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碳纤维原丝用油剂上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碳纤维原丝用油剂上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5158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碳纤维原丝用油剂上油装置,属于碳纤维原丝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油槽,油槽内浸入原丝束,原丝束由油槽的排油端浸入油剂内,油槽的进油端从油剂内离开;油槽上设置有开口朝向原丝束的第一喷射组件,第一喷射组件内喷出油剂时原丝束开纤,油槽的底部设置有促使开纤后的原丝束快速、均匀上油的超声发生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解决碳纤维不能均匀上油,原丝容易聚集在一起无法散开导致原丝上油效果差,且原丝上油时效率低,使用的油剂容易破乳析出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碳纤维原丝生产,具体为一种碳纤维原丝用油剂上油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碳纤维原丝生产中的上油工序采用原丝进入油浴中,自然浸透的方式进行。目前各大碳纤维生产厂商的碳纤维原丝上油方式均采用丝束浸入上油槽并依靠自然浸透的方式进行,原丝丝束走向流程为:上油槽喂入辊组→上油槽浸入→丝束牵出辊组。原丝丝束由上油槽的喂入辊组浸入上油槽的油剂中,丝束走向与油剂循环走向相反,在丝束牵出辊组的牵引下,丝束由上油槽内牵出后进入下一工序,碳纤维原丝通过自然浸透的方式完成上油。

2、自然浸透的方式上油还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3、1、碳纤维原丝直径一般在5-10μm之间,碳纤维原丝束丝的根数一般在3千-1万2千根之间,原丝丝束细、密的特点导致采用现有自然浸透的方式,难以达到使每根丝束均匀的上油的效果。而原丝采用自然浸透的上油方式,油剂由丝束表面缓慢进入丝束内部,导致原丝表面的油剂含量大于原丝内部的油剂含量,造成原丝单丝之间的含油量不均,进而影响原丝质量。

4、2、为使原丝丝束达到均匀上油的效果,只能依靠增加丝束在油浴槽内停留时间来弥补,这样,要么上油槽做的较长,增加设备投资及设备的占地面积;要么降低纺速,影响原丝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

5、3、厂家为提升原丝生产效率、降低原丝生产成本,一般会采用加长上油槽的方式用以提升丝束在油浴中的停留时间。因油浴需保持一定的工艺温度,大油浴槽会增加控温能耗;因油剂存在使用期限的问题及大油槽存在的循环死体积问题,导致更换油浴的耗量增加,造成油剂的浪费。

6、4、碳纤维原丝上油用油剂中的主要物质为油性物质,其本身并不能溶于水,但碳纤维原丝用油剂必须要求其中的主要成分能够均匀稳定的分散在水中,所以通过改性、加入助剂等手段使其以“水包油”的形式分散在水中,这种状态只是相对的稳定,但伴随着较高的温度及持续的机械扰动下,“水包油”的形式会逐渐失效,致使油剂溶液破乳,导致油剂析出而失效。

7、故针对上述问题,需要一种可以对碳纤维原丝实现有效均匀上油的装置,节省成本,节省设备的空间占用,提高原丝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碳纤维原丝用油剂上油装置,用于解决碳纤维不能均匀上油,原丝容易聚集在一起无法散开导致原丝上油效果差,且原丝上油时效率低,使用的油剂容易破乳析出失效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碳纤维原丝用油剂上油装置,包括油槽,油槽内浸入原丝束,原丝束由油槽的排油端浸入油剂内,油槽的进油端从油剂内离开;

3、油槽上设置有开口朝向原丝束的第一喷射组件,第一喷射组件内喷出油剂时原丝束开纤,油槽的底部设置有促使开纤后的原丝束快速、均匀上油的超声发生组件。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的第一喷射组件,可以在对原丝束浸油的时候,通过第一喷射组件内喷射出来的油剂的冲击,将原丝束冲散,从而完成开纤动作,使油剂可以进入到丝束内部,通过设置的超声发生组件,当超声发生组件在进行工作的时候,由于超声波与介质的相互作用,使介质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一系列力学的、电磁学的超声效应,主要是机械效应和空化作用,在超声波的机械效应及空化作用的双重加持下,并由于碳纤维原丝丝束进入上时的开纤,使油剂能够快速且均匀的附着于每根碳纤维原丝表面,从而达到提升碳纤维原丝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因为超声波的机械效应使油剂中的主要成分能够长时间且均匀稳定的分散在水中,极大的延长了油剂的使用寿命。

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油槽的一侧活动设置有与第一喷射组件结构相同的第二喷射组件,第二喷射组件伸入到油槽内且开口朝向原丝束,并与第一喷射组件之间连通布置;

6、第二喷射组件的布置方向与第一喷射组件相反。

7、上述改进的技术效果为:通过设置的第二喷射组件,可以在开纤的过程使第二喷射组件跟随原丝束的运动方向一起运动,直到运动至极限范围,位于第一喷射组件和第二喷射组件之间的原丝束则处于展开的状态,从而使原丝束与油剂接触的时间加长,上油的效果更好。

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喷射组件包括相互转动设置的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开口相对,原丝束从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之间的空隙穿过;

9、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之间通过管道连通,且第一喷头上设置有控制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择一连通喷射油剂的电控阀。

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挡板,挡板的中间向上凸出呈弧状,挡板之间形成便于油剂垂直于原丝束的运动方向以将原丝束进一步开纤的通道;

11、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的喷射面呈球面状。

12、上述改进的技术效果为:通过设置开口相对的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可以改变对原丝束的喷射方向,避免原丝束一直持续性收到同一个方向的冲击力,同时挡板可以对原丝束形成支撑作用且挡板的弧状设置可以加速开纤并保持开纤的状态,而且两个挡板之间对喷出的油剂形成导向作用,从而使喷出的油剂会朝向与原丝束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提供了原丝束向两侧分散的推力。

