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株瓜类砧木种苗下胚轴嫁接和上胚轴扦插留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8197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砧木育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同株瓜类砧木种苗下胚轴嫁接评价和上胚轴扦插繁殖留种的方法,包括基质处理、选择适宜苗龄的砧木采用单子叶贴接的嫁接方法进行嫁接、将削下的带有一片子叶的砧木上胚轴与嫁接苗进行一一对应的编号后扦插、扦插后的管理、最后三叶一心时进行移栽定植、单株授粉留单果。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扦插成活率较高,且扦插苗可以完成整个生育周期,尤其是当我们面对遗传信息一无所知的复杂的砧木群体时,我们就能得到和嫁接表型相对应的砧木种质,实现嫁接植株表型到砧木种质的溯源和繁育,嫁接与扦插同步进行,可以减少科学研究成本,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利用,为嫁接砧木育种和其他科学研究提供对应的材料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砧木育种,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同株瓜类砧木种苗下胚轴嫁接评价和上胚轴扦插繁殖留种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嫁接作为一种传统的农艺措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用于李树的嫁接。嫁接技术在葫芦科(cucurbitaceae)作物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主要用于应对连作障碍、土传病害、改善果实品质等。

2、同样的,扦插繁殖技术在葫芦科作物生产中也已经相当的成熟,在稀有品种的生产和繁殖保存中得到普遍的应用。在传统的嫁接过程中砧木的生长点一直是切除不用的一部分。

3、在砧木育种和重要形状的遗传定位中,(比如:bsa-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混合分离群体分析),高代自交系甚至纯种之间连续杂交形成的f2代及其他复杂的砧木群体,在科学研究中,往往面临的是对这些群体的遗传信息了解不足。随之出现的问题是群体种子数量有限,难以支持大批量的重复试验,嫁接以后无论嫁接后代出现怎样的表型,很难继续深究砧木对这些表型影响的内在机理以及进行后续的重复试验。但是,如果在嫁接的同时将从砧木上切下的上胚轴进行扦插,按照特定的管理方法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同株瓜类砧木种苗下胚轴嫁接评价和上胚轴扦插繁殖留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同株瓜类砧木种苗下胚轴嫁接评价和上胚轴扦插繁殖留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用的高锰酸钾为1000倍液,浸泡穴盘的时间为30分钟以上;基质配比为蛭石:珍珠岩=2:1;基质中均匀拌入了50%的适量多菌灵粉剂进行基质消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同株瓜类砧木种苗下胚轴嫁接评价和上胚轴扦插繁殖留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每一株嫁接苗与其砧木上切下的上胚轴进行编号一一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同株瓜类砧木种苗下胚轴嫁接评价和上胚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同株瓜类砧木种苗下胚轴嫁接评价和上胚轴扦插繁殖留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同株瓜类砧木种苗下胚轴嫁接评价和上胚轴扦插繁殖留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用的高锰酸钾为1000倍液,浸泡穴盘的时间为30分钟以上;基质配比为蛭石:珍珠岩=2:1;基质中均匀拌入了50%的适量多菌灵粉剂进行基质消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同株瓜类砧木种苗下胚轴嫁接评价和上胚轴扦插繁殖留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每一株嫁接苗与其砧木上切下的上胚轴进行编号一一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同株瓜类砧木种苗下胚轴嫁接评价和上胚轴扦插繁殖留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的嫁接与扦插同步进行;扦插的是一叶一心的砧木在单子叶贴接时切下的带一片子叶的上胚轴部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同株瓜类砧木种苗下胚轴嫁接评价和上胚轴扦插繁殖留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扦插深度最浅以淹埋切下的砧木伤口的长度为准,最深以不能淹埋整个子叶茎秆为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同株瓜类砧木种苗下胚轴嫁接评价和上胚轴扦插繁殖留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采用可开孔塑料罩,便于后期湿度调控;日温周期为白天温度28℃/夜晚18℃;2-5天相对湿度约95%;6-5天相对湿度约85%;第10天以后,进行常规管理,相对湿度约70%;前3天放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做遮光处理;第4天到第6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远郑北平阿克拜尔江·卡德尔侯晨乐杨其保黄雪赖艳梅赵延昊田伴旅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