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崩坡厚堆积体偏压力作用下隧道进洞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崩坡厚堆积体偏压力作用下隧道进洞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5416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是涉及崩坡厚堆积体偏压力作用下隧道进洞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施工装置用于安装崩坡厚堆积体隧道的支护结构,所述支护结构包括支护桩、偏压墙和套拱接管棚;施工装置包括台车、直线驱动器和夹持装置;台车上设置有机架;直线驱动器安装在机架上,直线驱动器的驱动端上安装有伸缩杆;夹持装置与伸缩杆连接且其用于将支护桩和偏压墙固定到机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方便操作人员安装支护桩和偏压墙的功能,达到有效地应对崩坡厚堆积体的支护需求、保证隧道的稳定性的效果,适用于松散崩坡堆积体隧道的进洞施工,特别适用于存在偏压力的进洞隧道开挖施工,解决了隧道两侧涂层厚度差值较大时导致隧道结构的剪切破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是涉及崩坡厚堆积体偏压力作用下隧道进洞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隧道施工中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复杂的地质条件、地质灾害风险、严格的工程要求、施工效率和质量要求,以及施工期限和成本限制等因素。在公路改建项目中,隧道开挖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其中,需要注意的地质条件包括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通常呈松散状,其工程性质较差。以及一些崩坡积,地质松散至稍密,工程性质同样较差。这些地形地貌在隧道进洞开挖的过程中,常常会带来一系列挑战,包括工程安全、施工效率等方面。而现有的结构和施工方法不能很好地实现对崩坡积体的承载,容易出现崩坡积体坍塌的情况。

2、为此,中国专利cn107387126b公开了崩坡积体隧道管棚结构及崩坡积体隧道施工方法,其能够形成一个拱形网状的承载层,具有承载能力强的有益效果,能够实现对上方崩坡积的有效承载,避免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崩坡积体坍塌影响施工或发生事故;采用前述的崩坡积体隧道管棚结构进行隧道入口的保护,然后进行开挖,具有能够实现对上方崩坡积的有效承载,避免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崩坡积体坍塌影响施工或发生事故的情况。

3、但是,使用复杂的支护措施,会大幅度增加施工成本,且当隧道入口位于地形条件较差的不稳定山坡上,隧道顶部两侧土层厚度严重不一致时,会使得隧道两侧的压力差较大,隧道结构上的应力不均匀,局部应力集中和过度变形可能导致隧道结构的剪切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提供崩坡厚堆积体偏压力作用下隧道进洞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通过台车、直线驱动器和夹持装置解决了隧道两侧涂层厚度差值较大时导致隧道结构的剪切破坏的问题。

2、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崩坡厚堆积体偏压力作用下隧道进洞施工装置,用于安装崩坡厚堆积体隧道的支护结构,所述支护结构包括支护桩、偏压墙和套拱接管棚;施工装置包括台车、直线驱动器和夹持装置;台车上设置有机架;直线驱动器安装在机架上,直线驱动器的驱动端上安装有伸缩杆;夹持装置与伸缩杆连接且其用于将支护桩和偏压墙固定到机架上。

3、优选的,夹持装置包括有用于固定支护桩的夹持工装;夹持工装上安装有立板和横板,横板设有两个,立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横板连接形成一面开口的方形框结构;夹持工装通过架体与伸缩杆连接;支护桩的顶端安装有与夹持工装配合的冠梁。

4、优选的,夹持装置包括用于夹持偏压墙的夹杆;夹杆设置在伸缩杆上;偏压墙上开设有对接槽,对接槽内能拆卸的安装有与夹杆配合的握把。

5、优选的,机架上还设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支架和直线驱动组件;支架与伸缩杆连接;支架上滑动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转动安装转轴,转轴与夹持工装转动连接;直线驱动组件安装在支架上且其用于控制安装架沿竖直方向移动。

