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淤泥干化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77396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淤泥干化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箱、风干组件和回收箱,所述风干组件安装在处理箱的一侧,且风干组件与处理箱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回收箱固定安装在处理箱的下端,所述处理箱的内部安装有烘干壳,所述烘干壳的后端面安装有托架,所述托架的头部转动安装有分料架,所述托架的头部还设置有控制分料架角度的电缸,所述烘干壳中安装有自动刮料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处理箱中安装分料架,保证分料架可以通过接收壳来配合填料壳进行接料,这样淤泥可以通过导流板来进行分流,实现淤泥可以稳定的在分散在烘干壳上端面不同的位置,同时在进料过程中还可以启动电缸,来通过电缸来带动分料架进行摆动,进一步分散淤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淤泥干化处理,具体为一种淤泥干化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河道淤泥是粘土矿物等细小颗粒在粒间静电力和分子引力的作用下,在海洋或湖泊地区等缓慢的流水环境中发生沉积所形成的絮状和蜂窝状结构,淤泥既是一种废弃物,也是一种可以重新利用的资源,可以将淤泥进行干化制成砖状建材进行使用,所以对淤泥干化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方式。现有的干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工将污泥进行铺设和平摊在地面上行,然后通过太阳来进行干燥,整体处理效率较低,而且人员劳动强度大,不适合大面积淤泥处理,另外一种就是通过污泥干化机来对污泥进行干燥处理。

2、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污泥干化机大多是通过热风机来对污泥进行干化加工,但是污泥进入到干化机中的时候容易出现堆积,尤其是污泥产生量较大(多)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快速的相互堆积起来,这样内部的淤泥会被外部的进行包裹起来,这样在干化的过程中内部的淤泥很难直接受到热量的烘干作业,进而导致堆积在内部的淤泥就很难快速干化,而且现有热风机单一的干化方式效率较低对淤泥底部干化效果较差,进而影响整体的干化效率,同时淤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淤泥干化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箱(1)、风干组件(2)和回收箱(3),所述风干组件(2)安装在处理箱(1)的一侧,且风干组件(2)与处理箱(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回收箱(3)固定安装在处理箱(1)的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的内部安装有烘干壳(4),所述烘干壳(4)的后端面安装有托架(5),所述托架(5)的头部转动安装有分料架(6),所述托架(5)的头部还设置有控制分料架(6)角度的电缸(50),所述烘干壳(4)中安装有自动刮料架(7),所述自动刮料架(7)与烘干壳(4)水平滑动连接,所述烘干壳(4)的外侧面上还安装有驱动自动刮料架(7)移动的调节螺杆(9),所述烘干壳(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淤泥干化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箱(1)、风干组件(2)和回收箱(3),所述风干组件(2)安装在处理箱(1)的一侧,且风干组件(2)与处理箱(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回收箱(3)固定安装在处理箱(1)的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的内部安装有烘干壳(4),所述烘干壳(4)的后端面安装有托架(5),所述托架(5)的头部转动安装有分料架(6),所述托架(5)的头部还设置有控制分料架(6)角度的电缸(50),所述烘干壳(4)中安装有自动刮料架(7),所述自动刮料架(7)与烘干壳(4)水平滑动连接,所述烘干壳(4)的外侧面上还安装有驱动自动刮料架(7)移动的调节螺杆(9),所述烘干壳(4)上还固定安装有驱动调节螺杆(9)转动的驱动电机(90),所述自动刮料架(7)上还滑动安装有对烘干壳(4)侧面进行遮挡的封盖(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干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壳(4)包括三边框(41)和金属板(42),所述金属板(42)安装在三边框(41)的中部,且金属板(42)与三边框(41)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板(42)的下端面还设置有电加热管(421),所述电加热管(421)与金属板(4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淤泥干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5)包括架杆(51)和弯折架(52),所述弯折架(52)对称设置在架杆(51)的头部,且弯折架(52)与架杆(51)一体成型,所述弯折架(52)上还设置有供电缸(50)安装的辅助杆(521),所述辅助杆(521)与弯折架(52)垂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淤泥干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架(6)包括接收壳(61)、分散壳(62)和导流板(63),所述接收壳(61)固定安装在分散壳(62)的头部,所述导流板(63)分设在分散壳(62)中,且导流板(63)与分散壳(62)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淤泥干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壳(6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与弯折架(52)转动配合的旋转架(611),所述旋转架(611)与接收壳(61)固定连接,且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进厉见芬包益鋆盛炎民王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