侧板;所述长侧板和短侧板上均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长侧板和短侧板通过驱动机构与支撑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长侧板上沿轴线方向对称滑动连接有延伸板,所述长侧板上固定连接有与延伸板相连接的电磁滑块。

4、优选的,所述长侧板包括与支撑板铰接的长板体;所述长板体顶部开设有容纳槽一;所述长板体上且位于容纳槽一内活动贯穿有长内板;所述长板体内且位于容纳槽一内固定安装有与长内板相连接的电推杆一。

5、优选的,所述短侧板包括铰接在支撑板上的短板体;所述短板体与支撑板铰接;所述短板体顶部开设有容纳槽二;所述短板体上且位于容纳槽二内活动贯穿有短内板;所述短板体内且位于容纳槽二内固定安装有与短内板相连接的电推杆二。

6、优选的,所述延伸板设置于长板体上且与长内板相连接;所述延伸板包括呈水平方向滑动安装在长板体上的外板体;所述外板体顶部活动贯穿有内板体;所述外板体内固设有呈竖直方向的导向杆;所述内板体与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内板体与长内板滑动连接;所述电磁滑块固定安装在长内板上且与内板体相连接。

7、优选的,所述长内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一;所述多个通孔一等距阵列分布;所述长内板上连接有封堵机构一;所述封堵机构一用于对多个通孔一进行封堵;所述短内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二;所述多个通孔二等距阵列分布;所述短内板上连接有封堵机构二;所述封堵机构二用于对多个通孔二封堵。

8、优选的,所述封堵机构一包括封堵板;所述封堵板与通孔一相匹配;所述长内板上靠近通孔一的一侧内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封堵板均滑动安装在凹槽内;所述长内板一侧且位于多个通孔一的下方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与多个凹槽均相连通;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与多个封堵板均固定连接的调节板;所述封堵机构二与封堵机构一结构相同。

9、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一和锥齿轮组件;所述伺服电机一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伺服电机一输出轴与支撑板上其中一个铰接轴同轴固接;所述支撑板上其它相邻两个铰接轴之间通过锥齿轮组件相互啮合连接;相邻两组的所述锥齿轮组件之间对称设置。

10、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上端还连接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壳体和连接杆;所述壳体设置于支撑板的底部;所述连接杆活动贯穿壳体底端且与连接块的上端铰接;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与连接杆相连接的电动缸二;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块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使连接杆进行转动的伺服电机二。

11、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连接有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多个均呈竖直方向且螺纹贯穿底板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底部安装有接触板;所述接触板通过螺纹杆带动接触地面。

12、优选的,所述长侧板外侧连接有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长板体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转动连接有缠绕辊;所述缠绕辊上缠绕有拉绳;所述拉绳的端部固定有连接有挂钩;所述缠绕辊上固定连接有手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层结构施工用临时支撑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该高层结构施工用临时支撑系统,通过设置支撑板、两个长侧板、两个短侧板、驱动机构的设计,利用驱动机构即可使两个长侧板和两个短侧板均在支撑板上转动,使得两个长侧板和两个短侧板均与支撑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控制长侧板上的两个电磁滑块,使两个延伸板相互远离,使得两个延伸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两个短侧板相互远离一侧平齐,即可使得支撑板、两个长侧板、两个短侧板、四个延伸板形成一平板,此时,通过四个电动缸一使支撑板向上位移,即可使得平板上移与高层结构内顶壁接触,从而达到支护效果,增加本设备的功能性。

