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处理深基坑支护旋挖硬咬合桩间漏水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7774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深基坑支护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便于处理深基坑支护旋挖硬咬合桩间漏水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1)、施工多个素桩,相邻的素桩之间具有桩间隔,在桩间隔施工成型荤桩孔,荤桩孔中下入有套管;在施工荤桩孔的过程中,素桩的两侧被旋挖掉,且与荤桩孔的两侧与相交形成有咬合交汇点,荤桩孔的两侧分别具有咬合交汇点;2)、在荤桩孔中下入钢筋笼,钢筋笼的外周设置两个袖阀管,两个袖阀管分别与荤桩孔两侧的咬合交汇点横向对齐布置;袖阀管的顶部形成注入口,袖阀管底部形成排出口;3)、往袖阀管中注入清水后,往荤桩孔中灌注混凝土,袖阀管埋设在混凝土中,混凝土凝固后,形成荤桩,荤桩与素桩相互咬合,形成硬咬合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深基坑支护的,具体而言,涉及便于处理深基坑支护旋挖硬咬合桩间漏水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深基坑支护是指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深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档、加固与保护的措施。

2、咬合桩以兼具支挡、止水、低成本等优点被大量应用于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咬合桩施工顺序为:先施工荤桩两侧的素桩,最后在通过成孔机械切割部分素桩后,下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完成荤桩的施工。此工艺分为软咬合工艺和硬咬合工艺,软咬合工艺需在素桩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荤桩的成孔工作,而硬咬合工艺是在素桩混凝土终凝之后完成荤桩的成孔工作。软咬合工艺需采用全套管施工,费用高,施工工序紧,但止水效果好。硬咬合工艺采用旋挖桩成孔,费用相对较低,施工工序相对宽松,但旋挖硬咬合工艺的垂直度控制较软咬合施工工艺困难,对于深基坑支护,基坑下部的荤素桩之间极易出现咬合不到位的情况,同时旋挖硬咬合桩桩间的施工缝也是基坑侧壁漏水的薄弱点。因此旋挖硬咬合桩桩间漏水问题普遍存在。

3、现有技术中,为解决旋挖硬咬合咬合桩间漏水问题,通过在基坑外侧施工一排旋喷桩或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于处理深基坑支护旋挖硬咬合桩间漏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处理深基坑支护旋挖硬咬合桩间漏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步骤3)中,在往所述荤桩孔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逐渐提升所述套管,当所述混凝土灌注至荤桩孔的顶部后,将所述套管脱离荤桩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处理深基坑支护旋挖硬咬合桩间漏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步骤2)中,所述袖阀管的顶部具有延伸至荤桩孔上方的上延段,在所述上延段的外周套设薄膜套,所述注入口形成在上延段的顶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处理深基坑支护旋挖硬咬合桩...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处理深基坑支护旋挖硬咬合桩间漏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处理深基坑支护旋挖硬咬合桩间漏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步骤3)中,在往所述荤桩孔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逐渐提升所述套管,当所述混凝土灌注至荤桩孔的顶部后,将所述套管脱离荤桩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处理深基坑支护旋挖硬咬合桩间漏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步骤2)中,所述袖阀管的顶部具有延伸至荤桩孔上方的上延段,在所述上延段的外周套设薄膜套,所述注入口形成在上延段的顶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处理深基坑支护旋挖硬咬合桩间漏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步骤3)中,所述荤桩具有延伸至荤桩孔上方的桩头段,所述上延段嵌入在桩头段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处理深基坑支护旋挖硬咬合桩间漏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步骤2)中,所述钢筋笼包括多个间隔环绕的主筋,多个所述主筋围合形成笼腔,所述笼腔的内侧壁设有多个加劲筋,多个所述加劲筋沿着笼腔的轴向间隔布置;所述笼腔的外侧壁设有多个箍筋,多个所述箍筋沿着笼腔的轴向间隔布置;所述袖阀管设置在箍筋的外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处理深基坑支护旋挖硬咬合桩间漏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步骤1)中,在所述套管的两侧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磊刘学保翁建章乐仁辉王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