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5115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控制装置,包括加药管与混合管,所述加药管的侧壁处贯穿设置有连接嘴,所述连接嘴处设置有加药瓶,所述加药管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加药管内部分割为加药槽与装置槽,所述装置槽内固定连接有加药装置,所述混合管的侧方处设置有补水管,所述补水管上设置有分流装置,所述补水管的一端固定连通在混合管的侧壁处,所述混合管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侧壁处贯穿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第二隔板将混合管内分割为混合槽与输送槽。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具有可以充分混合荧光示踪剂与补充循环水,方便清理沉淀的好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循环水处理,具体为一种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浓缩倍数是指在循环冷却水中,由于蒸发而浓缩的物质含量与补充水中同一物质含量的比值,或指补充水量与排污水量的比值。循环水在运行过程中水分不断蒸发,若溶液浓度超过同样条件下饱和溶解度时,会出现盐类的沉析,因此循环水的浓缩倍数有一定的限制值。

2、荧光示踪剂是一种用于追踪物质在系统中传输、扩散或转移的工具,它们通常是荧光染料或荧光标记的分子,可以通过荧光显微镜或其他荧光检测方法来观察和定量分析。

3、现有技术中,在检测控制循环冷却水的浓缩倍数时,通常会使用到荧光示踪剂来进行标识,现有的用于添加荧光示踪剂的加药泵在使用时并不能直接将荧光示踪剂充分的混合加入到循环冷却水内,而是需要利用水流带动试剂混合一段时间后才可以混入,容易有未充分混合的现象发生,而且长时间使用也会造成管道内有部分沉淀,基于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控制装置,包括加药管与混合管,所述加药管的侧壁处贯穿设置有连接嘴,所述连接嘴处设置有加药瓶,所述加药管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加药管内部分割为加药槽与装置槽,所述装置槽内固定连接有加药装置,所述混合管的侧方处设置有补水管,所述补水管上设置有分流装置,所述补水管的一端固定连通在混合管的侧壁处,所述混合管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侧壁处贯穿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第二隔板将混合管内分割为混合槽与输送槽,所述混合槽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扰流装置。

4、优选地,所述加药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装置槽内壁上的两个固定支架,两个所述固定支架上共同固定连接有加药泵,所述加药泵的输入端处固定连通有吸收管,所述吸收管贯穿第一隔板的侧壁并延伸至加药槽内,所述加药泵的输出端处固定连通有注入管,所述注入管的另一端贯穿延伸至混合管内。

5、优选地,所述分流装置包括固定连通在补水管上的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另一侧端口处固定连通有副管,所述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通在加药管的侧壁上,所述副管上与加药管相连通的一端连通在加药槽内且固定连通有出水板,所述出水板上贯穿设置有多个出水孔。

6、优选地,所述扰流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混合槽内壁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处均固定连接有扰流叶轮。

7、优选地,所述加药瓶上与加药管的对接处设置有电控阀门,所述加药瓶的尾部处贯穿设置有加药口。

8、优选地,所述吸收管上位于加药槽内的一端设计为l型且其端口位于加药槽的槽底部。

9、优选地,所述出水板设计为倾斜状。

10、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扰流叶轮位于补水管与混合管的连通处正下方,另外一个所述扰流叶轮位于注入管与混合管的连通处右侧。

11、优选地,所述三通阀上设置有三通阀门。

12、优选地,所述第二隔板上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分流泵。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加药装置、扰流装置相互配合,加药瓶将需要添加的荧光示踪剂注入到加药管内并通过对应的加药泵将其抽入到连通有补水管的混合管内实现与循环水的混合,混合过程中,补水管的水流可以扰动对应的扰流叶轮,使其转动,可以充分扰动混合槽内的水流达到充分混合补充循环水与荧光示踪剂的混合,同时可以通过另一侧的分流泵抽出,方便输送。

15、本技术中,设置的分流装置可以分流部分补充循环水到加药槽内,可以对加药槽内进行冲刷,可以防止加药槽内产生沉淀堆积,避免影响加药的正常进行,方便定期清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控制装置,包括加药管(1)与混合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管(1)的侧壁处贯穿设置有连接嘴,所述连接嘴处设置有加药瓶(2),所述加药管(1)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9),所述第一隔板(9)将加药管(1)内部分割为加药槽与装置槽,所述装置槽内固定连接有加药装置,所述混合管(7)的侧方处设置有补水管(4),所述补水管(4)上设置有分流装置,所述补水管(4)的一端固定连通在混合管(7)的侧壁处,所述混合管(7)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16),所述第二隔板(16)的侧壁处贯穿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第二隔板(16)将混合管(7)内分割为混合槽与输送槽,所述混合槽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扰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装置槽内壁上的两个固定支架(12),两个所述固定支架(12)上共同固定连接有加药泵(11),所述加药泵(11)的输入端处固定连通有吸收管(10),所述吸收管(10)贯穿第一隔板(9)的侧壁并延伸至加药槽内,所述加药泵(11)的输出端处固定连通有注入管(6),所述注入管(6)的另一端贯穿延伸至混合管(7)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装置包括固定连通在补水管(4)上的三通阀(5),所述三通阀(5)的另一侧端口处固定连通有副管(3),所述副管(3)的另一端固定连通在加药管(1)的侧壁上,所述副管(3)上与加药管(1)相连通的一端连通在加药槽内且固定连通有出水板(8),所述出水板(8)上贯穿设置有多个出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混合槽内壁上的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5),所述转动杆(15)的两端处均固定连接有扰流叶轮(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瓶(2)上与加药管(1)的对接处设置有电控阀门,所述加药瓶(2)的尾部处贯穿设置有加药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管(10)上位于加药槽内的一端设计为L型且其端口位于加药槽的槽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板(8)设计为倾斜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扰流叶轮(13)位于补水管(4)与混合管(7)的连通处正下方,另外一个所述扰流叶轮(13)位于注入管(6)与混合管(7)的连通处右侧。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5)上设置有三通阀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16)上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分流泵(1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控制装置,包括加药管(1)与混合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管(1)的侧壁处贯穿设置有连接嘴,所述连接嘴处设置有加药瓶(2),所述加药管(1)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9),所述第一隔板(9)将加药管(1)内部分割为加药槽与装置槽,所述装置槽内固定连接有加药装置,所述混合管(7)的侧方处设置有补水管(4),所述补水管(4)上设置有分流装置,所述补水管(4)的一端固定连通在混合管(7)的侧壁处,所述混合管(7)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16),所述第二隔板(16)的侧壁处贯穿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第二隔板(16)将混合管(7)内分割为混合槽与输送槽,所述混合槽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扰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装置槽内壁上的两个固定支架(12),两个所述固定支架(12)上共同固定连接有加药泵(11),所述加药泵(11)的输入端处固定连通有吸收管(10),所述吸收管(10)贯穿第一隔板(9)的侧壁并延伸至加药槽内,所述加药泵(11)的输出端处固定连通有注入管(6),所述注入管(6)的另一端贯穿延伸至混合管(7)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装置包括固定连通在补水管(4)上的三通阀(5),所述三通阀(5)的另一侧端口处固定连通有副管(3),所述副管(3)的另一端固定连通在加药管(1)的侧壁上,所述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锦璐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鲲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