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酿造机构及具有该酿造机构的饮料制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7145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饮料酿造机构。该饮料酿造机构包括:酿造室,与酿造室连接的泄压阀,以及用于驱动该酿造室和该泄压阀开启或关闭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酿造机构还包括用于向酿造室注入热水的注入机构;所述泄压阀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上的泄压接口和酿造室接口,设置在阀体中用于接通或断开该泄压接口和酿造室接口的阀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泄压阀仅用于泄压,同时还通过独立于泄压阀的注入机构向酿造室注入高压热水,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现有的泄压阀由于“一阀两用”而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泄压阀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饮料酿造机构的饮料制作装置。(*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饮料酿造机构和具有该酿造机构的饮料制作装置。
技术介绍
意大利咖啡(Espresso)是指用高压热水穿过经填压的咖啡粉而得到的咖啡饮 料,因其具有特别的香味和口感而备受欢迎。用于酿造意大利咖啡的设备一般都具有能够 承受一定压力和温度的密封机构(也称为酿造机构),即使能够方便快速制备意大利咖啡 的胶囊式(coffee、capsule)或咖啡包式(coffee pod)咖啡机也同样不例外。酿造机构在 酿造咖啡过程中处于高压状态,酿造结束时酿造室内的压力很难在极短时间内降致常压。 在此情况下,如果用户急于打开酿造室,则很容易发生炸包现象,即高温的热水飞溅出来而 烫伤用户。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CN201005520Y(授权公告日2008年1 月16日),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咖啡机压力酿造机构。该酿造装置包括组成酿造腔的第一组 件和第二组件,驱动第一组件移动实现打开和关闭酿造腔的驱动机构;其特征是设有一 泄压阀,该泄压阀设有连接酿造腔的第一接口、连接咖啡机锅炉的第二接口、泄压接口及初 始状态下接通第一接口和泄压接口的阀杆;所述的第一组件对应设有顶块,该顶块在酿造 腔关闭过程中推动阀杆,使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接通而与泄压接口截断。即该酿造机构可 通过驱动机构同时控制酿造腔和与泄压阀的打开和关闭,以实现简单快速的泄压。然而这种酿造机构在以下不足当酿造腔关闭时,泄压阀与酿造腔连接的第一接 口和与咖啡机锅炉连接的第二接口接通,锅炉中的高压热水将通过泄压阀进入到酿造腔 中。然而高压热水频繁地通过泄压阀会对其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可靠性产生负面影响。尤其 是作为安全保护机构的泄压阀来说,保证其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提供一种能够使用寿命长,且更加安全可靠的酿造机构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技 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第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加安全可靠的饮料酿造机构。本技术解决的第二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加安全可靠的饮料制作装置。为解决第一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饮料酿造机构,包括酿造室,与酿造室连接的泄压阀,以及用于驱动该酿造室 和该泄压阀开启或关闭的驱动机构,此外该酿造机构还包括用于向酿造室注入热水的注 入机构;所述泄压阀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上的泄压接口和酿造室接口,设置在阀体中用 于接通或断开该泄压接口和酿造室接口的阀杆。作为改进之一该酿造机构还包括用于放置待萃取产品的可拆卸式的饮料盒,以 及与该饮料盒形成所述酿造室并可相对饮料盒运动以开启或关闭酿造室的酿造盖,该酿造 盖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且该饮料盒和酿造盖上设有相互配合定位的第一导正机构;所述3注入机构为该酿造盖。作为改进之二所述第一导正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饮料盒和酿造盖上的定位 槽和定位凸块,和/或两磁体。作为改进之三该酿造机构还包括酿造盖支架,该酿造盖支架中设有用于容设所 述酿造盖在其中作升降运动的空腔;此外所述饮料盒上设有用于容置待萃取产品的饮料 槽,该饮料槽与酿造盖形成所述酿造室,且该饮料槽中设有饮料出口。作为改进之四所述酿造盖上设有横向槽;所述泄压阀上设有用于驱动阀杆回复 到泄压位置的复位部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酿造盖支架铰接的手柄,嵌设在该横 向槽中并与所述手柄铰接的滑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阀杆运动到工作位置的驱动部,且该 手柄处于活动行程的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酿造室开启,手柄处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酿造 室关闭。作为改进之五所述手柄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存在死点位置。所 谓的死点位置,即酿造盖对滑块施加的推力的方向垂直于滑块在该位置的运动方向时手柄 (或驱动机构)所处的位置。作为改进之六所述饮料盒的饮料出口为一小孔,且饮料盒中还设有与该饮料出 口相对的挡板。作为改进之七该酿造机构还包括用于插设所述饮料盒的饮料盒支架;所述酿造 盖还包括突出于所述酿造盖表面的防粘弹片。