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钛合金无缝管的生产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钛合金无缝管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6472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钛合金无缝管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热处理后的钛合金无缝管,进行矫直;将矫直后的钛合金无缝管,使用旋锻机进行第一次旋锻;将第一次旋锻后的钛合金无缝管,再次进行矫直;将再次矫直后的钛管进行,使用旋锻机第二次旋锻,实现钛合金无缝管的减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两道次旋锻进行钛管减径,通过控制每个旋锻道次的变形量以及相对减壁量与相对减径量的比值,有效的提高了材料旋锻后的表面质量。该方法在材料可加工的范围内,采用多道次小变形的旋锻加工,大大地减小了钛管与模具的接触面积,减小了钛管与磨具接触产生的摩檫力,不仅保证了减径过程中材料流动方向的一致性,大幅度提高了钛管的收缩应变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钛合金加工,涉及一种钛合金无缝管的生产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能大幅度提高钛合金无缝管收缩应变比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1、ta18合金(ti-3al-2.5v)是一种近α型钛合金,因其良好的强塑性和耐腐蚀性及优异的冷成型性,并且抗疲劳强度能力较高,在航空航天、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但是收缩应变比满足航空航天要求(>1.3)的钛合金管的研制和加工技术难度大,且加工后形成的钛管收缩应变比参数对钛管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2、作为钛合金管减径的一种方法,旋锻有很多优势:经过旋锻后的材料表面存在附加压缩应力,有利于后续进行旋转弯曲疲劳实验;旋锻后材料表面光洁;旋锻产品的精度优势;旋锻加工区域材料横向流动被限制,提高了材料的轴向延伸效率,并且材料加工区域三向受压的应力状态有利于材料加工变形。然而采用传统两辊冷轧的方式进行钛合金管加工减径,加工过程中由于轧辊与钛合金管接触面积较大,产生的摩擦力较大,使得钛管表面产生较强的剪切力,大幅度降低了钛管表面质量;同时轧辊在两侧有开口,材料流动与内部不一致,从而导致冷轧后钛管不同截面收缩应变比不一致,引起收缩应变比降低。

3、基于上述情况,开展收缩应变比满足航空航天要求且表面质量良好的钛合金管的制备方法研究,提高钛合金旋锻产品的成材率,降低成本,实现稳定的、批量化生产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钛合金管制备过程中表面存在缺陷,以及光洁度较差和收缩应变比偏低的问题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钛合金无缝管的生产方法,包括步骤:

2、步骤一:将热处理后的钛合金无缝管,进行矫直;

3、步骤二:将矫直后的钛合金无缝管使用旋锻机进行第一次旋锻;

4、步骤三:将第一次旋锻后的钛合金无缝管,再次进行矫直;

5、步骤四:将再次矫直后的钛合金无缝管,使用旋锻机进行第二次旋锻,实现钛合金无缝管的减径。

6、进一步地:该方法适用于ta18钛合金管,收缩应变比参数大幅度提高。

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和步骤三中,所述钛合金无缝管的矫直采用7辊矫直机进行矫直,钛管的直度小于1mm/m。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次旋锻和在第二次旋锻过程中,使用钛合金专用冷轧油进行润滑和冷却。

9、进一步地:所述热处理后的钛管,进行矫直前,对钛管表面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使热处理后的钛管的表面无毛刺、凹坑、划痕和裂纹。

10、进一步地,在步骤二中,将旋锻机中的模具更换为与第一次旋锻目标外径尺寸相等的模具,芯棒尺寸更换为第一次旋锻目标内径尺寸;在步骤四中,将旋锻机中的模具更换为与第二次旋锻目标外径尺寸相等的模具,芯棒尺寸更换为第二次旋锻目标内径尺寸。

11、进一步地,在步骤一中,所述钛管经热处理后,钛合金无缝管的组织应为等轴组织。

12、进一步地,在步骤二和步骤四中,0.25<单旋锻后钛管的加工率<0.35。

13、进一步地,在步骤二和步骤四中,1.5≤单次旋锻后钛管的相对减壁量与相对减径量的比值q≤2.5。

14、进一步地,所述旋锻机采用x12旋锻机。

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钛合金无缝管的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两道次旋锻进行钛管减径,通过控制每个旋锻道次的变形量以及相对减壁量与相对减径量的比值,有效的提高了材料旋锻后的表面质量。该方法在材料可加工的范围内,采用多道次小变形的旋锻加工,大大地减小了钛管与模具的接触面积,减小了钛管与磨具接触产生的摩檫力,不仅保证了减径过程中材料流动方向的一致性,大幅度提高了钛管的收缩应变比,同时也使旋锻后的材料表面更加光洁。而且减径过程中通过冷旋锻加工,避免了材料表面氧化严重等问题,提高了材料的成材率。

16、具有以下优点:

17、ta18合金(ti-3al-2.5v)是一种近α型钛合金,它有良好的强塑性和耐腐蚀性及优异的冷成型性,并且其抗疲劳强度能力较高,在航空航天、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收缩应变比是管类材料的一种性能,在一定范围内,钛管的收缩应变比越大,其性能就越好,但是收缩应变比满足航空航天要求(>1.3)的钛合金管的研制和加工技术难度大,且加工后形成的钛管收缩应变比参数对钛管的工艺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提高钛合金管成材率,提供客观的经济效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钛合金无缝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无缝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适用于TA18钛合金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无缝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和步骤三中,所述钛合金无缝管的矫直采用7辊矫直机进行矫直,钛管的直度小于1m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无缝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旋锻和在第二次旋锻过程中,使用钛合金专用冷轧油进行润滑和冷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无缝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后的钛管,表面无毛刺、凹坑、划痕和裂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无缝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将旋锻机中的模具更换为与第一次旋锻目标外径尺寸相等的模具,芯棒尺寸更换为第一次旋锻目标内径尺寸;在步骤四中,将旋锻机中的模具更换为与第二次旋锻目标外径尺寸相等的模具,芯棒尺寸更换为第二次旋锻目标内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无缝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所述钛管经热处理后,钛合金无缝管的组织应为等轴组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无缝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和步骤四中,0.25<单旋锻后钛管的加工率<0.3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无缝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和步骤四中,1.5≤单次旋锻后钛管的相对减壁量与相对减径量的比值Q≤2.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无缝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锻机采用X12旋锻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合金无缝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无缝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适用于ta18钛合金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无缝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和步骤三中,所述钛合金无缝管的矫直采用7辊矫直机进行矫直,钛管的直度小于1m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无缝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旋锻和在第二次旋锻过程中,使用钛合金专用冷轧油进行润滑和冷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无缝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后的钛管,表面无毛刺、凹坑、划痕和裂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无缝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将旋锻机中的模具更换为与第一次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学良岳颗彭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