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直饮水循环杀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8024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24
本技术涉及管道直饮水杀菌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管道直饮水循环杀菌装置,包括外机箱、滤菌组件,所述外机箱的内部设置有复合水罐、联通隔板件,所述联通隔板件嵌套在复合水罐一侧的内部并将复合水罐内部的空间分别存水空间和出水空间。本技术以设置的外机箱、复合水罐、联通隔板件组成多空间存水结构,以水泵、第一输水阀管、第二输水阀管、第三输水阀管、第四输水阀管、控制器组成多流道泵输结构,进而将多空间存水结构、多流道泵输结构以及滤菌组件综合使用后,便可在满足循环杀菌、自动输水的同时做到杀菌水和未杀菌补充水的隔离输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降低整体装置的无用功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道直饮水杀菌,具体为一种管道直饮水循环杀菌装置


技术介绍

1、管道直饮水是“管道优质直接饮用水”的简称,它是用分质供水的方式,在居住小区(酒店、写字楼)内设净水站,而管道直饮水作为人们日常饮用的水源,杀菌是十分重要,且针对管道直饮水杀菌技术也已有公开实例,如公告号为cn218755156u的授权专利,其公开的一种管道直饮水循环水杀菌装置在具体实施后,通过设置循环组件,当水进入存水器后,被微型电磁泵抽动,流过滤菌组件,水内的细菌就会被过滤掉,就可以被人接走直饮,当没有人接走时,水会再次流动到存水器中,重复上述流程,最终被人接走,有循环过滤的效果、通过设置两个水用电磁阀,在出水管的电磁阀被打开以后,补水管的电磁阀也会打开,有直饮水被接走多少,就会有多少的水进行补充的效果。

2、从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来看,现有技术在实现循环杀菌的同时对于水量的控制是接多少补多少,然若每次接取的量较少而补充的水混合到已杀菌后的水话,为保证水源的洁净则仍需进行一个周期的循环杀菌,由此以往,整体装置的使用成本会增大的,导致整体装置的无用功增大,降低有效的使用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直饮水循环杀菌装置,包括外机箱(1)、滤菌组件(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机箱(1)的内部设置有复合水罐(2)、联通隔板件(3),所述联通隔板件(3)嵌套在复合水罐(2)一侧的内部并将复合水罐(2)内部的空间分别存水空间和出水空间,所述存水空间内和所述出水空间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子液位计(9)、第二电子液位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直饮水循环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菌组件(8)包括滤菌筒(81)、循环管(82),所述循环管(82)顶部一端与滤菌筒(81)一端的底部均为法兰头结构并采用螺丝进行固定,所述循环管(82)底部的一端延伸至出水空间内套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直饮水循环杀菌装置,包括外机箱(1)、滤菌组件(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机箱(1)的内部设置有复合水罐(2)、联通隔板件(3),所述联通隔板件(3)嵌套在复合水罐(2)一侧的内部并将复合水罐(2)内部的空间分别存水空间和出水空间,所述存水空间内和所述出水空间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子液位计(9)、第二电子液位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直饮水循环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菌组件(8)包括滤菌筒(81)、循环管(82),所述循环管(82)顶部一端与滤菌筒(81)一端的底部均为法兰头结构并采用螺丝进行固定,所述循环管(82)底部的一端延伸至出水空间内套装,所述滤菌筒(81)的内部套装有反渗透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直饮水循环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菌筒(81)顶部的一端与第二输水阀管(7)的一端也均为法兰头结构并采用螺丝进行固定,所述第二输水阀管(7)内部的阀门为电磁阀并设置在第二输水阀管(7)的中部,且第二输水阀管(7)内部的电磁阀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5)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直饮水循环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水阀管(6)内部的阀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作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优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