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气象用无人机观测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气象用无人机观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76794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提出了气象用无人机观测系统,包括无人机本体、连接架、收集机构、密封部、加固部和观测部,连接架安装在无人机本体下部,连接架上开设观测区和采集区,收集机构安装在采集区内部,用于采集指定区域的大气样本,收集机构包括吸气部、收集部和采样部,吸气部安装在连接架底部,收集部安装在采集区,收集部与吸气部接通,采样部安装在收集部内部,密封部安装在采样部和收集部之间,用于密封采样部和收集部的连接处,加固部安装在收集部外部,用于固定收集部的位置,观测部安装在观测区,用于观察无人机周围环境,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对大气采样时稳定性不高和检测效率低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具体涉及气象用无人机观测系统


技术介绍

1、气象观测系统按照传感器所处位置可分为地基观测、空基观测和天基观测系统,其中的空基观测是指传感器在地球表面以上、中层大气及以下的观测,主要由气球探测、飞机探测和火箭探测组成,在空基观测系统中,如果遇到一些恶劣的环境和条件下,比如获取海洋、青藏高原、无人区的气象资料时,就会采用无人机来进行气象观测。

2、大气采样是对气象环境进行观测和分析的常用方法,现有的无人机观测系统,在对大气进行采样时,主要通过大气采样器对大气进行采样,将采集到的样品收集到采样瓶内,然后在对地面等环境进行拍照,等到无人机返航后,具体分析大气样本,以此达到观测气象的目的,但是现有的无人机观测系统在对大气进行取样时,由于无人机监测系统启航一次难以同时采集多个区域的大气样本,在需要对多个区域的大气进行采集并比对的话,需要启航返航多次,才能采集好,大大影响了检测的效率,随着天气的变化,在具体检测时,如果其中两个样品采集时间差距较大的话,很容易使检测结果发生偏差,难以准确的观测大气的成分,使结果具有局限性。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我们设计了采样时稳定性高并且可以同时采集多个区域的一种气象用无人机观测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出气象用无人机观测系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对大气采样时稳定性不高和检测效率低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气象用无人机观测系统,包括:

4、无人机本体;

5、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安装在所述无人机本体下部,所述连接架上开设观测区和采集区;

6、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安装在所述采集区内部,用于采集指定区域的大气样本;

7、其中,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吸气部、收集部和采样部,所述吸气部安装在所述连接架底部,所述收集部安装在所述采集区,所述收集部与所述吸气部接通,所述采样部安装在所述收集部内部;

8、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安装在所述采样部和收集部之间,用于密封采样部和收集部的连接处;

9、加固部,所述加固部安装在所述收集部外部,用于固定收集部的位置;

10、观测部,所述观测部安装在所述观测区,用于观察无人机周围环境。

11、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吸气部包括:

12、吸气桶,所述吸气桶安装在所述采集区下部;

13、外壳,所述外壳安装在所述吸气桶底部;

14、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安装在所述吸气桶内部,所述连接筒与所述外壳接通,所述连接筒侧部开设有通孔;

15、第一电动缸,所述第一电动缸安装在所述吸气桶顶部;

16、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电动缸的输出端;

17、挡风板,所述挡风板安装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挡风板与所述连接筒内部相适配;

18、风扇,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连接轴顶部;

19、风杯,所述风杯安装在所述连接轴底部。

20、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收集部包括:

21、气泵,所述气泵安装在所述连接架底部;

22、吸气管,所述吸气管接通在所述吸气桶与所述气泵的进气端之间;

23、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安装在所述连接架底部;

24、出气管,所述出气管接通在所述收集箱与所述气泵的出气端之间;

25、单向阀,所述单向阀接通在所述收集箱的侧部。

26、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采样部包括:

27、采样瓶,所述采样瓶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采样瓶等距离设置在所述收集箱侧部;

28、其中,收集箱侧部开设有与所述采样瓶配合的安装孔;

29、下密封圈,三个所述安装孔上均安装有所述下密封圈;

30、密封环,三个所述采样瓶的瓶口处均安装有所述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与所述下密封圈相适配;

31、第一透气板,三个所述采样瓶内部的顶端端均安装有所述第一透气板;

32、第一弹簧,三个所述第一透气板上均安装有所述第一弹簧;

33、密封球,三个所述第一弹簧的端部具安装有所述密封球,所述密封球与所述采样瓶的瓶口适配;

34、第二电动缸,所述第二电动缸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第二电动缸分别安装在所述收集箱内部,所述第二电动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密封球相对应;

35、排气组件,三个所述采样瓶的瓶底均安装有所述排气组件,用于排出采样瓶内部的空气。

36、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排气组件包括:

37、第二透气板,三个所述采样瓶内部的底部均安装有所述第二透气板;

38、第二弹簧,三个所述第二透气板上均安装有所述第二弹簧;

39、排气管,三个所述采样瓶底部均接通有所述排气管;

40、密封块,三个所述第二弹簧端部均安装有所述密封块,所述密封块与所述排气管适配。

41、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密封部包括:

42、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螺母分别安装在所述收集箱的两侧;

43、第一螺杆,两个所述第一螺母内部均设置有第一螺杆;

44、密封架,所述密封架滑动安装在所述收集箱上,所述密封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螺杆转动连接;

45、上密封圈,所述上密封圈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上密封圈分别安装在所述密封架上,所述上密封圈与所述下密封圈相对应。

46、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加固部包括:

47、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安装在所述收集箱底部;

48、推板,所述推板滑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部;

49、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转动安装在所述收集箱上;

50、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螺纹套设在所述第二螺杆上,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推板相连接;

51、稳定杆,所述稳定杆安装在所述收集箱上,所述稳定杆与所述推板滑动配合;

52、第三电动缸,所述第三电动缸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第三电动缸分别安装在所述推板上,所述第三电动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排气管相对应;

53、加固筒,所述加固筒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加固筒分别安装在所述推板上,所述加固筒与所述排气管相对应,所述加固筒上开设有通风槽。

54、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观测部包括:

55、固定机架,所述固定机架安装在所述观测区;

56、活动机架,所述活动机架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机架内部;

57、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固定机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活动机架相连接;

58、观测相机,所述观测相机安装在所述活动机架上。

59、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60、1、本专利技术中,当吸气桶内部进入空气后,气泵通过吸气管将吹气桶内部的空气抽取出来,然后再通过出气管将空气输送近收集箱内部,等到收集箱内部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气象用无人机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象用无人机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部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象用无人机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部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象用无人机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部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象用无人机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组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象用无人机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象用无人机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部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象用无人机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部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气象用无人机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象用无人机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部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象用无人机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部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象用无人机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部包括: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市气象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