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主动式降噪装置及其降噪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674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间主动式降噪装置及其降噪方法,降噪装置包括第一传感器阵列总成,第一传感器阵列总成包括多组第一传感器;隔声部,第一传感器阵列总成位于隔声部的一侧;发声单元,发声单元位于隔声部远离第一传感器阵列总成的一侧;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与发声单元连接;第一支撑杆,支撑杆上设有摄像单元;电控单元,电控单元分别与第一传感器、发声单元、第二传感器和摄像单元信号连接。本申请利用声波干涉相消及被动隔声原理,实现了隔声部内降噪空间声场的调控;此外,还可以将上述核心系统移植到其他空间,实现特定空间声场的噪声控制,适用于船舶舱室、工业展会、发动机试车控制间等存在大量的低频噪声的环境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噪声治理,具体涉及一种空间主动式降噪装置及其降噪方法


技术介绍

1、空间噪声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在一些场景,例如船舶舱室、工业展会、发动机试车控制间等环境中通常存在大量的低频噪声,严重影响环境中人员的声舒适性。通过在声场中布置传感器、声源发生器和控制系统,利用声源发生器发出与噪声声波幅值相近、相位相反的声波,是降低空间环境内的低频噪声的常规方式。但低频声源发生器的作用区间有限,且声源发生器与传感器间的电-声路径会发生改变,影响控制效果,不适用于空间声场的大范围区域降噪。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间主动式降噪装置,用于解决空间声场降噪效果差、降噪范围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空间主动式降噪装置的降噪方法。

2、技术方案:本申请的一种空间主动式降噪装置,包括:

3、第一传感器阵列总成,所述第一传感器阵列总成包括多组第一传感器;

4、隔声部,所述第一传感器阵列总成位于所述隔声部的一侧,并与所述隔声部连接

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间主动式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主动式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间主动式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单元(12)包括控制器(1201),所述控制器(1201)包括降噪模块和图像处理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间主动式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201)还包括多媒体模块、外部音源模块和混音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间主动式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间主动式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间主动式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主动式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间主动式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单元(12)包括控制器(1201),所述控制器(1201)包括降噪模块和图像处理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间主动式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201)还包括多媒体模块、外部音源模块和混音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间主动式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间主动式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单元(4)包括腔体(15),所述腔体(15)内设有扬声器(7)、功率放大器(8)和吸音棉(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间主动式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阵列总成(1)还包括固定支架(101)、转向机构(103)和伸缩杆(104),所述伸缩杆(104)的一端与所述隔声部(3)连接,所述固定支架(101)与所述伸缩杆(104)远离所述隔声部(3)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向机构(103)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101)的边沿,所述第一传感器(2)与所述转向机构(10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主动式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2)、所述发声单元(4)、所述第二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安吴恒亮张栋童宗鹏殷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