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电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中子源棒快拆连接结构、中子源组件及反应堆燃料系统。
技术介绍
1、为了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及其动态特性,同时减轻启动反应堆事故的后果,可以使用一次中子源提高初始堆芯的中子通量水平,借助于堆外中子源探测器能够准确的监视堆芯装料过程中的物理特性和安全地启动反应堆。
2、在当前的设计过程中,一般中子源位于中子源棒中,中子源棒和压紧系统组装成中子源组件。中子源棒和压紧系统之间的连接采用螺纹连接,即中子源棒上端设计螺纹段,穿过压紧系统上的连接板,然后拧上螺母。螺纹连接方式耗时较长,不利于中子源棒快速拆装。
3、考虑到中子源具有放射性,中子源棒组装过程时间应越短越好,因此需要设计中子源棒和压紧系统之间的快拆结构,节省中子源组件装配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中子源棒快拆连接结构、中子源组件及反应堆燃料系统。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子源棒快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连接头(31)和上连接头(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子源棒快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头(31)包括与所述中子源棒(1)连接的下连杆(311)和位于所述下连杆(311)上端的端头(312),所述端头(312)为非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子源棒快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312)包括由所述下连杆(311)侧向延伸的挂头(31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子源棒快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312)包括在所述下连杆(311)的上端沿周圈间隔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子源棒快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连接头(31)和上连接头(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子源棒快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头(31)包括与所述中子源棒(1)连接的下连杆(311)和位于所述下连杆(311)上端的端头(312),所述端头(312)为非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子源棒快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312)包括由所述下连杆(311)侧向延伸的挂头(31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子源棒快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312)包括在所述下连杆(311)的上端沿周圈间隔分布的至少两个挂头(312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子源棒快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头(31)呈t字形。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中子源棒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威,张玉相,鲁亚恒,李子熙,张国梁,庞铮铮,冀士哲,苏文,孔亮,龚鹏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