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三自由度复合脚踝康复训练装置,俯仰平台两侧设有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输出端集成在第一锥齿轮换向器中,第一锥齿轮换向器输出端连接踏板以带动踏板内收、外展动作,第二驱动机构连接第一锥齿轮换向器的外壳以完成踏板翻转动作;底板顶部设有第三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输出端集成在第二锥齿轮换向器中,第二锥齿轮换向器输出端连接俯仰平台以带动踏板完成俯仰动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三组驱动机构配合两组锥齿轮换向器,可以实现踏板三自由度上的任一康复动作或任意的复合康复动作,解决了现有多自由度脚踝康复训练器角度计算不简便、控制难度大以及系统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康复器械,尤其是一种三自由度复合脚踝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1、脚踝作为人体运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关节,为人体提供支撑、平衡和缓冲的作用。当脚踝功能受损时,需要及时恰当的治疗和康复以尽快恢复其功能。术后康复中,一些患者在术后通常会使用一些康复锻炼来提高和促进恢复,特别是对患者下肢脚踝进行康复训练,多数由护理人员搀扶或按摩,操作十分困难,为了避免由于方法不科学而引起脚踝关节功能障碍后遗症,影响工作效率与护理质量,就需要进行物理治疗来辅助伤后的一系列康复治疗。常见脚踝运动包括跖曲、背曲、内翻、外翻、内收、外展及由以上几种动作形式复合的旋转运动。经过反复的循环训练可以使受损的踝关节得到完整的康复。
2、专利技术人发现,虽然目前的三自由度脚踝康复训练器类型很多,但是控制不同自由度运动的机构主要为球铰、牵引、滑块、滑轮等结构,这些机构角度计算复杂,难以精准复合控制脚踝运动角度;而三自由度以上的脚踝康复器,其多余的自由度虽然提高了控制精度,但同时也增加了训练系统复杂性,并且会使得脚踝康复训练机器存在质量体积较大的问题。</p>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自由度复合脚踝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自由度复合脚踝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俯仰平台中间开口,开口尺寸大于第一锥齿轮换向器的外壳尺寸,所述外壳活动设于开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自由度复合脚踝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齿轮换向器和第二锥齿轮换向器均为二轴锥齿轮换向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自由度复合脚踝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锥齿轮换向器中的第一动力输入轴连接,第一电机输出端穿过第一锥齿轮换向器的外壳并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自由度复合脚踝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自由度复合脚踝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俯仰平台中间开口,开口尺寸大于第一锥齿轮换向器的外壳尺寸,所述外壳活动设于开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自由度复合脚踝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齿轮换向器和第二锥齿轮换向器均为二轴锥齿轮换向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自由度复合脚踝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锥齿轮换向器中的第一动力输入轴连接,第一电机输出端穿过第一锥齿轮换向器的外壳并与外壳转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自由度复合脚踝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齿轮换向器的第一动力输出轴端部通过导向轴支座与所述踏板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自由度复合脚踝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锥齿轮换向器的外壳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卫东,胡起凡,王宏卫,穆卫东,刘慧芳,马新煜,李亚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