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体、第二驱动体和用于接收工作载荷的提升体,其中,驱动体可以沿输送轴线或在输送平面上相互独立地被激活,第一提升连杆可枢转地铰接到第一驱动体,第二提升连杆可枢转地铰接到第二驱动体,提升连杆与提升体功能性地连接,以便将驱动体的相对运动转换成提升体沿提升轴线的运动。
技术介绍
1、从us2020/0030995a1开始,人们已经知道通过平行四边形运动机构或齿轮单元来驱动提升体。
技术实现思路
1、在此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指定一种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能够以稳定和精确的方式移动提升体。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一种输送装置中实现的,这种输送装置的第一引导连杆可枢转地铰接到第一驱动体,第二引导连杆可枢转地铰接到第二驱动体,引导连杆连接到第一引导元件,提升体具有第二引导元件,引导元件形成线性导轨,线性导轨的引导轴线与提升轴线重合。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输送装置,可以以精确、坚固和低磨损的方式沿提升轴线引导提升体。为此,提供有第一引导元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送装置(10),包括第一驱动体(12)、第二驱动体(14)和用于接收工作载荷的提升体(42),其中,所述驱动体(12、14)能够沿输送轴线(16)或在输送平面(18)上相互独立地被激活,第一提升连杆(24)可枢转地铰接到所述第一驱动体(12),第二提升连杆(28)可枢转地铰接到所述第二驱动体(14),所述提升连杆(24、28)功能性地连接到所述提升体(42),使得所述驱动体(12、14)的相对运动能够被转换成所述提升体(42)沿提升轴线(52)的运动,其特征在于,第一引导连杆(26)可枢转地铰接到所述第一驱动体(12),第二引导连杆(30)可枢转地铰接到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装置(10),包括第一驱动体(12)、第二驱动体(14)和用于接收工作载荷的提升体(42),其中,所述驱动体(12、14)能够沿输送轴线(16)或在输送平面(18)上相互独立地被激活,第一提升连杆(24)可枢转地铰接到所述第一驱动体(12),第二提升连杆(28)可枢转地铰接到所述第二驱动体(14),所述提升连杆(24、28)功能性地连接到所述提升体(42),使得所述驱动体(12、14)的相对运动能够被转换成所述提升体(42)沿提升轴线(52)的运动,其特征在于,第一引导连杆(26)可枢转地铰接到所述第一驱动体(12),第二引导连杆(30)可枢转地铰接到所述第二驱动体(14),所述引导连杆(26、30)与第一引导元件(56)连接,所述提升体(42)具有第二引导元件(58),所述引导元件(56、58)形成线性导轨(60),所述线性导轨的引导轴线(54)与所述提升轴线(52)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轴线(52)垂直于所述输送轴线(16)或输送平面(18)定向。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元件(56)由套筒(50)或轨道形成。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导元件(58)由销(38)或托架形成。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连杆(26、30)比所述提升连杆(24、28)长。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连杆(24、28)的长度相等和/或所述引导连杆(26、30)的长度相等。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体(12)上的第一提升连杆(24)和第一引导连杆(26)能够围绕共同的第一枢转轴(20)旋转,和/或所述第二驱动体(14)上的第二提升连杆(28)和第二引导连杆(30)能够围绕共同的第二枢转轴(22)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体(12)具有第一旋转轴承(92),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施万特,J·博伊尔勒,S·格兰,
申请(专利权)人:星德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