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适用于高敏机动飞行的灵动空中机器人平台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高敏机动飞行的灵动空中机器人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5782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敏机动飞行的灵动空中机器人平台,包括:机架;悬臂,悬臂与机架固定连接,悬臂为四个、且沿机架对称式设置,不相邻的两个悬臂的中轴线相互平行、且不共线;交叉点a位于机架的前端;交叉点b位于机架的左方;四个电机的几何中心与机架的几何中心重合。其目的是:通过悬臂的对称式,不相邻的两个悬臂相互平行、且不共线的设置,并利用各个悬臂相互之间的交叉点的偏移,使得在不改变各个电机的输出轴相互之间距离的情况下,让出机架中部的位置,既可增强无人机的可拓展性,也可降低悬臂的长度尺寸,从而降低机器人的整体重量,实用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人机,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敏机动飞行的灵动空中机器人平台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无人机(unmannedaerialvehicle,uav)由于其小巧的机身、卓越的敏捷性和强大的机动性而受到极大的关注。四旋翼作为无人机的代表之一,已广泛应用于精准农业、军事侦察、航空摄影、智慧交通和灾害响应等领域。然而,随着无人机作业任务的日益复杂化,对其平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地,对自主、敏捷四旋翼飞行的研究不断将平台推向更高的速度和敏捷性。

2、利用四旋翼的机动特性,以非常高的速度敏捷穿越具有挑战性、障碍物丰富的区域,这对于在复杂环境中执行时间紧迫的任务至关重要。而且,随着高机动无人机逐渐成为对抗反制、区域突防的主流平台,高机动无人机的研制得到了各大高校和科研团队的重视。

3、为了取得令人满意的机动性能,现有平台设计主要遵循两条路线:1)通过仅对飞控和航电系统的基本保留以及采用轻材质机架,实现飞行平台的整体减重,以5寸穿越机为代表。但此类平台由于布局约束或动力匹配已最优,导致外拓模块不易加装或加装后的机动性能大幅下降,禁锢无人机功能的二次开发,以及削弱平台的适用性。2)为了满足二次开发的需求,平台研制往往采用较大的机架,以满足任务计算机或应用传感器的加装,但此类大平台将牺牲系统的敏捷性为代价。

4、因此,如何设计一款兼具机动性和易拓性的高速、敏捷空中机器人平台,是各项科研任务开展前所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敏机动飞行的灵动空中机器人平台,通过悬臂的对称式,不相邻的两个悬臂相互平行、且不共线的设置,并利用各个悬臂相互之间的交叉点的偏移,使得在不改变各个电机的输出轴相互之间距离的情况下,让出机架中部的位置,既可增强无人机的可拓展性,也可降低悬臂的长度尺寸,从而降低机器人的整体重量,实用性较强。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适用于高敏机动飞行的灵动空中机器人平台,包括:

4、机架;

5、悬臂,所述悬臂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悬臂为四个、且沿机架对称式设置,不相邻的两个所述悬臂的中轴线相互平行、且不共线;

6、位于所述机架前端的两个悬臂的中轴线的交叉点为交叉点a,所述交叉点a位于机架的前端;

7、位于所述机架右侧的两个悬臂的中轴线的交叉点为交叉点b,所述交叉点b位于机架的左方;

8、电机,所述电机安装于悬臂的自由端,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螺旋桨;

9、四个所述电机的几何中心与机架的几何中心重合。

10、进一步限定,所述悬臂的自由端还安装有支撑腿。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在悬臂上设置支撑腿,以支撑腿和悬臂共同构成起落架,相对于在相同位置设置独立的起落架对机器人平台进行支撑,可减小支撑部件的数量,进而减小机器人平台的整体重量;而相对于采用相同的支撑腿直接安装在机架上,即多个支撑腿向内集中的安装方式,可增强地面对机器人平台,于降落后的支撑的平稳性,实用性较强。

11、进一步限定,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电池,所述电池位于机架的上方。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电池上置的方式,实现电池的安装,可使得机器人平台整体的重心尽可能地靠近螺旋桨所在的平面,提升机器人平台的实飞易操作性,实用性较强。

12、进一步限定,所述机架包括顶板、底板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且与顶板和底板可拆卸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以顶板和底板构成部件的安装主体,以支撑架撑开顶板和底板之间的安装空间,以“三明治”式包络结构,实现多模块的紧凑安装、并供附属部件走线使用,满足易走线、易安装且强刚度需求,实用性较强。

13、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架呈矩形、且分别与顶板和底板卡接。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呈矩形的支撑架分别与顶板、底板的卡接,完成支撑架与顶板、底板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实用性较强。