作为改进之八所述饮料盒支架和所述饮料盒上设有相互配合定位的第二导正机 构,该第二导正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饮料盒支架和饮料盒上的定位槽和定位凸块,和/或 两磁体。作为改进之九所述酿造盖包括盖体、设置在盖体上方的上盖、设置在盖体下方 的密封圈、以及设置在该密封圈中且其上设有注水孔的下盖,所述横向槽设置在该上盖上; 所述酿造室在闭合状态下该密封圈的边缘与所述饮料盒的饮料槽边缘密封配合。为解决第一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第二技术方案是一种使用饮料饼或胶囊的饮料制作装置,包括固定架和分别设置在固定架上的酿 造机构、热水系统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酿造机构为第一技术方案或其改进方案所 述的饮料酿造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第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泄压阀 仅用于泄压,同时还通过独立于泄压阀的注入机构向酿造室注入高压热水,因此可以在一 定程度上避免现有的泄压阀由于“一阀两用”而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泄压阀的可靠性和安 全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第二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第一技术 方案或其改进方案的酿造机构,因此与现有粉饼式或胶囊式饮料制作装置更加安全可靠, 不容易发生炸锅意外。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第一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剖切视4图3是第一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泄压阀的剖切视图;图4是图2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第一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酿造盖下盖和防粘弹片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第一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饮料酿造机构包括酿造室,与酿造室连接的泄压阀90, 用于驱动该酿造室和该泄压阀90开启或关闭的驱动机构40,以及用于向酿造室注入热水 的注入机构(图未示)。如图1所示,该酿造机构还包括饮料盒30、饮料盒支架50、酿造盖10和酿造盖支 架20。该饮料盒30设有用于放置待萃取产品的饮料槽31,该饮料槽31中设有饮料出口 32。此外,该饮料盒30可拆卸插设在饮料盒支架50上。由于饮料盒30是可以拆卸的,当酿 造盖10远离饮料槽31运动开启酿造室时,用户可以将饮料盒30取出来进行取放待萃取产 品的操作。其中,该待萃取产品可以是饮料胶囊(coffee capsule)、饮料饼(coffee pad) 或饮料包(coffee pod)等可方便快速萃取饮料的产品。例如咖啡饼、茶包、浓缩饮料液体 等。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待萃取产品为咖啡饼60。该酿造盖10为上述注入机构,其与该饮料盒30的饮料槽31形成酿造室,且该酿 造盖10可相对饮料盒30运动从而开启或关闭酿造室。该酿造盖10包括盖体11、设置在 盖体上方的上盖12、设置在盖体下方的密封圈13、以及设置在该密封圈中且其上设有注水 孔的下盖14,该上盖上设有横向槽19。该盖支架20中设有用于容设酿造盖10在其中作升 降运动的空腔。此外在酿造盖10上还设有与所述注入机构连接的注水口(图未示)。酿造 机构工作时,注入机构通过注水口将高压热水注入酿造盖10中,而这些热水最后通过下盖 14的注水孔进入到酿造室的饮料槽31中。在酿造室在闭合状态下,该密封圈13的边缘与饮料盒30的饮料槽31边缘密封配 合。其中,横向槽19是指与酿造盖10的运动方向垂直或大致垂直的槽。酿造盖在驱动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饮料酿造机构,包括酿造室,与酿造室连接的泄压阀(90),以及用于驱动该酿造室和该泄压阀(90)开启或关闭的驱动机构(40),其特征在于该酿造机构还包括用于向酿造室注入热水的注入机构;此外,所述泄压阀(90)包括阀体(91),设置在阀体(91)上的泄压接口(92)和酿造室接口(93),设置在阀体(91)中用于接通或断开该泄压接口(92)和酿造室接口(93)的阀杆(9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酿造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酿造机构还包括用于放置待 萃取产品的可拆卸式的饮料盒(30),以及与该饮料盒(30)形成所述酿造室并可相对饮料 盒(30)运动以开启或关闭酿造室的酿造盖(10),该酿造盖(10)与所述驱动机构(40)连 接,且该饮料盒(30)和酿造盖(10)上设有相互配合定位的第一导正机构;所述注入机构为 该酿造盖(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料酿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正机构包括分别设 置在所述饮料盒(30)和酿造盖(10)上的定位槽(81)和定位凸块(82),和/或两磁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饮料酿造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酿造机构还包括酿造盖支架 (20),该酿造盖支架(20)中设有用于容设所述酿造盖(10)在其中作升降运动的空腔;此外 所述饮料盒(30)上设有用于容置待萃取产品的饮料槽(31),该饮料槽(31)与酿造盖(10) 形成所述酿造室,且该饮料槽(31)中设有饮料出口(3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料酿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酿造盖(10)上设有横向槽 (19);所述泄压阀(90)上设有用于驱动阀杆(94)回复到泄压位置的复位部件(95);所述 驱动机构(40)包括与所述酿造盖支架(20)铰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臣刘中华金欢唐江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