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低粘精制棉的漂白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781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23
本技术提供有一种特低粘精制棉的漂白预处理装置,包括水桶、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以及分别活动套装在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内部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顶端固定套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回转轴承。该特低粘精制棉的漂白预处理装置,通过第一电机的驱动能够带动圆形滤网框进行转动,进而对位于圆形滤网框内部的物料进行漂洗,同时通过第二电机能够带动搅拌架进行反向的转动,进而通过挡板对水桶内部的浆液进行搅拌,从而增大浆液与物料之间的冲击力,且浆液在流动的过程中漂浮物能够通过柔性滤网进行过滤除杂,避免杂质在浆液表面漂浮,提高装置对物料的漂白和除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精制棉漂白,具体公开一种特低粘精制棉的漂白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精致棉是以棉短绒为原料,经蒸煮、漂洗、干燥灯工艺精制而成的白色棉纤维。

2、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123084289.4公开了一种精制棉漂白装置;所述漂浆池固定安装在支架上,该漂浆池为上端敞口下端带锥形封闭斗状底的框形池,在漂浆池的侧壁上端分别开设有进浆管孔和溢流管孔,在漂浆池的底板上开设有排液孔,在漂浆池内的锥形底部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滤网框为六面封闭的方形框,该滤网框各侧壁及下底均为滤网状,该滤网框的上盖上面设置有吊环,本技术优点是:使得物料与浆液实现充分接触,可有效提升漂白效果,利于产品质量的保证,可有效降低漂白成本。

3、上述的滤网框在电机的驱动下在漂浆池内来回往复移动,浆液与物料之间的冲击力较小,且滤网框过滤后的杂质会漂浮在浆液表面,不能自动进行过滤清理,滤网框上升的过程中,漂浮物还是会与滤网框内的物料接触,导致装置对物料的漂白和除杂效果较差,同时采用单个滤网框进行漂洗作业,漂洗完成后需要重新进行填料封装,漂洗和填料封装不能同步进行,导致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低粘精制棉的漂白预处理装置,包括水桶(1)、第一固定套(2)和第二固定套(3)以及分别套装在第一固定套(2)和第二固定套(3)内部的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5)的顶端套装有支撑座(6),所述支撑座(6)的顶部安装有回转轴承(7),所述第一固定套(2)和第二固定套(3)之间安装有顶端套装在支撑座(6)底部中部的电动伸缩杆(8),所述回转轴承(7)的顶部安装有固定座(9),所述固定座(9)两端的内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1),所述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1)顶端的外侧共同转动连接有限位座(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低粘精制棉的漂白预处理装置,包括水桶(1)、第一固定套(2)和第二固定套(3)以及分别套装在第一固定套(2)和第二固定套(3)内部的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5)的顶端套装有支撑座(6),所述支撑座(6)的顶部安装有回转轴承(7),所述第一固定套(2)和第二固定套(3)之间安装有顶端套装在支撑座(6)底部中部的电动伸缩杆(8),所述回转轴承(7)的顶部安装有固定座(9),所述固定座(9)两端的内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1),所述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1)顶端的外侧共同转动连接有限位座(12),所述限位座(12)两端的内部均安装有分别与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1)之间进行传动连接的第一驱动机构(13),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3)底端的外侧套装有转接机构(14),所述转接机构(14)的内侧套装有圆形滤网框(15),所述水桶(1)底部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16),所述第三转轴(16)的顶部安装有位于水桶(1)内侧的搅拌机构(17),所述第三转轴(16)底端的外侧套装有安装在水桶(1)外侧的第二驱动机构(18),所述水桶(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过滤机构(19),且水桶(1)的内侧安装有位于搅拌机构(17)外侧的第二过滤机构(20),所述支撑座(6)的底部设置有顶端套接在固定座(9)内部的限位机构(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低粘精制棉的漂白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3)包括套装在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1)顶端外侧的第一齿轮(131)以及套装在限位座(12)内部的第一电机(132),所述第一电机(132)的输出轴固定套装有与第一齿轮(131)的外沿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低粘精制棉的漂白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机构(14)包括套装在圆形滤网框(15)外侧的环套(141)和套接在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1)底端外侧且转动连接在环套(141)外侧的u型架(142)以及螺纹套接在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1)底端内部的转盘(143),所述转盘(143)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把手(144)。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永洋朱的红黄姜红龚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绒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