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无檩组合金属屋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75203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7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无檩组合金属屋面系统,包括屋面板组件和支撑梁组件,屋面板组件安装在支撑梁组件上,支撑梁组件包括主梁,主梁上安装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次梁;屋面板组件包括若干个安装在次梁上的屋面板,屋面板之间相互搭接,搭接处设有防水卷材层一,且屋面板组件的上方设有防水卷材层二,防水卷材层一位于防水卷材层二的内部。本技术的质量更轻,使用构件少,材料成本越低,且缩减施工周期,安装效率高,降低施工成本,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实现了较高的承载力,大大提升了屋面的性价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屋面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檩金属屋面系统,属于工业建筑设计施工的。


技术介绍

1、建筑的屋面有金属屋面、混凝土屋面、瓦屋面等,但金属屋面受限于压型钢板的成型刚度、承载力等,基本上还是采用主结构上设置间距较小的檩条(间距约为1.2-1.5m),然后再在檩条上依次铺设金属屋面板、保温棉、防水卷材等屋面系统的方式。

2、但此种传统做法,对施工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工业厂房中,刚架之间通过设置数量较多的拉杆、拉条和支撑形成稳定体系,然后在屋面、墙面设置大量的檩条,使得采购、加工和现场安装的工作量巨大,造价成本较高。且对构件的出厂、安装顺序有一定的要求,降低了施工效率。同时,传统金属屋面系统,由多层构造组成,需要通过至少8道工序安装,在安装过程中,对施工工人的素质要求很高,成型后又不易检查,存在漏水、不保温等隐患。更为重要的是,如果金属屋面板采用市面上常见的复合板,铺设时纵向搭接缝处会出现一边处于悬挑状态,相邻两块复合板在纵向搭接缝处刚度不一致,导致接缝处往往在受力以后会出现变形差或变形不协同的现象,存在漏水隐患。

3、有基于此,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幅节省采购、加工、安装周期的新型无檩组合金属屋面系统,其既能缩短整体施工周期,又能提高施工质量。其屋面板的板型平整度好、板端稳定性高,在铺设防水卷材层时,卷材与搭接缝的贴合度高,不易松动,大大提高了防水性能。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新型无檩组合金属屋面系统,包括屋面板组件和支撑梁组件,所述的屋面板组件安装在支撑梁组件上,所述的支撑梁组件包括主梁,所述主梁上安装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次梁;所述的屋面板组件包括若干个安装在次梁上的屋面板,所述屋面板之间相互搭接,搭接处设有防水卷材层一,且屋面板组件的上方设有防水卷材层二,所述防水卷材层一位于防水卷材层二的内部。

4、所述屋面板的两端分别为公边和母边,所述公边设有凹口,所述凹口的上方设有延长段,所述母边设有凸起,且凸起的上方设有镂空段,所述的搭接处为凸起进入凹口内,且延长段进入镂空段内。

5、所述屋面板的两端分别为公边和母边,所述公边设有上延长段,所述上延长段的下方为下镂空段,所述母边设有下延长段,所述下延长段的上方为上镂空段,所述的搭接处为上延长段进入上镂空段内,且下延长段进入下镂空段内。

6、所述屋面板的上方设有下凹处,且屋面板的下方设有下突劲,所述下突劲位于下凹处的正下方。

7、所述的下突劲内具有填充物。

8、所述防水卷材层一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下凹处的一侧壁上。

9、所述下凹处打入有结构钉,通过结构钉将屋面板与次梁固定。

10、所述屋面板包括上层板、中间芯材板和下层板,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均为金属板,所述中间芯材板为岩棉板或玻璃丝棉板。

11、所述次梁的腹板为蜂窝腹板或波纹腹板,每两个次梁之间的间距为2-8m,且次梁之间的间距均相等。

12、本技术的新型无檩组合金属屋面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本技术把复合型屋面板和钢梁进行组合,用于整个屋面系统,取消传统的檩条柔性屋面系统,改用经济美观的蜂窝次梁或波纹次梁,较檩条与底板的组合相比,该屋面系统的质量更轻,使用构件少,材料成本越低,且缩减施工周期,安装效率高,降低施工成本,为实现构件自动化生产埋下伏笔,且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大大提升屋面的性价比。

14、2、本技术中的屋面板主要作为承重板,通过结构钉将其两端有效固定在次梁上,跨距可做到二至八米,该屋面系统具有极好的承载力,也具有极强的抗风揭性能。并且,屋面板与屋面板搭接后,再铺设防水卷材层一,其屋面板本身已具有极好的防水性能,再在防水卷材层一上方铺设防水卷材层二,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系统性的解决了工业建筑的漏水隐患。