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油槽内还设置有保持原丝束的开纤状态的压丝组件;所述压丝组件包括与油槽之间转动布置的偏转杆,偏转杆的两端转动设置有压丝辊,压丝辊的表面上具有若干道偏心布置的接触部,相邻两个接触部的圆心互不重合。

14、上述改进的技术效果为:设置的压丝辊可以和原丝束接触并产生挤压,挤压的方向与开纤时受到的冲击相反,且在接触部的作用下可以促使原丝束在接触部限定的区域内,以使原丝束保持分散散开的状态,且在原丝束持续性的运动过程中会对原丝束产生不同的下压位移,从而使不同位置的原丝束在不停的上下无序的波动,从而增加与油剂接触面积。

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压丝辊包括滚轴和外筒,外筒转动套接于滚轴上,且滚轴和外筒之间设置有弹性垫,外筒上设置有若干振动器。

16、上述改进的技术效果为:设置的振动器可以使压丝辊产生振动,以方便在和原丝束接触的时候使原丝束加速分散。

1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油槽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驱动偏转杆摆动的驱动箱,驱动箱上设置有接线盒。

18、上述改进的技术效果为:通过设置的驱动箱,可以驱动偏转杆在限定的范围内摆动。

1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油剂调配罐,油剂调配罐内设置有加热器和滤网,油剂调配罐外侧设置有循环泵,循环泵进口连通滤网,出口与油槽之间连通;

20、滤网与油槽连通的上设置三通阀,三通阀的另一个出口端与第一喷射组件、第二喷射组件分别通过连通。

2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油槽的排油端设置有溢流槽,溢流槽上通过与油剂调配罐之间相互连通。

22、上述改进的技术效果为:通过将油剂调配罐和油槽设置成一个循环的通道,可以使油剂不停的进行循环,从而完成对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原丝用油剂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槽(10),油槽(10)内浸入原丝束(50),原丝束(50)由油槽(10)的排油端浸入油剂内,油槽(10)的进油端从油剂内离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原丝用油剂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油槽(10)的一侧活动设置有与第一喷射组件(11)结构相同的第二喷射组件(13),第二喷射组件(13)伸入到油槽(10)内且开口朝向原丝束(50),并与第一喷射组件(11)之间连通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原丝用油剂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喷射组件(11)包括相互转动设置的第一喷头(111)和第二喷头(112),第一喷头(111)和第二喷头(112)开口相对,原丝束(50)从第一喷头(111)和第二喷头(112)之间的空隙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原丝用油剂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喷头(111)和第二喷头(112)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挡板(115),挡板(115)的中间向上凸出呈弧状,挡板(115)之间形成便于油剂垂直于原丝束(50)的运动方向以将原丝束(50)进一步开纤的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原丝用油剂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油槽(10)内还设置有保持原丝束(50)的开纤状态的压丝组件;所述压丝组件包括与油槽(10)之间转动布置的偏转杆(14),偏转杆(14)的两端转动设置有压丝辊(15),压丝辊(15)的表面上具有若干道偏心布置的接触部(151),相邻两个接触部(151)的圆心互不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原丝用油剂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压丝辊(15)包括滚轴(152)和外筒(153),外筒(153)转动套接于滚轴(152)上,且滚轴(152)和外筒(153)之间设置有弹性垫(154),外筒(153)上设置有若干振动器(15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原丝用油剂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油槽(10)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驱动偏转杆(14)摆动的驱动箱(16),驱动箱(16)上设置有接线盒(17)。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原丝用油剂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剂调配罐(18),油剂调配罐(18)内设置有加热器(19)和滤网(20),油剂调配罐(18)外侧设置有循环泵(21),循环泵(21)进口连通滤网(20),出口与油槽(10)之间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原丝用油剂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油槽(10)的排油端设置有溢流槽(101),溢流槽(101)上通过与油剂调配罐(18)之间相互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原丝用油剂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油槽(10)的上方设置有若干位于排油一侧的喂入辊组(23),以及位于进油一侧的牵出辊组(24),油槽(10)的上方还设置有与牵出辊组(24)相互接触并将原丝束(50)上多余的油剂挤出的挤压辊(2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原丝用油剂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槽(10),油槽(10)内浸入原丝束(50),原丝束(50)由油槽(10)的排油端浸入油剂内,油槽(10)的进油端从油剂内离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原丝用油剂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油槽(10)的一侧活动设置有与第一喷射组件(11)结构相同的第二喷射组件(13),第二喷射组件(13)伸入到油槽(10)内且开口朝向原丝束(50),并与第一喷射组件(11)之间连通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原丝用油剂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喷射组件(11)包括相互转动设置的第一喷头(111)和第二喷头(112),第一喷头(111)和第二喷头(112)开口相对,原丝束(50)从第一喷头(111)和第二喷头(112)之间的空隙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原丝用油剂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喷头(111)和第二喷头(112)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挡板(115),挡板(115)的中间向上凸出呈弧状,挡板(115)之间形成便于油剂垂直于原丝束(50)的运动方向以将原丝束(50)进一步开纤的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原丝用油剂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油槽(10)内还设置有保持原丝束(50)的开纤状态的压丝组件;所述压丝组件包括与油槽(10)之间转动布置的偏转杆(14),偏转杆(14)的两端转动设置有压丝辊(15),压丝辊(15)的表面上具有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婷方静孙金峰郑建超王雪房玉婕李鹏辉董斌张潆月
申请(专利权)人:长盛廊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