6、优选的,直线驱动组件包括导向杆、螺杆、旋转驱动器、带轮和传动带;导向杆安装在支架上且其与安装架滑动配合;螺杆转动安装在支架上且其与安装架螺纹连接;带轮设有两个,其中一个带轮套接在螺杆上,另一个带轮套接在旋转驱动器的驱动端上;传动带的两侧分别跨接在两个带轮上。

7、优选的,直线驱动器的下方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部转动安装有滚轮。

8、优选的,偏压墙为多段式设置。

9、崩坡厚堆积体偏压力作用下隧道进洞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边仰坡进行挂网锚喷防护;s2、修建天沟,通过施工装置的夹持装置将支护桩和偏压墙移动至隧道的两侧,并将偏压墙安装在地形较低的一侧,将支护桩安装在地形较高的一侧;s3、支座拱墙钢架套拱和大管棚进行超前支护;s4、修建排水沟和截水沟;s5、从隧道进出口正坡进行双向掘进,采用环形开挖并预留核心土。

10、优选的,所述s2中,在偏压墙安装后,采用土石对偏压墙远离隧道的一侧进行回填,并夯实。

11、优选的,所述s2中,每根支护桩的桩基设置两束锚索。

12、本专利技术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本专利技术通过台车、直线驱动器和夹持装置实现了方便操作人员安装支护桩和偏压墙的功能,达到有效地应对崩坡厚堆积体的支护需求、保证隧道的稳定性的效果,能够更好地适应地质环境,降低施工难度和风险,适用于松散崩坡堆积体隧道的进洞施工,特别适用于存在偏压力的进洞隧道开挖施工,解决了隧道两侧涂层厚度差值较大时导致隧道结构的剪切破坏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崩坡厚堆积体偏压力作用下隧道进洞施工装置,用于安装崩坡厚堆积体隧道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崩坡厚堆积体偏压力作用下隧道进洞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装置(3)包括有用于固定支护桩(5)的夹持工装(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崩坡厚堆积体偏压力作用下隧道进洞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装置(3)包括用于夹持偏压墙(6)的夹杆(32);

4.根据权利要求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崩坡厚堆积体偏压力作用下隧道进洞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11)上还设有升降装置(4),升降装置(4)包括支架(41)和直线驱动组件(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崩坡厚堆积体偏压力作用下隧道进洞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直线驱动组件(42)包括导向杆(421)、螺杆(422)、旋转驱动器(423)、带轮(424)和传动带(4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崩坡厚堆积体偏压力作用下隧道进洞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直线驱动器(2)的下方安装有支撑杆(12),支撑杆(12)的底部转动安装有滚轮(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崩坡厚堆积体偏压力作用下隧道进洞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偏压墙(6)为多段式设置。

8.崩坡厚堆积体偏压力作用下隧道进洞施工方法,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崩坡厚堆积体偏压力作用下隧道进洞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崩坡厚堆积体偏压力作用下隧道进洞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在偏压墙(6)安装后,采用土石(8)对偏压墙(6)远离隧道的一侧进行回填,并夯实。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崩坡厚堆积体偏压力作用下隧道进洞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每根支护桩(5)的桩基设置两束锚索。

...

【技术特征摘要】

1.崩坡厚堆积体偏压力作用下隧道进洞施工装置,用于安装崩坡厚堆积体隧道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崩坡厚堆积体偏压力作用下隧道进洞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装置(3)包括有用于固定支护桩(5)的夹持工装(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崩坡厚堆积体偏压力作用下隧道进洞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装置(3)包括用于夹持偏压墙(6)的夹杆(32);

4.根据权利要求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崩坡厚堆积体偏压力作用下隧道进洞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11)上还设有升降装置(4),升降装置(4)包括支架(41)和直线驱动组件(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崩坡厚堆积体偏压力作用下隧道进洞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直线驱动组件(42)包括导向杆(421)、螺杆(422)、旋转驱动器(423)、带轮(424)和传动带(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陈何兆贺媛刘柳先王磊庞大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交建天路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