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固废垃圾分级循环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1、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及其他废弃物。其他废弃物包括建筑混凝土中的钢筋、金属连接件与泡沫块、塑料物品等等,其中金属、塑料等垃圾均可以进行回收再造从而循环使用,因此需要一种建筑施工固废垃圾分级循环处理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固废垃圾分级循环处理设备,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施工固废垃圾分级循环处理设备,包括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相对侧共同固定有料筒,所述料筒内部设有托板,两个所述支架相对侧位于所述料筒下方固定有斜板,前方的所述支架前表面固定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输出轴后端贯穿至两个所述支架之间,且固定有转板,所述转板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支架之间位于所述斜板右侧设置有传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固废垃圾分级循环处理设备,包括两个支架(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架(1)相对侧共同固定有料筒(2),所述料筒(2)内部设有托板(3),两个所述支架(1)相对侧位于所述料筒(2)下方固定有斜板(4),前方的所述支架(1)前表面固定有电机一(6),所述电机一(6)输出轴后端贯穿至两个所述支架(1)之间,且固定有转板(5),所述转板(5)与所述支架(1)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支架(1)之间位于所述斜板(4)右侧设置有传送机构(8),后方的所述支架(1)后表面固定有气泵(9),后方的所述支架(1)前表面位于所述传送机构(8)上方设有多个气嘴(10),所述气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固废垃圾分级循环处理设备,包括两个支架(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架(1)相对侧共同固定有料筒(2),所述料筒(2)内部设有托板(3),两个所述支架(1)相对侧位于所述料筒(2)下方固定有斜板(4),前方的所述支架(1)前表面固定有电机一(6),所述电机一(6)输出轴后端贯穿至两个所述支架(1)之间,且固定有转板(5),所述转板(5)与所述支架(1)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支架(1)之间位于所述斜板(4)右侧设置有传送机构(8),后方的所述支架(1)后表面固定有气泵(9),后方的所述支架(1)前表面位于所述传送机构(8)上方设有多个气嘴(10),所述气泵(9)顶端与所述气嘴(10)连通,所述料筒(2)右侧贯穿开设有出料口(11),前方的所述支架(1)上表面固定有电机二(12),所述电机二(12)输出轴后端贯穿至所述支架(1)后表面,且与所述托板(3)前表面固定连接,前方的所述支架(1)贯穿固定有通管(46),所述托板(3)上表面固定有电磁吸盘(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固废垃圾分级循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3)内部贯穿开设有内腔(13),所述料筒(2)内表面后方固定有轴筒(14),所述轴筒(14)前端贯穿至所述内腔(13)内部,所述轴筒(14)与所述托板(3)转动连接,所述料筒(2)内部后方开设有内槽(15),所述轴筒(14)内部转动连接有l杆(16),所述l杆(16)后端贯穿至内槽(15)内部,且与所述内槽(15)内部后表面转动连接,所述l杆(16)前端与所述内腔(13)内部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l杆(16)外表面位于所述内槽(15)内部固定有齿轮一(17),所述内槽(15)内部右侧转动连接有转杆(18),所述转杆(18)外表面从前向后依次固定有齿轮二(19)、卷筒(20),所述齿轮二(19)与所述齿轮一(17)啮合连接,所述卷筒(20)外表面收卷有拉绳(21),所述出料口(11)内部前后表面均开设有弧槽(22),所述弧槽(22)内部滑动连接有门板(23),位于后方的所述门板(23)后端与所述拉绳(21)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出料口(11)上表面开设有顶槽(24),所述顶槽(24)内部上表面转动连接有齿轮三(25),两个所述门板(23)上表面均固定有连柱(26),后方的所述连柱(26)外表面前方、前方的所述连柱(26)外表面后方均固定有齿条(27),两个所述齿条(27)均与所述齿轮三(25)啮合连接,两个所述门板(23)通过所述齿轮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远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宇环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