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窦道造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5258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窦道造影装置,包括:内漏斗;对比剂第一导管,所述对比剂第一导管的下端与所述内漏斗的咀部连通;对比剂注射器;对比剂第二导管,连接所述对比剂第一导管的上端和所述对比剂注射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窦道造影装置,解决了传统的窦道造影对比剂不能完全进入窦道,导致不能充分显示窦道情况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具体地,涉及一种窦道造影装置


技术介绍

1、窦道是指机体组织感染、坏死,经体表排出体外后而形成的一个开口于体表的、不与体内空腔脏器相通的潜性盲管,可发生于软组织、脂肪、肌肉甚至骨质等。

2、窦道造影是通过造影导管注入碘造影剂,检查窦道的位置、走形、范围、形状及与周围组织器官关系的检查方法,对比剂的量以注满窦腔为宜。

3、临床上一般窦道造影都是直接用注射器接个细管,插入窦口,由于窦道迂曲或是密封性差,对比剂不能完全进入窦道,导致不能充分显示窦道情况。

4、因此,传统的窦道造影对比剂不能完全进入窦道,导致不能充分显示窦道情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在
技术介绍
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没有形成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窦道造影装置,以解决传统的窦道造影对比剂不能完全进入窦道,导致不能充分显示窦道情况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了一种窦道造影装置,包括:

3、内漏斗;

4、对比剂第一导管,所述对比剂第一导管的下端与所述内漏斗的咀部连通;

5、对比剂注射器;

6、对比剂第二导管,连接所述对比剂第一导管的上端和所述对比剂注射器。

7、本申请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8、在使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窦道造影装置时,内漏斗的大端罩在患者窦口的周围,推动对比剂注射器产生的带有压力的对比剂经对比剂第二导管、对比剂第一导管、内漏斗,再经窦口进入到窦道。内漏斗的大端罩在患者窦口的周围,由于内漏斗内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使得推动对比剂注射器产生的带有压力的对比剂只能被推进窦道内而不会流出内漏斗外,即对比剂能够完全进入窦道。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窦道造影装置,能够将对比剂完全注入窦道,使得能够充分显示窦道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窦道造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窦道造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窦道造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槽口为倒V型的槽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窦道造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漏斗的底端高于所述外漏斗的底端的距离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6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窦道造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漏斗的底端高于所述外漏斗的底端的距离为5m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窦道造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比剂第一导管为硬导管,所述对比剂第二导管为软导管。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所述的窦道造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负压导管为软导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窦道造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窦道造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窦道造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槽口为倒v型的槽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窦道造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漏斗的底端高于所述外漏斗的底端的距离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6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利佳卢彦李晶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