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茶发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806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2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红茶发酵池,包括池体和搅拌机构;池体:其前后两壁的上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滑槽,池体下端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搅拌机构:其包括连接板、安装座、输出杆和搅拌杆,所述连接板均与导向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连接板的相对内侧面之间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的下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输出杆,输出杆外弧面的下侧分别设置有搅拌杆,还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位于池体的外部,单片机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该红茶发酵池,能够在安装座移动的过程中使输出杆带动搅拌杆旋转,进而对池体底部铺设的红茶进行翻叶,只需要一个电机就能完成,代替传统的通过人工定期进行翻叶的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红茶生产设备,具体为一种红茶发酵池


技术介绍

1、红茶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钙、磷、镁、钾、咖啡碱、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多种营养元素,红茶在发酵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化学反应使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会产生茶黄素、茶红素等成分,其香气比鲜叶明显增加,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

2、红茶加工工艺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发酵工艺,红茶品质的好坏关键决定发酵工艺,目前通常是将红茶均匀的铺设在红茶发酵池内,摊叶厚度一般为10~20厘米,嫩叶和叶型小的要薄摊;老叶和叶型大的要厚摊,使发酵的叶温保持在30℃-35℃左右,隔两个小时用手感受发酵叶中心温度,感觉稍烫手(超过体温)就需翻叶一次,再继续发酵;

3、现有的红茶发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定期通过人工进行翻叶,进一步增加红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红茶的发酵效果,但是操作繁琐,对人员的工作负担较大,部分红茶发酵池通过设置多组搅拌机构,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搅拌杆同时对红茶进行翻叶,进一步确保翻叶的均匀性,但是使用多组搅拌机构会增加能源损耗,进而提高了生产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红茶发酵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红茶发酵池,通过齿轮与齿条板的配合设置,能够在安装座移动的过程中使输出杆带动搅拌杆旋转,进而对池体底部铺设的红茶进行翻叶,结构简单,只需要一个电机就能完成,成本相对较低,代替传统的通过人工定期进行翻叶的方式,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的同时也提高红茶的发酵效果,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茶发酵池,包括池体和搅拌机构;

3、池体:其前后两壁的上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滑槽,池体下端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

4、搅拌机构:其包括连接板、安装座、输出杆和搅拌杆,所述连接板均与导向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连接板的相对内侧面之间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的下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输出杆,输出杆外弧面的下侧分别设置有搅拌杆,通过齿轮与齿条板的配合设置,能够在安装座移动的过程中使输出杆带动搅拌杆旋转,进而对池体底部铺设的红茶进行翻叶,结构简单,只需要一个电机就能完成,成本相对较低,代替传统的通过人工定期进行翻叶的方式,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的同时也提高红茶的发酵效果。

5、进一步的,还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位于池体的外部,单片机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能够对设备内部设置的电器元件进行调控。

6、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齿条板和齿轮,所述齿条板设置于池体的内部,齿轮设置于输出杆外弧面的上侧,齿轮与齿条板啮合连接,能够带动搅拌杆旋转,进而对池体底部铺设的红茶进行翻叶。

7、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螺杆,所述螺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池体内部的上侧,螺杆与安装座右端设置的螺纹孔螺纹连接,能够通过螺杆调整输出杆的位置。

8、进一步的,还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设置于池体的右端,伺服电机输出轴的左端与螺杆的右端固定连接,伺服电机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能够通过螺杆带动安装座移动。

9、进一步的,还包括温度检测仪,所述温度检测仪设置于池体前端的下侧,温度检测仪后端设置的探头位于池体的内部,温度检测仪与单片机双向电连接,能够实时检测红茶的叶温。

10、进一步的,还包括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设置于安装槽的内部,电加热丝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能够对红茶进行加热,使发酵的叶温保持在30℃-35℃左右。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红茶发酵池,具有以下好处:

12、通过单片机的调控,每隔个小时启动一次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运行时,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螺杆旋转,螺杆通过螺纹连接来带动安装座向左移动,在安装座向左移动的过程中,通过齿轮与齿条板的啮合连接来带动输出杆旋转,输出杆带动搅拌杆旋转,进而对池体底部铺设的红茶进行翻叶,增加红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的提高红茶的发酵效果,通过齿轮与齿条板的配合设置,能够在安装座移动的过程中使输出杆带动搅拌杆旋转,进而对池体底部铺设的红茶进行翻叶,结构简单,只需要一个电机就能完成,成本相对较低,代替传统的通过人工定期进行翻叶的方式,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的同时也提高红茶的发酵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茶发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和搅拌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发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片机(2),所述单片机(2)位于池体(1)的外部,单片机(2)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4)还包括齿条板(45)和齿轮(46),所述齿条板(45)设置于池体(1)的内部,齿轮(46)设置于输出杆(43)外弧面的上侧,齿轮(46)与齿条板(45)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茶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4)还包括螺杆(47),所述螺杆(47)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池体(1)内部的上侧,螺杆(47)与安装座(42)右端设置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红茶发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伺服电机(5),所述伺服电机(5)设置于池体(1)的右端,伺服电机(5)输出轴的左端与螺杆(47)的右端固定连接,伺服电机(5)的输入端与单片机(2)的输出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茶发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检测仪(6),所述温度检测仪(6)设置于池体(1)前端的下侧,温度检测仪(6)后端设置的探头位于池体(1)的内部,温度检测仪(6)与单片机(2)双向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茶发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加热丝(8),所述电加热丝(8)设置于安装槽(7)的内部,电加热丝(8)的输入端与单片机(2)的输出端电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茶发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和搅拌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发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片机(2),所述单片机(2)位于池体(1)的外部,单片机(2)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4)还包括齿条板(45)和齿轮(46),所述齿条板(45)设置于池体(1)的内部,齿轮(46)设置于输出杆(43)外弧面的上侧,齿轮(46)与齿条板(45)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茶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4)还包括螺杆(47),所述螺杆(47)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池体(1)内部的上侧,螺杆(47)与安装座(42)右端设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宇杰夏建康王君香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烟溪红茶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