14、进一步限定,所述顶板和底板于悬臂对应位置均固定设有支板,相互对应的两个支板之间卡设有固定机构,所述悬臂卡设在固定机构内。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支板和固定机构的相互配合,以固定机构对悬臂的夹持,完成悬臂与机架之间的固定连接,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

15、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固定机构均包括前后两个固定组,每个所述固定组均包括上下两个固定块,所述悬臂卡设在两个固定块之间,所述支板和固定块上均开设有过孔,所述过孔内穿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穿过过孔螺接有螺母。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固定螺栓与过孔的相互匹配,实现固定机构与机架在水平面上的定位,再以固定螺栓与螺母配合的方式,对固定块进行挤压,进而将固定块挤压在悬臂上,完成悬臂与机架之间的固定连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16、进一步限定,所述顶板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上固定安装有云台。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加强板对云台安装在顶板上的位置进行结构强度的加强,可避免顶板因云台重量过大而造成的顶板弯曲的问题,实用性较强。

17、进一步限定,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与任务计算机信号连接的测距模块、飞控减振台、电调、图数传输机构、gps支架,所述图数传输机构连接有遥控器接收机。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9、1、通过悬臂的对称式,不相邻的两个悬臂相互平行、且不共线的设置,并利用各个悬臂相互之间的交叉点的偏移,使得在不改变各个电机的输出轴相互之间距离的情况下,让出机架中部的位置,既可增强无人机的可拓展性,也可降低悬臂的长度尺寸,从而降低机器人的整体重量,实用性较强;

20、2、通过在悬臂上设置支撑腿,以支撑腿和悬臂共同构成起落架,相对于在相同位置设置独立的起落架对机器人平台进行支撑,可减小支撑部件的数量,进而减小机器人平台的整体重量;而相对于采用相同的支撑腿直接安装在机架上,即多个支撑腿向内集中的安装方式,可增强地面对机器人平台,于降落后的支撑的平稳性,实用性较强;

21、3、通过电池上置的方式,实现电池的安装,可使得机器人平台整体的重心尽可能地靠近螺旋桨所在的平面,提升机器人平台的实飞易操作性,实用性较强;

22、4、以顶板和底板构成部件的安装主体,以支撑架撑开顶板和底板之间的安装空间,以“三明治”式包络结构,实现多模块的紧凑安装、并供附属部件走线使用,满足易走线、易安装且强刚度需求,实用性较强;

23、5、通过呈矩形的支撑架分别与顶板、底板的卡接,完成支撑架与顶板、底板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实用性较强;

24、6、通过固定螺栓与过孔的相互匹配,实现固定机构与机架在水平面上的定位,再以固定螺栓与螺母配合的方式,对固定块进行挤压,进而将固定块挤压在悬臂上,完成悬臂与机架之间的固定连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高敏机动飞行的灵动空中机器人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敏机动飞行的灵动空中机器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2)的自由端还安装有支撑腿(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敏机动飞行的灵动空中机器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电池(4),所述电池(4)位于机架(1)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敏机动飞行的灵动空中机器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顶板(11)、底板(12)和支撑架(13),所述支撑架(13)位于顶板(11)和底板(12)之间、且与顶板(11)和底板(12)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敏机动飞行的灵动空中机器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3)呈矩形、且分别与顶板(11)和底板(12)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敏机动飞行的灵动空中机器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和底板(12)于悬臂(2)对应位置均固定设有支板(220),相互对应的两个支板(220)之间卡设有固定机构,所述悬臂(2)卡设在固定机构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敏机动飞行的灵动空中机器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机构均包括前后两个固定组,每个所述固定组均包括上下两个固定块(22),所述悬臂(2)卡设在两个固定块(22)之间,所述支板(220)和固定块(22)上均开设有过孔,所述过孔内穿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穿过过孔螺接有螺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敏机动飞行的灵动空中机器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加强板(410),所述加强板(410)上固定安装有云台(4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敏机动飞行的灵动空中机器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还安装有与任务计算机(45)信号连接的测距模块(42)、飞控减振台(43)、电调(44)、图数传输机构(46)、GPS支架(47),所述图数传输机构(46)连接有遥控器接收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高敏机动飞行的灵动空中机器人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敏机动飞行的灵动空中机器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2)的自由端还安装有支撑腿(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敏机动飞行的灵动空中机器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电池(4),所述电池(4)位于机架(1)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敏机动飞行的灵动空中机器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顶板(11)、底板(12)和支撑架(13),所述支撑架(13)位于顶板(11)和底板(12)之间、且与顶板(11)和底板(12)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敏机动飞行的灵动空中机器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3)呈矩形、且分别与顶板(11)和底板(12)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敏机动飞行的灵动空中机器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和底板(12)于悬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涛张豪丁鑫苏晓杰马铁东田羽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