15、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结构施工用临时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下端连接有轮体(11);所述底板(1)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水平尺(16);所述底板(1)上端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底板(1)和支撑板(3)之间连接有伸缩杆(12);所述伸缩杆(12)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和底板(1)之间连接有电动缸一(14);所述电动缸一(14)的输出端与连接块(1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12)通过电动缸一(14)带动连接块(13)和伸缩杆(12)的伸缩部上下移动;所述支撑板(3)四个侧边分别铰接有长侧板(31)和短侧板(32);所述长侧板(31)和短侧板(32)上均连接有驱动机构(4);所述长侧板(31)和短侧板(32)通过驱动机构(4)与支撑板(3)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长侧板(31)上沿轴线方向对称滑动连接有延伸板(33),所述长侧板(31)上固定连接有与延伸板(33)相连接的电磁滑块(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结构施工用临时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长侧板(31)包括与支撑板(3)铰接的长板体(311);所述长板体(311)顶部开设有容纳槽一(312);所述长板体(311)上且位于容纳槽一(312)内活动贯穿有长内板(313);所述长板体(311)内且位于容纳槽一(312)内固定安装有与长内板(313)相连接的电推杆一(3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结构施工用临时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短侧板(32)包括铰接在支撑板(3)上的短板体(321);所述短板体(321)与支撑板(3)铰接;所述短板体(321)顶部开设有容纳槽二(322);所述短板体(321)上且位于容纳槽二(322)内活动贯穿有短内板(323);所述短板体(321)内且位于容纳槽二(322)内固定安装有与短内板(323)相连接的电推杆二(3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结构施工用临时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33)设置于长板体(311)上且与长内板(313)相连接;所述延伸板(33)包括呈水平方向滑动安装在长板体(311)上的外板体(331);所述外板体(331)顶部活动贯穿有内板体(332);所述外板体(331)内固设有呈竖直方向的导向杆;所述内板体(332)与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内板体(332)与长内板(313)滑动连接;所述电磁滑块(34)固定安装在长内板(313)上且与内板体(332)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一种高层结构施工用临时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内板(313)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一(3131);所述多个通孔一(3131)等距阵列分布;所述长内板(313)上连接有封堵机构一(5);所述封堵机构一(5)用于对多个通孔一(3131)进行封堵;所述短内板(323)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二(3231);所述多个通孔二(3231)等距阵列分布;所述短内板(323)上连接有封堵机构二(6);所述封堵机构二(6)用于对多个通孔二(3231)封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层结构施工用临时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机构一(5)包括封堵板(51);所述封堵板(51)与通孔一(3131)相匹配;所述长内板(313)上靠近通孔一(3131)的一侧内部均开设有凹槽(3132);所述封堵板(51)均滑动安装在凹槽(3132)内;所述长内板(313)一侧且位于多个通孔一(3131)的下方开设有滑动槽(3133);所述滑动槽(3133)与多个凹槽(3132)均相连通;所述滑动槽(3133)内滑动连接有与多个封堵板(51)均固定连接的调节板(52);所述封堵机构二(6)与封堵机构一(5)结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结构施工用临时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伺服电机一(41)和锥齿轮组件(42);所述伺服电机一(41)固定安装在支撑板(3)上;所述伺服电机一(41)输出轴与支撑板(3)上其中一个铰接轴同轴固接;所述支撑板(3)上其它相邻两个铰接轴之间通过锥齿轮组件(42)相互啮合连接;相邻两组的所述锥齿轮组件(42)之间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结构施工用临时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12)的上端还连接有连接机构(2);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壳体(21)和连接杆(22);所述壳体(21)设置于支撑板(3)的底部;所述连接杆(22)活动贯穿壳体(21)底端且与连接块(13)的上端铰接;所述壳体(21)内固定安装有与连接杆(22)相连接的电动缸二(23);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块(13)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使连接杆(22)进行转动的伺服电机二(1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结构施工用临时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下端连接有轮体(11);所述底板(1)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水平尺(16);所述底板(1)上端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底板(1)和支撑板(3)之间连接有伸缩杆(12);所述伸缩杆(12)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和底板(1)之间连接有电动缸一(14);所述电动缸一(14)的输出端与连接块(1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12)通过电动缸一(14)带动连接块(13)和伸缩杆(12)的伸缩部上下移动;所述支撑板(3)四个侧边分别铰接有长侧板(31)和短侧板(32);所述长侧板(31)和短侧板(32)上均连接有驱动机构(4);所述长侧板(31)和短侧板(32)通过驱动机构(4)与支撑板(3)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长侧板(31)上沿轴线方向对称滑动连接有延伸板(33),所述长侧板(31)上固定连接有与延伸板(33)相连接的电磁滑块(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结构施工用临时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长侧板(31)包括与支撑板(3)铰接的长板体(311);所述长板体(311)顶部开设有容纳槽一(312);所述长板体(311)上且位于容纳槽一(312)内活动贯穿有长内板(313);所述长板体(311)内且位于容纳槽一(312)内固定安装有与长内板(313)相连接的电推杆一(3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结构施工用临时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短侧板(32)包括铰接在支撑板(3)上的短板体(321);所述短板体(321)与支撑板(3)铰接;所述短板体(321)顶部开设有容纳槽二(322);所述短板体(321)上且位于容纳槽二(322)内活动贯穿有短内板(323);所述短板体(321)内且位于容纳槽二(322)内固定安装有与短内板(323)相连接的电推杆二(3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结构施工用临时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33)设置于长板体(311)上且与长内板(313)相连接;所述延伸板(33)包括呈水平方向滑动安装在长板体(311)上的外板体(331);所述外板体(331)顶部活动贯穿有内板体(332);所述外板体(331)内固设有呈竖直方向的导向杆;所述内板体(332)与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内板体(332)与长内板(313)滑动连接;所述电磁滑块(34)固定安装在长内板(313)上且与内板体(332)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一种高层结构施工用临时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内板(313)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一(3131);所述多个通孔一(3131)等距阵列分布;所述长内板(313)上连接有封堵机构一(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林健厍龙斌李秉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