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能量汽车内饰碰撞冲击设备及冲击试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574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小能量汽车内饰碰撞冲击设备及冲击试验方法。小能量汽车内饰碰撞冲击设备包括基座及布置于基座上的龙门架,基座上设置有工装夹具,基座的上方垂直设置有套筒导轨,套筒导轨内布置有落锤,落锤的顶端布置有电磁吸盘,电磁吸盘通过对线圈通放电控制磁力大小,实现对落锤的吸附和释放控制;电磁吸盘顶端通过钢丝绳连接布置于龙门架的横梁上的电机,电机一侧布置激光测距传感器,设置安全插销,为用于防止电磁吸盘意外失效而增加的保险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为汽车上的车辆前大灯、车门内饰板、仪表板以及高压线束等车辆部件的跌落试验提供试验方法,为小能量、高精度的汽车零部件级别的纵向动态冲击提供测试平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碰撞冲击试验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小能量汽车内饰碰撞冲击设备及冲击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1、碰撞冲击试验是测试汽车零部件产品性能的常用方法,其能够有效模拟车辆部件在遭受外物撞击情况下的性能表现。工作原理通常是将落锤以某种方式提升至特定高度,然后对其释放,最终以某一速度冲击待测样品。试验过程中通过改变落锤的质量或者是改变落锤提升的高度来实现不同能量的冲击。

2、现有冲击试验装置的冲击能量通常集中在几百焦耳至几千焦耳之间,针对汽车上的车辆前大灯、车门内饰板、仪表板以及高压线束等小型部件的撞击工况,无法满足测试需求;另一方面,受机械摩擦阻力、空气阻力等影响,冲击过程中普遍会存在能量损失问题。现有冲击试验方法中通常会忽视这个能量损失,而能量损失又不是极小量,忽视会导致结果不精准。

3、随着汽车零部件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速崛起,产品的质量要求也愈发提高,同时对测试精度的需求也在提高,需要更精准的测试方案。为了满足日益严苛的测试要求,因此开发新的试验设备来进行试验检测,以确保各零部件的使用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小能量汽车内饰碰撞冲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及布置于所述基座上表面的龙门架,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工装夹具,所述基座的上方垂直设置有套筒导轨,所述套筒导轨内布置有落锤,所述落锤的顶端布置有电磁吸盘,所述电磁吸盘通过对线圈通放电控制磁力大小,实现对落锤的吸附和释放控制;所述电磁吸盘顶端通过钢丝绳连接布置于龙门架的横梁上的电机,所述电机一侧布置激光测距传感器,用以测量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与落锤之间距离;设置有安全插销,为用于防止所述电磁吸盘意外失效而增加的保险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小能量汽车内饰碰撞冲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导轨的顶端及底端与导轨固定装置连接固定,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小能量汽车内饰碰撞冲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及布置于所述基座上表面的龙门架,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工装夹具,所述基座的上方垂直设置有套筒导轨,所述套筒导轨内布置有落锤,所述落锤的顶端布置有电磁吸盘,所述电磁吸盘通过对线圈通放电控制磁力大小,实现对落锤的吸附和释放控制;所述电磁吸盘顶端通过钢丝绳连接布置于龙门架的横梁上的电机,所述电机一侧布置激光测距传感器,用以测量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与落锤之间距离;设置有安全插销,为用于防止所述电磁吸盘意外失效而增加的保险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小能量汽车内饰碰撞冲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导轨的顶端及底端与导轨固定装置连接固定,所述导轨固定装置布置于所述龙门架的立柱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小能量汽车内饰碰撞冲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落锤由锤体和锤头两部分组成,所述锤体布置于所述锤头的顶端,其径向方向布置有保险通孔,其上端用于与所述电磁吸盘连接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艳军娄磊李志贺宁宁张爱法郭树文赵微王景琛贺永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