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电缆接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5480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9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力电缆接头装置,包括壳体一,所述壳体一的边侧通过铰链转动安装有壳体二,所述壳体一和壳体二的边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壳体一和壳体二的边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一的内部开设有滑槽和凹槽。该电力电缆接头装置,设置有壳体一和壳体二,二者之间通过铰链和螺栓相连,壳体一的内部设置有夹紧机构一和夹紧机构二,夹紧机构一对两根电缆的外护套进行夹紧固定,电缆的分支连接后通过夹紧机构二进行支撑固定,壳体一的内部设置有气囊一,壳体二的内部设置有气囊二,气囊一和气囊二对夹紧机构二起到缓冲减震作用,降低装置受到冲击时对电缆连接处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电缆接头的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缆,具体为一种电力电缆接头装置


技术介绍

1、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电力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电缆铺设好后,为了使其成为一个连续的线路,各段线必须连接为一个整体,这些连接点就称为电缆接头。

2、根据检索,中国专利文献,公告号:cn208835632u,公开了电缆接头防护夹及电缆接头防护夹组件,电缆接头防护夹,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相匹配的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开合连接,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上均设置有相对应的夹线结构,在使用该电缆接头防护夹对拆解后的电缆接头进行绝缘包夹时,打开该电缆接头防护夹,通过夹线结构夹住电缆接头,闭合该电缆接头防护夹,进而完成对拆解后的电缆接头的包夹;该电缆接头防护夹具有较高的使用安全性,能较为快速、方便地对拆解后的电缆接头进行绝缘包夹,且包夹效果较好,能较好地对拆解后的电缆接头做防护,同时,拆解后的电缆接头包夹的拆除也较为便捷,单个电缆接头的包扎和拆除仅需数秒即可完成,能有效地提高检修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设备跳闸等事件发生的几率,并且,该电缆接头防护夹可循环使用,拆除对拆解后的电缆接头的绝缘包夹后,电缆接头上也不会有物质残留,较好地对电缆接头予以防护,电缆接头防护夹组件,多个电缆接头防护夹并排设置,且相邻的电缆接头防护夹可拆卸连接,检修作业人员在进行检修作业时,可直接携带该电缆接头防护夹组件,在需要对拆解后的电缆接头进行绝缘包扎时,再从该电缆接头防护夹组件将电缆接头防护夹拆卸下来,进行使用,该电缆接头防护夹组件能便于检修作业人员的携带,便于检修作业人员的工作,提高检修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但是该电缆接头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只具备单一的夹紧结构,只能对电缆的外护套进行夹紧固定,无法对分支进行固定,且不具备减震结构,装置受到冲击时,电缆的连接处容易发生松动,防护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电缆接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电缆接头装置,包括壳体一,所述壳体一的边侧通过铰链转动安装有壳体二,所述壳体一和壳体二的边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壳体一和壳体二的边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一的内部开设有滑槽和凹槽,所述滑槽的内侧设置有夹紧机构一,所述夹紧机构一包括夹块、双向丝杆、旋钮和橡胶垫,所述滑槽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气囊一,所述气囊一的上端设置有夹紧机构二,所述夹紧机构二包括支撑板、弧形槽、连接槽、固定螺杆、压板、弹簧和调节螺母,所述壳体二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气囊二。

5、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在壳体一和壳体二的边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壳体一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垫。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壳体一和壳体二通过铰链翻转闭合在一起,螺栓穿过连接块,使壳体一和壳体二固定在一起。

7、优选的,所述滑槽在凹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夹块活动连接在滑槽的内侧,所述夹块在滑槽的内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夹块沿着滑槽的内侧水平滑动。

9、优选的,所述双向丝杆转动连接在滑槽的内侧,所述旋钮转动连接在壳体一的外侧,所述旋钮与双向丝杆为固定连接,所述夹块螺纹连接在双向丝杆的外侧,所述夹块的内侧为弧形结构,所述橡胶垫固定安装在夹块的内侧。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旋钮带动双向丝杆旋转,双向丝杆通过螺纹带动两个夹块朝相反的方向移动,夹块的内侧对主电缆进行夹紧,橡胶垫提高夹块的防滑效果。

