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喇叭外壳及喇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6593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喇叭外壳及喇叭,涉及喇叭领域,包括喇叭主体,所述喇叭主体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扩音筒,所述第一扩音筒滑动连接第二扩音筒,所述第一扩音筒外部固定设置有三组滑槽座,所述第二扩音筒外壁固定设置有两组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二扩音筒外壁固定设置有一组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活动连接两组移动杆。本技术通过第一扩音筒、第二扩音筒、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滑槽座的设置,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与滑槽座的滑动设置,可使得第一扩音筒和第二扩音筒进行长短调节,以提高收纳效率,方便进行收纳,当第二扩音筒在第一扩音筒上进行前后滑动时,可通过把手带动转杆进行转动,此时转杆会通过齿轮带动移动杆进行左右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喇叭领域,具体为一种喇叭外壳及喇叭


技术介绍

1、扩音器顾名思义就是将声音进行放大,传播的更远的意思,相对音箱来说扩音器的声音穿透力更强,扩音器根据其体积、使用方式及用途可分为多种类型,各有其使用优势所在。便携式扩音器因形状大小、喇叭所限,一般功率都只有3w-8w,而无线扩音器与有线扩音器则体积大小各不同,用途各异,体积较小的适合教师、导游使用,挂在腰间,使双手发挥更为自由,其功率一般也在3w-8w,体积大的适用于室外活动、夏令营、课外演讲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功率则在35w-95w。

2、现有的扩音器在进行使用时,通常是将手持扩音器从收纳包内部取出,然后根据需求选取扩音器上的相应功能,然后将扩音器上的说话处对准使用者的嘴巴,即可开始扩音或者录音等操作,然后通过内置的喇叭单元进行播放。

3、但是上述使用过程中,当扩音器从收纳包内部取出时会使得收纳包内部腾出极大的空间,这是因为扩音器的扩音筒为一体制成,在进行收纳时通常只有挂在墙壁上或者放进收纳包内两种选择,但是挂在墙上长时间会使得扩音器表面都是灰尘,亦或者进潮气损坏,所以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将其放置在收纳包内部,但是因扩音器独特的造型,会使得收纳空间骤然减少,造成空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喇叭外壳及喇叭,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喇叭外壳及喇叭,包括喇叭主体,所述喇叭主体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扩音筒,所述第一扩音筒滑动连接第二扩音筒,所述第一扩音筒外部固定设置有三组滑槽座,所述第二扩音筒外壁固定设置有两组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二扩音筒外壁固定设置有一组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活动连接两组移动杆。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与滑槽座的滑动设置,可使得第一扩音筒和第二扩音筒进行长短调节,以提高收纳效率,方便进行收纳。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固定杆端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部通过阻尼轴承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端部固定设置有把手。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阻力转轴连接的转杆,可使得转杆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因未受到外力转动情况下发生自然转动。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内部转杆外壁固定设置有齿轮,所述固定块内部滑动设置有两组移动杆,两组所述移动杆相对面皆设置有齿面,两组所述齿面啮合连接齿轮。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齿轮和移动杆的设置,可使得当齿轮在转杆的带动下进行转动时,可通过齿面带动两组移动杆进行同步相对运动。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组所述移动杆呈l状设置,且移动杆一端外壁固定设置有插块。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移动杆呈l状的设置,使得移动杆发生移动时,可使得插块进行同步移动。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一组所述滑槽座外壁开设有多组插孔,多组所述插孔与插块相匹配。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插孔的设置,可使得插块与插孔进行配合时,可使得第二扩音筒与第一扩音筒进行收纳与加长两种状态的固定。

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组所述第一固定杆端部皆固定设置有第一滑块,两组所述第一滑块分别滑动设置在两组滑槽座内部,所述固定块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设置在一组滑槽座内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设置,可使得第二扩音筒在第一扩音筒外壁进行滑动,可使得第二扩音筒与第一扩音筒进行收纳或加长使用。

14、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技术通过第一扩音筒、第二扩音筒、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滑槽座的设置,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与滑槽座的滑动设置,可使得第一扩音筒和第二扩音筒进行长短调节,以提高收纳效率,方便进行收纳。

16、2、本技术通过把手、转杆、齿轮、移动杆、插块和插孔的设置,当第二扩音筒在第一扩音筒上进行前后滑动时,可通过把手带动转杆进行转动,此时转杆会通过齿轮带动移动杆进行左右移动,从而使得转杆一侧设置的插块,在插孔内部进行插入和滑出的移动,以确保第二扩音筒在第一扩音筒外部进行固定,防止使用时和收纳时第二扩音筒发生移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喇叭外壳及喇叭,包括喇叭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主体(1)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扩音筒(2),所述第一扩音筒(2)滑动连接第二扩音筒(4),所述第一扩音筒(2)外部固定设置有三组滑槽座(3),所述第二扩音筒(4)外壁固定设置有两组第一固定杆(5),所述第二扩音筒(4)外壁固定设置有一组第二固定杆(6),所述第二固定杆(6)活动连接两组移动杆(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喇叭外壳及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杆(6)端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块(602),所述固定块(602)内部通过阻尼轴承连接有转杆(8),所述转杆(8)端部固定设置有把手(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喇叭外壳及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602)内部转杆(8)外壁固定设置有齿轮(9),所述固定块(602)内部滑动设置有两组移动杆(10),两组所述移动杆(10)相对面皆设置有齿面(11),两组所述齿面(11)啮合连接齿轮(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喇叭外壳及喇叭,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移动杆(10)呈L状设置,且移动杆(10)一端外壁固定设置有插块(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喇叭外壳及喇叭,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滑槽座(3)外壁开设有多组插孔(301),多组所述插孔(301)与插块(12)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喇叭外壳及喇叭,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一固定杆(5)端部皆固定设置有第一滑块(501),两组所述第一滑块(501)分别滑动设置在两组滑槽座(3)内部,所述固定块(602)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滑块(601),所述第二滑块(601)滑动设置在一组滑槽座(3)内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喇叭外壳及喇叭,包括喇叭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主体(1)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扩音筒(2),所述第一扩音筒(2)滑动连接第二扩音筒(4),所述第一扩音筒(2)外部固定设置有三组滑槽座(3),所述第二扩音筒(4)外壁固定设置有两组第一固定杆(5),所述第二扩音筒(4)外壁固定设置有一组第二固定杆(6),所述第二固定杆(6)活动连接两组移动杆(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喇叭外壳及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杆(6)端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块(602),所述固定块(602)内部通过阻尼轴承连接有转杆(8),所述转杆(8)端部固定设置有把手(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喇叭外壳及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602)内部转杆(8)外壁固定设置有齿轮(9),所述固定块(602)内部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方军谢梓金邓杰丹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运锋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