15、3、防水卷材层可根据需求选择合理厚度的同时,相较于传统的柔性屋面做法,本技术只需要50%的螺钉用量,大大提高了其经济性,也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效率。

16、4、将屋面板的承重功能及被固定功能结合为一体,减少了屋面的施工步骤,大大节省屋面铺设过程中的人工,提高了施工效率。

17、5、本技术中的屋面板厚度、波峰高度设计合理,两端通过公边和母边加强,避免在施工过程中板材变形过大,作此设计能够保证施工安全性,同时也防止连接板件自身下挠。

18、6、本技术中屋面板的下层板做加劲处理,稳固板型形状的同时提高板型的承载能力。现有技术中的板型基本是一端悬挑,无支撑受力点,另一端有支撑点,本技术在下层板设计了作为受力支撑点的下突劲,防止板在搭接后出现因受力而导致的板面不平现象,保证了屋面板足够的刚度,也进一步提高了其承载力。下突劲处的填充物为聚氨酯或其他填充物,板端稳定性更高。

19、7、本技术中的屋面板平整度好,下凹处不仅可以准确定位结构钉的位置,且将结构钉打入到下凹处可以避免钉头凸起破坏整体板面平整度,且凸起部较为尖锐,容易刺破防水卷材层,因此也避免影响防水卷材层铺设。在铺设防水卷材层时,防水卷材层与搭接缝的贴合度更高,不易松动,更加不易漏水。

20、8、本技术中的屋面板采用公边与母边做防水设计,当两板搭接时,公边、母边扣合,公边的延长段可以覆盖住母边的镂空段,可以有效的达到保温的连续性,且搭接处留有足够空间,便于两板的端面在顶紧时,公边与母边可以顺利、便捷的扣合,从而不影响板与板之间的过盈配合,做到更加紧密的搭接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无檩组合金属屋面系统,包括屋面板组件和支撑梁组件,所述的屋面板组件安装在支撑梁组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梁组件包括主梁,所述主梁上安装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次梁;所述的屋面板组件包括若干个安装在次梁上的屋面板,所述屋面板之间相互搭接,搭接处设有防水卷材层一,且屋面板组件的上方设有防水卷材层二,所述防水卷材层一位于防水卷材层二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檩组合金属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板的两端分别为公边和母边,所述公边设有凹口,所述凹口的上方设有延长段,所述母边设有凸起,且凸起的上方设有镂空段,所述的搭接处为凸起进入凹口内,且延长段进入镂空段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檩组合金属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板的两端分别为公边和母边,所述公边设有上延长段,所述上延长段的下方为下镂空段,所述母边设有下延长段,所述下延长段的上方为上镂空段,所述的搭接处为上延长段进入上镂空段内,且下延长段进入下镂空段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檩组合金属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板的上方设有下凹处,且屋面板的下方设有下突劲,所述下突劲位于下凹处的正下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无檩组合金属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突劲内具有填充物。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无檩组合金属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卷材层一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下凹处的一侧壁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无檩组合金属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处打入有结构钉,通过结构钉将屋面板与次梁固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檩组合金属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板包括上层板、中间芯材板和下层板,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均为金属板,所述中间芯材板为岩棉板或玻璃丝棉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檩组合金属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梁的腹板为蜂窝腹板或波纹腹板,每两个次梁之间的间距为2-8m,且次梁之间的间距均相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无檩组合金属屋面系统,包括屋面板组件和支撑梁组件,所述的屋面板组件安装在支撑梁组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梁组件包括主梁,所述主梁上安装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次梁;所述的屋面板组件包括若干个安装在次梁上的屋面板,所述屋面板之间相互搭接,搭接处设有防水卷材层一,且屋面板组件的上方设有防水卷材层二,所述防水卷材层一位于防水卷材层二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檩组合金属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板的两端分别为公边和母边,所述公边设有凹口,所述凹口的上方设有延长段,所述母边设有凸起,且凸起的上方设有镂空段,所述的搭接处为凸起进入凹口内,且延长段进入镂空段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檩组合金属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板的两端分别为公边和母边,所述公边设有上延长段,所述上延长段的下方为下镂空段,所述母边设有下延长段,所述下延长段的上方为上镂空段,所述的搭接处为上延长段进入上镂空段内,且下延长段进入下镂空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鹰潘海锋蔡柳鹤王超许佳敏金剑潘瑜婷季文销汤苗陈敏芳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工业建筑系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