11、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气囊一的上端,所述弧形槽和连接槽开设在支撑板的上端,所述弧形槽设置有六个,所述连接槽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槽垂直于弧形槽,所述固定螺杆在连接槽的内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所述压板和弹簧套接连接在固定螺杆的外侧,所述弹簧与压板的下端贴合。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缆的分支摆放在弧形槽的内侧,压板沿着固定螺杆上下滑动,弹簧对压板施加向上的弹力。

13、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母螺纹连接在固定螺杆的外侧,所述调节螺母与压板的上端贴合,所述气囊二与支撑板贴合。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调节螺母,调节螺母向下移动时,带动压板移动,对分支进行夹紧。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电力电缆接头装置,设置有壳体一和壳体二,二者之间通过铰链和螺栓相连,壳体一的内部设置有夹紧机构一和夹紧机构二,夹紧机构一对两根电缆的外护套进行夹紧固定,电缆的分支连接后通过夹紧机构二进行支撑固定,壳体一的内部设置有气囊一,壳体二的内部设置有气囊二,气囊一和气囊二对夹紧机构二起到缓冲减震作用,降低装置受到冲击时对电缆连接处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电缆接头的防护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电缆接头装置,包括壳体一(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1)的边侧通过铰链转动安装有壳体二(2),所述壳体一(1)和壳体二(2)的边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3),所述壳体一(1)和壳体二(2)的边侧开设有通孔(4),所述壳体一(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5)和凹槽(6),所述滑槽(5)的内侧设置有夹紧机构一(7),所述夹紧机构一(7)包括夹块(701)、双向丝杆(702)、旋钮(703)和橡胶垫(704),所述滑槽(5)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气囊一(8),所述气囊一(8)的上端设置有夹紧机构二(9),所述夹紧机构二(9)包括支撑板(901)、弧形槽(902)、连接槽(903)、固定螺杆(904)、压板(905)、弹簧(906)和调节螺母(907),所述壳体二(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气囊二(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在壳体一(1)和壳体二(2)的边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块(3)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壳体一(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5)在凹槽(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夹块(701)活动连接在滑槽(5)的内侧,所述夹块(701)在滑槽(5)的内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杆(702)转动连接在滑槽(5)的内侧,所述旋钮(703)转动连接在壳体一(1)的外侧,所述旋钮(703)与双向丝杆(702)为固定连接,所述夹块(701)螺纹连接在双向丝杆(702)的外侧,所述夹块(701)的内侧为弧形结构,所述橡胶垫(704)固定安装在夹块(701)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901)固定安装在气囊一(8)的上端,所述弧形槽(902)和连接槽(903)开设在支撑板(901)的上端,所述弧形槽(902)设置有六个,所述连接槽(903)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槽(903)垂直于弧形槽(902),所述固定螺杆(904)在连接槽(903)的内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所述压板(905)和弹簧(906)套接连接在固定螺杆(904)的外侧,所述弹簧(906)与压板(905)的下端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母(907)螺纹连接在固定螺杆(904)的外侧,所述调节螺母(907)与压板(905)的上端贴合,所述气囊二(10)与支撑板(901)贴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电缆接头装置,包括壳体一(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1)的边侧通过铰链转动安装有壳体二(2),所述壳体一(1)和壳体二(2)的边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3),所述壳体一(1)和壳体二(2)的边侧开设有通孔(4),所述壳体一(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5)和凹槽(6),所述滑槽(5)的内侧设置有夹紧机构一(7),所述夹紧机构一(7)包括夹块(701)、双向丝杆(702)、旋钮(703)和橡胶垫(704),所述滑槽(5)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气囊一(8),所述气囊一(8)的上端设置有夹紧机构二(9),所述夹紧机构二(9)包括支撑板(901)、弧形槽(902)、连接槽(903)、固定螺杆(904)、压板(905)、弹簧(906)和调节螺母(907),所述壳体二(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气囊二(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在壳体一(1)和壳体二(2)的边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块(3)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壳体一(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5)在凹槽(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夹块(701)活动连接在滑槽(5)的内侧,所述夹块(701)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宽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众百泓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